從上千張圖像里揪病灶,「偵察兵」是臨床醫生的「千里眼」

2022年11月03日10:31:28 健康 1761

從上千張圖像里揪病灶,「偵察兵」是臨床醫生的「千里眼」 - 天天要聞

如果沒有這群「偵察兵」,從複雜的數字化圖像信息中揪出病灶,18歲的楊姑娘,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已患有罕見病;如果耽誤治療, 她的一生都要忍受無盡的折磨。

18歲楊姑娘,從月經初潮開始,就一直飽受痛經的困擾。小時候家人根本沒在意,以為是青春期月經不調的正常反應,可近年來,小楊反覆出現小腹疼痛和發燒的情況。

他們輾轉成都市多家醫院帶小楊看病,大多數醫院都把小楊的病診斷為痛經、盆腔炎,一般只是對症下藥,病情有所緩解便作罷。

可是最近,小楊下腹疼痛加重,竟然發起高燒,體溫最高達41攝氏度。家人將小楊送到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龍潭院區急診,在急診CT中,顯示盆腔膿腫急性腹膜炎子宮形態異常。

子宮形態異常意味著什麼?需要怎麼制定下一步診療方案?小楊曾經的就醫經歷,說明了

她的病情並不簡單,婦科醫生需要一雙更為精確的「眼睛」。

「偵察兵」神眼揪出癥結

婦科醫生聯繫了影像醫學科主任陳光文醫生,他迅速對急診CT片進行了判讀:「我分析她可能患有罕見的泌尿生殖系統發育畸形,並由此繼發感染導致右側輸卵管積膿及急性盆腔腹膜炎,但根據現在她的情況,CT對婦科疾診斷價值有限了,需要進一步做核磁共振的檢查!」

【小常識】在醫學的發展中,隨著一代又一代的影像學技術的誕生與臨床應用,醫學影像學已為臨床學科提供了形式多樣的「透視眼」。以目前在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X光片、CT檢查、核磁共振成像(MRI)來舉例,X光利用了X射線對人體組織的穿透性從而得到影像,廣泛用於四肢骨骼、胸部和頸椎腰椎等多種組織的檢查。X光技術價格低廉、檢查快速,在諸如需要快速判斷是否發生了骨折的場合成為了醫生們的首選。但X光相對於CT成像提供的信息有限,在某些疾病的診斷中具有局限性。

和X線攝片、CT不一樣的是,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軟組織成像方面有著特別的優勢,對腦、甲狀腺、肝、膽等實質器官以及心臟和大血管有絕佳的診斷功能。三者相比,沒有哪種檢查方法更好,各有各的作用,在實際的診斷過程中,醫生會進行有針對性地選擇或組合,幫助判斷病情。

為了進一步確診小楊的病因,放射科以特殊疾病綠色通道的方式,快速為小楊預約排期,並使用了龍潭院區最新購入的3.0T核磁共振儀進行檢查。

從上千張圖像里揪病灶,「偵察兵」是臨床醫生的「千里眼」 - 天天要聞

從上千張圖像里揪病灶,「偵察兵」是臨床醫生的「千里眼」 - 天天要聞

據了解,3.0T核磁共振一次成像可以生成多個序列共計數千幅圖像,好比將我們人體從不同方位切割成數千張薄片,每張圖片都可以精確到亞毫米級別。陳光文醫生手握數千張精確成像的片子,再一次對小楊的病灶進行了分析比對。

核磁結果印證了陳光文醫生之前對急診CT的診斷,小楊的確患有一種罕見的生殖系統畸形——陰道斜隔綜合征。

從上千張圖像里揪病灶,「偵察兵」是臨床醫生的「千里眼」 - 天天要聞

「指路明燈」,

它是治療方案的導航

據陳光文介紹,陰道斜隔綜合征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畸形,這病在青春期前隱匿極深,非常難診斷。這時,醫學影像就能幫助醫生判斷病情,制定下一步方案。「這種時候,醫學影像科便成為治療方案的『導航』,幫助醫生在兇險萬分的疾病中殺出一條血路。」陳光文說。

根據影像學診斷結果和陳光文醫生的判斷,婦科醫生迅速為小楊制定了相應手術方案並儘早手術,將小楊的先天畸形切除,從而快速緩解臨床癥狀,根除頑疾。當手術室里,監視器上完整顯現小楊的患處時,醫護人員驚奇地發現,術中所見與影像學描述完全吻合,不差分毫!

之後的手術非常順利,醫學影像成功幫助小楊化險為夷,一周後她便順利出院,徹底告別持續六年「難以啟齒」的痛苦。「如果沒有這次徹徹底底的大檢查,我還不知道要被誤診多久!」出院時,小楊由衷地感嘆。

1.5的裸眼視力已經足夠好,但在看病灶時是完全不夠用的,精準醫療,影像先行。

作為臨床科室的「堅強的後盾」,也是臨床醫生的「眼睛」,這個醫技醫輔科室同樣至關重要。他們就是一群「偵察兵」,既要發現問題,又要從發現的各種問題中辨別真偽,為了臨床的「作戰部隊」,提供最準確和有效的信息。

今天,小康妹兒就帶你走進醫學影像科,盤點這個科室的獨到之處。

———————「探科」分界線—————

【科室名片】

百年歷史傳承,先進影像設備

科室每年為60萬人次提供影像診療

醫學影像科始創於1924年,是成都地區最早引進X光機的醫院,1992年成立CT室,2003年成立MRI室,為成都市重點學科。目前,科室特色技術包括冠脈成像,缺血性腦卒中「一站式」CT檢查、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心臟MRI等新技術,前年診療量60萬人次,成為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

【硬核技術】

血管壁成像,腫瘤生物學行為評估

挑戰曾經的「不可能」

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醫學影像的發展,那一定是「科技改變命運」。

硬體作為醫學影像科實力的第一展現,對醫學影像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直以來,市二醫院不斷完善醫學影像檢測設備,現科室擁有學科設備為CT9台,其中1台雙源CT和1台256排CT;4台MRI(3.0T 3台),9台DR,數字胃腸機1台,1台乳腺機,躋身國內領先水平。

從上千張圖像里揪病灶,「偵察兵」是臨床醫生的「千里眼」 - 天天要聞

從上千張圖像里揪病灶,「偵察兵」是臨床醫生的「千里眼」 - 天天要聞

設備的更新讓臨床醫學有了更清晰的視野,其中心腦血管疾病檢測與腫瘤病灶評估優勢最為突出。

1.心腦血管疾病檢測

「平時我們看到的1.5T、3.0T……指的是核磁共振儀器的磁場強度。這其實有點類似於汽車的排量。」陳光文告訴小康妹兒,磁場強度越高,能獲得的圖像也就越豐富。

以前的CT僅能對血管腔進行成像,而如今醫院的最新配置的3.0T高端核磁共振儀,可以對血管壁進行成像。「這對挽救心腦血管患者,尤其是腦梗患者的生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陳光文表示。血管壁能成像情況意味著治療不再是「亡羊補牢」,醫生可以時刻檢測患者的血管壁健康狀況,預判將來發生腦卒中的概率。一旦發現血管壁出現斑塊且斑塊易損,便可及時進行干預。

「目前只有3.0T的核磁共振能夠做到,而我們醫院已具備此能力,並常規開展此項檢查。」陳光文表示。

2.腫瘤病灶評估

「如今的CT與磁共振已經不局限於評估腫瘤形態與結構,而是可以幫助醫生了解腫瘤的生物學行為。」陳光文說。

以前的CT檢查,只能看清腫瘤的大小,但事實上,很多腫瘤的惡性情況並不與其大小相關。「就像我們人一樣,有的人個子高卻溫溫柔柔的,有的人個子小卻凶得很。」陳光文解釋道。此時,如果能了解腫瘤的內部情況,便能更好地對其惡性情況進行判定。

增強CT與增強核磁的作用就在於此。據介紹,增強CT與增強核磁能夠檢測腫瘤病灶的血流動力學狀態、宏觀變化和內部微環境變化。當患者進行一段時間治療後,可通過這些動態變化判斷腫瘤的惡性程度是否發生改變。

「如果增強CT、增強核磁的結果表明腫瘤惡性程度在降低,即使腫瘤大小無變化,那麼證明之前的治療是有效的。」陳光文表示,臨床醫生可以據此調整治療方案。「這時,醫學影像就成為了治療的導航,成為指導臨床管理的有效方法。

除此之外,醫學檢驗科的高端設備還有效加快了成像的速度,目前,科室已能夠「一站式」進行大面積的血管檢查,避免患者因重複檢查造成損傷。

【特色服務】

隨到隨檢,精準預約

綠色通道最快20分鐘拿報告

「為了減少患者的排隊時間,我們建立了完善的預約制度。」陳光文介紹。在市二醫院醫學影像科門口,迎面而來便是科室巨大的登記台。陳光文說,醫學影像科登記台和市二醫院微信公眾號,患者都可以進行預約。

「目前,預約已經可以精確到分鐘。預約單上寫著12:30拍CT,你就可以12:30再來,不用再排隊等候。」陳光文表示。

不僅如此,市二醫院醫學影像科還能做到當天檢查當天發報告,真正做到為患者節約時間。

對於危急重症患者,尤其是腦卒中患者,科室開闢綠色通道。據了解,目前針對腦卒中患者,科室可以在20分鐘內完成檢測並出具報告,幫助患者跑贏「黃金搶救時間」。

———————「探科」有話說—————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全力推進學科建設,全院所有科室實現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專(學)科全覆蓋。目前已有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1個,省級醫學重點(學)專科9個,市級醫學重點學科33個,實現學科集群化發展。

科室現有醫務人員97名,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護師16人、中級職稱30人,在臨床、教學及科研水平處於成都市先進水平。

要選擇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就診,可關注「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服務號」或者在微信搜索「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互聯網醫院」小程序。


四川名醫編輯:鄭雅晨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治療高血壓時,為什麼低壓難控制,選擇藥物時需注意什麼? - 天天要聞

治療高血壓時,為什麼低壓難控制,選擇藥物時需注意什麼?

有位患高血壓的老年朋友跟華子說,他服用降壓藥之後,現在血壓是130/90mmol/L,高壓控制得很好,但低壓還是偏高,要怎麼辦,要不要換降壓藥呢?華子說,在高血壓的治療中,收縮壓(高壓)對降壓藥物的敏感性較高,效果明顯;而舒張壓(低壓)對降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身體正在悄悄抗議 - 天天要聞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身體正在悄悄抗議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似乎成了現代人的 「開機儀式」。解鎖屏幕、回消息、刷社交媒體吃瓜、打開短視頻,這一連串動作行雲流水,卻可能讓身體在剛蘇醒時就埋下健康隱患。
生薑可以預防腦梗?醫生提醒:保持大腦健康,這6物要多吃 - 天天要聞

生薑可以預防腦梗?醫生提醒:保持大腦健康,這6物要多吃

本文為科普內容整理,旨在傳播健康知識,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或診斷方案,如有癥狀請儘快前往正規醫院就診。在中國人的廚房裡,生薑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炒菜提香、驅寒暖胃、泡水解膩,一物多能,風頭不減。最近有種說法在網上悄悄流行開來: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9歲!哪個省市的人更長壽? - 天天要聞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9歲!哪個省市的人更長壽?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9歲,比上一年度的2023年提升0.4歲,在53個中高收入國家中排第4位。而在1949年時,這一數據還僅是35歲。中國是如何做到的?另外,什麼是「人均預期壽命」?不同省份之間,這一數據又有多大區別呢?這些電影史上的經典角色和形象,你能認出幾個?▼先別沉迷黑神話悟空了,這些遊戲沒20年網...
小暑時節,要護好心脾,推薦10個小妙招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要護好心脾,推薦10個小妙招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_大醫精誠】天漸漸熱起來,人們很容易感覺到精神疲憊,口渴汗多,會覺得脘腹脹滿,有時候會感覺到噁心,甚至腹滿腹瀉、胸悶氣短。之所以出現這些癥狀,跟盛夏暑邪的2個特點有關:一個是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暑為盛夏火熱之氣所化,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