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校園 | 出血熱等秋冬季傳染病預防指南

2022年10月30日22:04:09 健康 1889
健康校園 | 出血熱等秋冬季傳染病預防指南 - 天天要聞健康校園 | 出血熱等秋冬季傳染病預防指南 - 天天要聞

即將進入十一月

氣溫驟降

各種病菌也開始「粉墨登場」

微西美溫馨提示

應警惕流行性出血熱

流行性感冒

手足口病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

冬季其它呼吸道傳染病

01 流行性出血熱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我省關中地區出血熱高發季節。流行性出血熱(EHF)又名,腎綜合征出血熱(HFRS),是由漢坦病毒引起的一種臨床上以發熱、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腎功能損害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出血熱是由鼠類攜帶漢坦病毒,並通過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噬咬人等途徑,直接或間接傳染給人,該病發病急、癥狀重、進展快、花費大、病死多。在常有野外工作或活動的農民、學生等群體中發病率高。

流行性出血熱有哪些癥狀?

腎綜合征出血熱的潛伏期為4-46天,平均1-2周。早期癥狀主要包括發熱、頭痛、腰痛、咽痛、咳嗽、流涕等,極易與感冒混淆,造成誤診而延誤病情。典型病例病程表現為5個階段:發熱期、低血壓休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復期。輕型病例或非典型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較輕,中毒癥狀輕,無低血壓及明顯的少尿期,可僅有發熱期和多尿期,或僅有發熱期,熱退後癥狀消失,需經特異性血清學檢查才能確診。重症患者則出現發熱期、休剋期和少尿期之間相互重疊。發熱期特徵是高熱、頭痛,全身不適和食慾減退,繼而嚴重的腹痛或腰痛,常伴隨噁心嘔吐,面部發紅,淤點和結膜充血。頭痛、腰痛、眼眶痛(常稱為「三痛」)。皮膚充血潮紅多見於顏面、頸、胸等部位(常稱為「三紅」),重者呈酒醉貌。少數患者有鼻出血、咯血、黑便或血尿。「三痛、三紅」是該病的典型表現。

健康提示

1 「三早一就」是本病防控和治療的原則,即「早發現、早期休息、早期治療、就近治療」。

2 接種疫苗是防控出血熱的有效措施,高發地區16-60歲的適齡人群,尤其是接近60歲的農民和剛滿16歲的學生,應積極主動接種疫苗。

3 在學校、村周、果園、菜園、養殖場等重點場所可長期實施滅鼠、防鼠措施。

4 加強個人防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盡量避免接觸鼠類及其排泄物污染物,不要夜宿在果園等戶外場所以防蟎蟲叮咬;不吃生冷特別是鼠類污染過的食物、水等,杜絕病從口入;不坐卧草堆,勞動時防止皮膚破傷,破傷後要消毒包紮;清理髒亂雜物和廢棄物(如稻草、玉米秸稈等)時,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

5 一旦出現發熱、肌肉酸痛、皮膚出血點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流行性出血熱傳播途徑

02 流行性感冒

目前已進入我省流感的主要流行季節,近期流感病例數可能增加,同時學校、托幼機構和養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可發生爆發疫情,應繼續做好防護。

健康提示

1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嚴重併發症的最有效手段。6月齡以上所有願意接種且無禁忌症者均可自願自費接種流感疫苗。

2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盡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

3 每天定時開窗通風數次,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行高峰期應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如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並減少接觸他人,盡量居家休息。

4 學校及托幼機構應著重防範流感的小範圍暴發,加強園內的環境衛生和教室的通風消毒,落實晨檢、疫情報告等各項防控措施。

03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一組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每年10-11月是我省手足口病發病小高峰,要警惕托幼機構聚集性病例的發生。

健康提示

1 EV71疫苗能預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減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發生。可前往具有疫苗接種資質的預防接種單位,自願、自費接種。

2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風。

3 注意室內外的環境衛生,每天定時開窗通風;家庭常備「84」消毒液,採用「浸、洗、擦、灑、潑」五法對兒童的玩具、其他用品等進行清洗消毒。

4 盡量少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特別是避免與有發熱、出疹的患者接觸。

5 一旦出現發熱、皮疹(特別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潰瘍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健康校園 | 出血熱等秋冬季傳染病預防指南 - 天天要聞

04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

從10月開始已進入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高發季,學校、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是爆發疫情高風險場所。

健康提示

1 預防感染性腹瀉,關鍵在於防止「病從口入」。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飯前便後及接觸髒東西後要洗手,避免臟手接觸口、眼、鼻,勤換、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

2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喝開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潔食物,生熟食品要分開。

3 及時清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並做好環境消毒。

4 各類學校等集體單位一旦發現胃腸道癥狀病例異常增多時,應及時將患者送到醫院診治並報告當地衛生相關部門。

05 冬季其它呼吸道傳染病

冬季是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全省呼吸道傳染病暴發疫情將明顯增加,學校等集體單位為暴發疫情高風險場所。

健康提示

1 對有疫苗預防的傳染病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按相關要求及時和全程接種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2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和生活習慣,打噴嚏、咳嗽時注意用紙巾遮掩口鼻,避免飛沫傳播。每天定時開窗通風數次,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3 流行高峰期應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特別是癥狀較輕的病人應及早到社區醫院就診,避免發生交叉感染,早期隔離,待痊癒後再返學返工。

4 學校及托幼機構應認真開展晨午檢、缺課登記、通風消毒和疫情報告等工作,出現爆發疫情適時採取停課措施。

健康校園 | 出血熱等秋冬季傳染病預防指南 - 天天要聞

主 審:成 哲

主 編:邢書磊

責任編輯:溫 娜 吳一凡

資料來源:陝西疾控 湖南疾控 中國疾控動態

編 輯:彭米苔 董幸

健康校園 | 出血熱等秋冬季傳染病預防指南 - 天天要聞

西安美術學院官方公眾號歡迎廣大師生投稿」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主 辦:西安美術學院黨委宣傳部

執行負責:新媒體管理中心微西美工作室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走路快和走路慢,哪個更有利於長壽?新研究顯示衰老或差12年 - 天天要聞

走路快和走路慢,哪個更有利於長壽?新研究顯示衰老或差12年

常聽到身邊的人說:「我走得很慢,反正不急。」或者「我走得快,別嫌我沖!」走得快,似乎是一種動力滿滿的狀態,而走得慢,則給人一種悠閑、從容的印象。但如果告訴你,走路的快慢竟然可能影響壽命,你會不會覺得有些意外?有研究顯示,走得快的人,衰老速度
密密麻麻,60歲大叔腹中藏著199顆「黃金豆」 - 天天要聞

密密麻麻,60歲大叔腹中藏著199顆「黃金豆」

因為胃部手術後長期飲食受限,導致膽汁代謝紊亂,60歲劉大叔膽囊里竟塞滿了199顆結石!劉大叔30多年前曾因胃部疾病做過手術。然而,近期他頻繁出現右上腹隱痛、消化不良等癥狀,起初並未在意,直到疼痛加劇難以忍受,這才匆匆來到東陽市人民醫院就診。
醫保局的創新葯「百億補貼」來了! - 天天要聞

醫保局的創新葯「百億補貼」來了!

來源:市場資訊(轉自:拇指葯略)更靈活的支付限額管理作者:西北哽從昨天開始,國家醫保局要推出支持創新葯新政策的消息就在圈子裡傳遍了。可直到7月1日上午開會的時候,醫藥板塊都沒什麼動靜。說實話,這些年創新葯支持鼓勵的政策出了不少,也解決過一些
你習以為常的6個行為,正在加速結節生長!很多人忽視了 - 天天要聞

你習以為常的6個行為,正在加速結節生長!很多人忽視了

肺結節、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現代人一體檢就查出各種結節。有人焦慮不已,害怕結節長大或癌變;有人則執著尋找原因,「為什麼我會長結節」。到底什麼樣的結節會癌變?為什麼有些人特別容易「集齊」各種結節?結節真的會被「氣」出來嗎?資料圖 孫良攝你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裡有,快自查 - 天天要聞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裡有,快自查

來源:掌上春城一種全球公認的強致癌物,很多人天天都在吃,而且它最喜歡現在的天氣——又濕又熱,正是出來作惡的好時候!它就是目前地表已知最強致癌物之一,黃曲霉素,全名黃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氰化鉀、三聚氰胺的數倍。1毫克黃曲霉毒素就可能導致癌症
空調吹成白肺?這個致病菌到底從何而來 - 天天要聞

空調吹成白肺?這個致病菌到底從何而來

來源:北京青年報進入6月,溫度持續升高,開空調成為不少人解暑納涼的首選。然而近日,一則「男子吹空調3天致肺『白』化」的新聞衝上熱搜。患者因持續發熱、咳嗽未重視,最終確診為軍團菌肺炎,險些喪命。這種由空調、熱水器滋生的「隱形殺手」究竟從何而來
再登國際舞台!沈潔教授團隊6項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屆國際甲狀腺大會 - 天天要聞

再登國際舞台!沈潔教授團隊6項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屆國際甲狀腺大會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當地時間6月18日至22日,第17屆國際甲狀腺大會(ITC)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會上,南方醫科大學第八附屬醫院(佛山市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沈潔教授團隊共6項與甲狀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 TED)相關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選大會摘要,其中2項被大會遴選為口頭報告,4項以壁報形式展示,展現了團隊在...
中國「痛風地圖」發布!湖南、柳州「領跑」全國,男性風險超女性4倍 - 天天要聞

中國「痛風地圖」發布!湖南、柳州「領跑」全國,男性風險超女性4倍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顯示,痛風與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存在顯著關聯,且往往面臨更高的死亡風險和住院負擔。痛風在國人中發病率不低,且湖南、廣西柳州最高。痛風「地圖」:湖南、柳州「領跑」全國,男性風險超女性4倍該研究基於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50萬30~79歲成年人數據,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