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並非突然到來,身體出現5種「小病」要重視,或是癌前病變

2022年10月30日18:09:22 健康 1169

小曾發現媽媽倚靠在沙發上,皺著眉頭,用手捂著肚子,看起來不太舒服。於是幫忙弄個暖水袋,敷在了媽媽的肚子上。

媽媽的異常情況這個月已經出現好幾次了,但小曾也沒多想,畢竟媽媽已經60多歲,這個年紀的女人,有個小病小痛非常正常。

可漸漸小曾發現,媽媽食慾開始變得很差,每次廁所出來,臉色也不太好。小曾知道媽媽幾十年前曾經檢查出膽囊結石,擔心是結石影響,勸媽媽趕緊去醫院看看,但媽媽總以疫情、小病等借口推脫。

癌症並非突然到來,身體出現5種「小病」要重視,或是癌前病變 - 天天要聞

直到1月,媽媽的尿液顏色變成了棕褐色,於是去做了一個檢查,醫生很嚴肅的跟小曾說,CT結果並不理想,肝膽問題有點嚴重,懷疑可能是有不好的東西堵著。果然,進一步檢查發現,媽媽罹患了膽囊癌

醫生說,小曾媽媽有三十多年的膽結石,結石和長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對膽囊造成了傷害,慢慢誘發了癌變。

小曾還記得媽媽從不把膽結石當回事,有一次媽媽的親戚因患了膽結石做了手術,媽媽跑去照顧人家,還跟親戚說不痛沒事不用管,不曾想到,這結石也會有癌變的一天。

案例中的母親患有膽囊結石多年,由於沒有得到足夠重視,最終與癌症經過9個月的抗爭,離開了小曾,離開了這個世界。

生活中,也有不少人「輕視」小病,甚至還有人覺得,常生小病的話,免疫力越來越強,反而不容易得大病。小病真的是福嗎?

癌症並非突然到來,身體出現5種「小病」要重視,或是癌前病變 - 天天要聞

一、常得小病,不得大病?

有人覺得,經常生病,可以讓免疫力越來越強,所以不會得大病。事實上,經常感冒發燒的人,往往是身體免疫功能差的表現,患大病的可能性更大。比如經常胃痛、拉肚子的人,胃腸功能多比較弱,容易患有慢性腸胃炎。而平日不容易生病,說明免疫力足夠強大,身體各方面機能也運作穩定。

那為何又有「小病不斷,大病不來」的說法,這可能是因為平日經常生病的人,對身體敏感度更高,一旦發現身體不適,就會儘早去醫院問診,及時進行治療。

而不經常生病的人,往往會認為自己身體素質好,也不愛檢查身體,這就給重病一個「潛伏」的機會,通常有明顯不適時,疾病以及發展成熟了。

癌症並非突然到來,身體出現5種「小病」要重視,或是癌前病變 - 天天要聞

二、身體出現這5種「小病」,要重視起來

「小病不治,大病難醫」,有些小病,看似「無傷大雅」,但很可能是癌前病變,尤其是這幾種「小病」易拖成癌:

1、 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癌的癌前病變,對於乙肝病史伴有肝硬化基礎,則屬於肝癌的高危人群。

乙肝肝硬化患者最好每3個月—半年體檢一次肝臟B超和甲胎蛋白,戒煙戒酒,通過規範治療,幫助穩定病情。

癌症並非突然到來,身體出現5種「小病」要重視,或是癌前病變 - 天天要聞

2、慢性萎縮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屬於癌前病變或癌前狀態,當胃粘膜伴有不典型增生,腸上皮化生,很可能是癌前病變的表現。

對付慢性萎縮性胃炎,可通過胃鏡及黏膜活檢幫助儘早確診,只要在慢性期及時接受正規治療,通常不會癌變。

3、腺瘤性息肉

息肉類型有多種,其中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尤其是直徑大於2厘米的,癌變機會較高。當發現息肉時,最好進行切除,能大大降低腸癌發生的概率。

癌症並非突然到來,身體出現5種「小病」要重視,或是癌前病變 - 天天要聞

4、巴雷特食管

巴雷特食管是指食管下段黏膜的復層鱗狀上皮單層柱狀上皮所替代的一種病理現象,有一定程度可惡變成食管癌。

它可引起胃食管反流、裂孔疝等,患者會有反酸、胃燒灼的情況,隨著病情發展可伴有胸骨痛、上腹痛、吞咽困難等。

巴雷特食管一般通過X線檢查、內鏡檢查、食管測壓及pH監測等手段發現。

5、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

宮頸上皮細胞被病毒持續感染後,可發生非典型增生,再轉變為癌變,但過程較長,可能會在10年或更久。一般女性可通過TCT及HPV檢測發現異常,當女性在親密生活或是婦科檢查後,有少量陰道出血,就要引起重視了。

癌症並非突然到來,身體出現5種「小病」要重視,或是癌前病變 - 天天要聞

癌前病變並不是癌症,其可控甚至可逆,許多癌症病變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對症治療,所以早期診斷、早期防治避免病情進展的關鍵。

三、癌症會不會傳染、遺傳?

案例中小曾母親的親戚也患上了膽囊結石,這位母親最終也因膽結石惡變成癌症,這不禁讓我們想到一個問題,癌症會不會傳染或者遺傳?

確實,癌症存在家族性現象,好比家中女性發現乳腺癌,那麼家族中下一代發現乳腺癌的概率也隨之增加。首先要肯定的是癌症一定不會傳染,但引起癌症的因素很多,如乙肝病毒、幽門螺桿菌,當一家人生活在同一環境,相互接觸,會提高病毒的傳播概率,從而導致家族癌的發生。

癌症並非突然到來,身體出現5種「小病」要重視,或是癌前病變 - 天天要聞

癌症本身不會遺傳,遺傳的是癌症的「易感性」。

目前,我們已知上百種癌症中,約有10%的癌症與特定的遺傳學基因相關,也被稱為「遺傳性腫瘤」,包括有:乳腺癌、卵巢癌、遺傳性視網膜母細胞瘤、遺傳性甲狀腺髓樣癌等。這些遺傳因素不可改變,對於有腫瘤家族史的人群,更要提高警惕,儘早預防。

癌症並非突然到來,身體出現5種「小病」要重視,或是癌前病變 - 天天要聞

如何預防癌症?分享與癌症打交道幾十年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孫燕院士的防癌經:

  • 戒煙限酒,香煙和酒精都與多種癌症相關;
  • 控制體重,肥胖與超過20種不同類型的癌症相關;
  • 健康飲食,食用加工肉會增加腸癌風險;
  • 堅持運動,每天保證30—60分鐘的鍛煉,可降低癌症發生風險;
  • 保持樂觀情緒,生氣對感情和身體都會造成危害。

很多不起眼的小病,可能無痛無感,可是一旦忽視,很容易發展成大病。所以發現疾病時,應積極治療,同時調整生活方式,定期檢查,將病情控制在可把控的時候。


參考資料:

[1] 《7種常見「癌前病變」,一定要警惕!》.醫學界腫瘤頻道. 2020-12-26

[2] 《食管癌的癌前病變——巴雷特食管(Barrett)》.厚朴方舟 .2020-11-19

[3] 《癌症要遺傳?要傳染?華西專家說,不是隨便拿份腫瘤基因報告就能判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2021-01-0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諮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一個我們平常根本不會多想的生活習慣——打麻將。尤其是那些天天三缺一、雷打不動的老人。年紀到了七十多,有些人
福州男子腳趾突然「失靈」!醫生:病根在脖子! - 天天要聞

福州男子腳趾突然「失靈」!醫生:病根在脖子!

【來源:福州晚報】「四年了,終於找到這怪病『真兇』!」近日福州市第二總醫院脊柱外科病房裡看著恢復正常的腳踝、腳趾60多歲的程大叔熱淚盈眶4年前,程大叔發現左側腳踝、腳趾無法正常動作,他輾轉多家醫院求治無果。
三四級手術增長40.89%!南醫五院專家常駐破解山區就醫難 - 天天要聞

三四級手術增長40.89%!南醫五院專家常駐破解山區就醫難

無影燈下,腹腔鏡顯示屏清晰呈現患者右腎上腺區3.8厘米的腫物。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南醫五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清手持操作鉗,在毫米級空間內精準分離血管組織。隨著一枚完整切除的腫瘤被取出,困擾患者鄧先生(化名)十年的高血壓病根被
兩部門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 - 天天要聞

兩部門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

智通財經APP獲悉,今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加強醫療、醫保、醫藥三方信息互通與協同,做好醫保數據資源管理,推動醫保領域公共數據資源利用。在確保數據安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探索為創新葯研發提供必要的醫保數據服務。依託全...
熱議!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市監局回應!醫生:我們作為職工,被禁止停車,你就知足吧 - 天天要聞

熱議!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市監局回應!醫生:我們作為職工,被禁止停車,你就知足吧

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還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醫院停車場收費問題再次引發討論。近期,有網友向市場監督管理局反映了公立醫院停車場收費太貴的問題,患者反映稱,湖南長沙某附屬醫院停車場一天要收40元,根本沒有考慮住院的病人和家屬要承擔多麼高的停車成本,這是否涉嫌違規收費?醫院是公益性組...
一個動作預測你的長壽潛力!做不到的人要當心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動作預測你的長壽潛力!做不到的人要當心了!

不靠手撐地,你能輕鬆從坐姿站起來嗎?這個看似簡單「坐下-起立」的動作,已被研究證實與死亡風險相關。AI生成圖一個動作預測未來能否長壽!2025年6月,《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證實,通過簡單的「坐立試驗」評估身體機能,可預測中老年人的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坐立試驗」(SRT)是一項簡單的體能...
誘因不可忽視,高血壓或提高中風風險,做好日常管理很關鍵 - 天天要聞

誘因不可忽視,高血壓或提高中風風險,做好日常管理很關鍵

在每日如陀螺般高速運轉的忙碌生活里,我們被瑣事纏身,無暇他顧,以至於身體悄然發出的那些細微小信號,都被我們輕易地忽略掉了。你是否經常感到頭暈、疲勞,或者有時站起來感覺一陣不穩?很多時候,這些癥狀我們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畢竟生活壓力大、工作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