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款國內商業化在即的藥物,被一停一「賣」

2022年10月13日06:31:12 健康 1342

僅距商業化臨門一腳,和鉑醫藥一停一「賣」了兩個藥物。

近日,和鉑醫藥接連發布了兩個公告,分別宣布將巴托利單抗授權給石葯集團,並終止其核心產品特那西普臨床Ⅲ期試驗。

兩款國內商業化在即的藥物,被一停一「賣」 - 天天要聞兩款國內商業化在即的藥物,被一停一「賣」 - 天天要聞

被「賣」

根據公告,和鉑醫藥與石葯集糰子公司恩必普葯業就巴托利單抗訂立獨家授權協議,恩必普葯業獲得巴托利單抗在大中華區開發、生產與商業化的獨家授權。作為獲得該產品於該地區的獨家授權之代價,恩必普葯業同意向上海和鉑醫藥支付以下款項,包括首付款1.50億元、潛在技術里程碑付款最多人民幣5000萬元、潛在開發和監管里程碑付款最多人民幣4億元、潛在銷售里程碑付款最多5750萬美元(約人民幣4.11億元)。以此計算,該項交易總額最高已超10億元。

據了解,巴托利單抗(HBM9161)是一款選擇性地結合及抑制新生兒FcRn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其可阻斷FcRn-IgG相互結合,加速體內IgG的清除,有望覆蓋60-70種致病性IgG介導的自身免疫疾病。該葯最初由Hanall製藥公司開發,2017年9月,和鉑醫藥與該公司達成合作,以最高8100萬美元的預付款、開發、註冊和銷售里程碑、以及基於凈銷售額的特許權使用費獲得了兩款新型生物製劑的大中華區權益,其中一款就是巴托利單抗。

目前,和鉑醫藥正在大中華區開發巴托利單抗用於重症肌無力(MG)、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視神經嵴髓炎譜系疾病(NMOSD)、甲狀腺相關性眼病(TED)、慢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病(CIDP)及天皰瘡(PV)等多個適應症。

值得一提的是,巴托利單抗是大中華區所開發的第一款FcRn抑製劑,於2021年獲得重症肌無力適應症的首個「突破性治療」認證,該適應症曾被預計將於2023年獲批上市。

重症肌無力適應症已被納入《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重症肌無力適應症發病率與為0.68/10萬人,約有20萬患者,主流療法包括使用膽鹼酯酶抑製劑、糖皮質激素免疫抑製劑、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漿置換、抗CD20單抗以及胸腺切除等,但這些療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副作用。因此,重症肌無力治療領域存在大量未滿足的臨床需求。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隨著國內重症肌無力的診斷率和治療率上升,以及創新療法的推出,市場規模有望迅速增長,於2030年達到10.78億美元。

在FcRn抑製劑獲批方面,目前全球僅有一款產品獲批,即argenx SE公司開發的Vyvgart,其於去年12月獲得美國FDA的批准,用於治療全身型重症肌無力(gMG),今年第一季度取得了2120萬美元的凈銷售。

也因此,巴托利單抗曾被寄予厚望,其一旦獲批上市,或將給和鉑醫藥帶來不錯的經濟效益。但如今,和鉑醫藥將其提前「變現」。和鉑醫藥表示,將巴托利單抗授權,一方面能獲得相應收入,另一方面也可將其資源重新分配至開發HBM4003、HBM7008及HBM9378等其他項目以及其他處於臨床前階段的資產上,擴展其產品組合。

被停

如果說產品授權可以帶來豐厚的現金流,以支持其他的項目開發,那停止相關產品的臨床開發,不失看為和鉑醫藥另外一重角度無奈之選。

這次被停止臨床開發的是其另外一款重磅藥物用於治療中重度乾眼病的特那西普(HBM9036),基於觀察到的療效不足趨勢,獨立數據監察委員會(IDMC)建議和鉑醫藥結束三期臨床該試驗。因此,將不會對該試驗新增受試者入組。

特那西普同樣最初由Hanall製藥公司開發,曾與巴托利單抗被一起引進,因為在乾眼症領域存在巨大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特那西普也被看作和鉑醫藥的「寵兒」,和鉑醫藥曾表示,會將基於其相關臨床數據,預計明年提交上市申請。

乾眼症是一種多重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2019年中國約有8600萬人患有中重度乾眼症,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重、電子產品使用增多,患病人數將迅速增長,至2030年將增加至約1.06億人。有測算數據顯示,按照現有8600萬人的乾眼症患者計算,該領域的市場規模超25億元。

現階段,國內治療乾眼症主要依靠人工淚液緩解癥狀,針對中重度乾眼病僅有環孢素滴眼液一款抗炎藥物獲批,兆科眼科的環孢素A眼凝膠的新葯申請於今年6月獲得國家葯監局受理,截至目前尚未獲得批准。

與此同時,國內還有多家企業也在布局乾眼症領域,包括恆瑞醫藥、李氏大藥廠、維眸生物、億勝生物等,多家企業的同步競爭、再加上臨床試驗數據的不盡如人意,最終讓和鉑醫藥「及時止損」,不過,和鉑醫藥表示將繼續依照臨床試驗方案為現有受試者進行隨訪,也將在餘下試驗採集全部數據的基礎上,進一步評估及決定關於開發特那西普的未來計劃,並不保證最終將能成功營銷特那西普。

求生之道

對於此次和鉑醫藥接連一停一「賣」了兩個藥物,業內表示這其實是目前在資本寒冬下的「求生之道」。

根據和鉑醫藥8月份發布的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營和鉑醫藥實現營收2763萬美元,同比增長1149.10%,賬面現金結餘為2億美元,但同期的研發費用高達0.84億美元,行政開支0.15億美元,虧損也在同比擴大18.67%達到0.73億美元。如若按照該資金消耗,中間也沒有資金補入,和鉑醫藥的現金流撐不過兩年。

有行業人士表示,目前整個創新葯投資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後面幾年流入的資金會減少,這直接會影響到創新葯研發投入。在資金受限的情況下,Biotech收縮戰線,選擇聚焦研發一些更有利的項目,或與其他一些大型企業合作加速商業化,實現「自我造血」,不失為是一種突圍方式。

此前,和鉑醫藥就將一款處於臨床前的CLDN18.2xCD3雙特異性抗體(HBM7022)授權給阿斯利康以獲得現金迴流。和鉑醫藥為此獲得2500萬美元的預付款,以及最高至3.25億美元的合計里程碑付款以及特許權使用費。

另值得注意的是,除去特那西普和巴托利單抗,和鉑醫藥現有的研發管線產品已極為有限,其中進展最快的HBM4003是一種全人源抗CTLA-4抗體。其半年報顯示,HBM4003單葯及與PD-1聯合治療的適應證均處於Ⅰb/Ⅱ試驗階段,另還有一款針對腫瘤相關抗原B7H4/4-1BB的雙特異性抗體HBM7008才於今年6月獲批臨床試驗。

受上述消息影響,和鉑醫藥股票今日開盤繼續下挫,截止今日收盤報每股1.35港元,總市值為10.37億港元。

兩款國內商業化在即的藥物,被一停一「賣」 - 天天要聞兩款國內商業化在即的藥物,被一停一「賣」 - 天天要聞

尋求廣告投放、會議合作、企業傳播等請聯繫400-689-7892。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網約車座椅張貼「差評者得癌症」,乘客不敢投訴平台就不處理? - 天天要聞

網約車座椅張貼「差評者得癌症」,乘客不敢投訴平台就不處理?

據媒體報道,近日,有網友發帖稱自己「五一」假期在杭州打網約車觀看演唱會時,網約車前排座椅靠背張貼了一張「差評者得癌症」的手寫紙條,讓自己的父母非常不舒服,「原本看演唱會心情都是很好的,完全被破壞掉了,也不敢投訴給差評。」據網友小萍介紹,「五一」假期她和媽媽一起前往杭州去看演唱會,當天18點半通過網約車...
這個動作堅持不到10秒,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快來自測 - 天天要聞

這個動作堅持不到10秒,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快來自測

閉上雙眼單腿站立你能站多久?如果你嘗試過單腿站立就會發現保持平衡並非易事與血壓、血脂、血糖等一樣,平衡力其實是衡量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甚至能反映長壽與否、大腦認知功能水平以及心腦血管系統的潛在問題。平衡力涉及本體感覺、大腦對外界的判斷,以及力量使用和自身調節,與衰老直接相關。此檢測不僅可用於評估衰老...
兒童感染新冠不必過度恐慌,主要對策:對症治療 - 天天要聞

兒童感染新冠不必過度恐慌,主要對策:對症治療

最近,出現一波新冠感染小高峰。2025年4月廣東省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報告發病數位居乙類傳染病首位。5月18日,專家向羊城晚報記者介紹,目前接診的感染新冠兒童以輕症為主,家長無須過度焦慮,一般都是對症治療。但在治療過程中
初夏,江蘇徐州人養生的特點 - 天天要聞

初夏,江蘇徐州人養生的特點

初夏時節,江蘇徐州這座歷史名城迎來了一年中最舒適的養生黃金期。作為南北氣候過渡帶上的重要城市,徐州人在這段時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養生智慧,既融合了傳統中醫理念,又結合了現代健康科學,形成了"動靜相宜、食補為先"的養生風格。清晨五點半,雲龍湖畔
新冠陽性率明顯上升,緊急提醒三類人要注意 - 天天要聞

新冠陽性率明顯上升,緊急提醒三類人要注意

近期全國多地新冠陽性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5月16日#新冠感染又抬頭#的話題登社交媒體熱搜榜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不少網友還曬出了自己的抗原檢測結果新冠陽性率攀升南方高於北方5月8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2025年4月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可以清晰地看出當前呼吸道疾病的傳播態勢。根據監測數據顯示,3月31日-5月...
生理期請病假被要求脫褲子證明?高校回應 - 天天要聞

生理期請病假被要求脫褲子證明?高校回應

5月15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一名女生在生理期不舒服時前往醫務室請病假,被要求脫褲子以證明其身體狀況。對於此事,該校發布情況通報稱學校醫務室值班人員工作開展符合相關流程,並指出網路傳播的相關視頻經處理後存在失真等問題。5月16日,該校有關工作人員回應稱,相關診療規定並非近期才開始實施,...
【薦書】這次,終於可以徹底擺脫腹脹了——《終結腹脹》 - 天天要聞

【薦書】這次,終於可以徹底擺脫腹脹了——《終結腹脹》

作者:塔瑪拉·杜克·費曼美國知名註冊營養師,紐約大學臨床營養學碩士,專註於消化系統疾病的飲食管理,擁有13年的臨床實踐經驗。目前在紐約胃腸病協會工作,同時還任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營養師實習項目的臨床導師。她是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下的麩質與胃腸疾病營養師分組的成員,並參與功能性胃腸疾病工作組的工作。此外,...
【科普營養】偶爾放縱傷腦傷身?Nature子刊:吃5天「垃圾」食品,肝臟囤脂,對大腦產生長期傷害!…這類人尤其要小心! - 天天要聞

【科普營養】偶爾放縱傷腦傷身?Nature子刊:吃5天「垃圾」食品,肝臟囤脂,對大腦產生長期傷害!…這類人尤其要小心!

文章來源:梅斯醫學 撰文木白已授權《臨床營養網》轉載周五下班,甩掉工作的疲憊,躺平在沙發上,外賣點單「手起刀落」——奶茶加珍珠,炸雞配薯條,經典「快樂套餐」一鍵安排。追劇刷綜藝,吃得嘴油手油心不油,幸福感拉滿!畢竟,生活已經夠苦了,偶爾放縱一下,也不過是給自己充個電,哪能這麼容易「出事」呢?可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