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自帶的「自愈力」是「抗病良醫」,自愈力透支會有什麼表現?

2022年10月13日05:28:15 健康 1779

醫生只是通過各種方式幫患者提高自身自愈力而已

面對疾病時,比如感冒,人們通常有這兩種態度,一種是及時找醫生,抓緊吃藥或打針,通過各種方式把病治好。還有一種是扛一扛,過段時間自然就好了。

令人疑惑的是,兩種方式最終都指向一種結果,就是疾病好轉。這時,擁有第一種態度的人可能就有點疑惑了,為啥他什麼都不做,病也好了。

而這,就不得不引出我們今天的主角:自愈力。

人體自帶的「自愈力」是「抗病良醫」,自愈力透支會有什麼表現? - 天天要聞

什麼是自愈力,與疾病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

自愈力,是人從一出生開始就自帶的一種潛能,也是身體裡面的一種神奇力量。

大家都知道我們身體裡面是具有免疫力的,但是自愈力卻並不是時常聽見,有些人根本還就沒有聽過。其實自愈力是一種比免疫力更厲害的一種能力,而且自愈力不僅包含了免疫力,還有身體修復力、內分泌調節能力、應激能力、協同能力等,這是人類在不斷進化的過程中慢慢鍛鍊出來的。

現代醫學是這樣解釋自愈力的,一個人身體雖然構造複雜,其實就是由幾個系統構成的。要是其中一個系統遇到什麼障礙、外來因素的迫害,身體就會依靠自帶的自愈力去診斷身體受損部位的病症,然後調節身體其他系統一起去修復身體的受損系統,改善病情,恢復身體健康。

人體自帶的「自愈力」是「抗病良醫」,自愈力透支會有什麼表現? - 天天要聞

也可以這麼說,當身體生病的時候,雖然你大腦第一時間會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但其實你身體第一時間自愈力已經開始啟動,像一個身體常駐醫生一樣去替你診斷病情。

打個比方,你摔倒了,傷口會流血,你第一時間是去醫院。但其實在你未到醫院的路上,傷口較小的話,你會發現血已經被血小板差不多凝固住了,傷口會慢慢的癒合。而醫院的醫生其實可以說是你身體裡面那個醫生的助手,這就是你身體裡面強大的自愈力。

自愈力強大到什麼地步,德國《生機》雜誌在早年間就曾刊登文章表示,只要有一個正常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60—70%的疾病都是可以被身體自愈的,比如感冒、口腔潰瘍、腹瀉、前列腺炎、骨折、失眠、輕微三高、痛風等。也就是說,最後給自己治好疾病的不是醫生、不是葯,而是我們身體本身。

自愈力雖然是身體自帶的一種能力,影響它能力大小的不僅是身體從出生就沒有辦法改變的遺傳,在往後的漫長歲月中,與生活環境、飲食、工作性質、運動鍛煉、情緒的也是有親密聯繫的。

自愈力的減弱身體會有什麼表現?這裡就要打個比方,身體自愈力遭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變得薄弱,身體里的毒素和垃圾就會變多,薄弱的自愈力沒有辦法及時的清理代謝,這樣就會給身體帶來極大的不良的影響。

人體自帶的「自愈力」是「抗病良醫」,自愈力透支會有什麼表現? - 天天要聞

毒素和廢物會聚集在血液裡面,通過血液循環系統蔓延到身體的各個角落,雖然也會通過汗液、大小便等渠道排出去一點,但身體多多少少也會受到一定侵害。

自愈力這麼好,如何知道身體自愈力是強大的?

自愈力透支的話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氣血經絡阻滯、免疫系統異常

自律神經失調錶現:肌肉緊繃、肩頸僵硬、關節酸痛、呼吸急促、心神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氣血經絡阻滯表現:頭眩暈、視力模糊、手腳發麻、血壓、血糖升高、身體有結節

免疫系統異常表現:容易感冒發燒、身體無力、腸胃不好、蕁麻疹、水痘、失眠質量下降等

無論是以上哪一種癥狀,就算不會給身體帶來什麼痛苦,但只要頻繁發生就要引起重視,可能是自愈力透支,但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

人體自帶的「自愈力」是「抗病良醫」,自愈力透支會有什麼表現? - 天天要聞

想要強壯自愈力,又該如何做?

其實,強壯自愈力很簡單,就看你能不能健康生活了,例如規律作息、健康飲食、營養均衡、堅持運動、平和心態、勞逸結合等。

是不是很簡單?人從一出生就帶有自愈力,影響自愈力能力也是後天因素,想要強壯自愈力的自然也是解鈴還須繫鈴人,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強壯自身自愈力的有效手段。

綜上所述,自愈力無時無刻陪伴著你,呵護著你,同時也是需要你的呵護的,畢竟愛是相互的,一個自私的人,只顧自己的快樂,不顧身體自愈力的感受,怎麼會一直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參考文獻:

1. 乳腺癌「治未病」 四招增強自愈力2018-08-26 01:27·廣州日報

2. 自愈力是最好的醫生!學會這幾招,6種病不吃藥也能自己好原創2017-08-25 15:05·家庭醫生雜誌

3. 它是比免疫力更厲害的「神醫」,可改善約70%的病症!簡單4招,輕鬆激發它2019-05-21 15:08·北京衛視

4. 退化的自愈力2016-12-19 09:49·大河健康報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薦書】這次,終於可以徹底擺脫腹脹了——《終結腹脹》 - 天天要聞

【薦書】這次,終於可以徹底擺脫腹脹了——《終結腹脹》

作者:塔瑪拉·杜克·費曼美國知名註冊營養師,紐約大學臨床營養學碩士,專註於消化系統疾病的飲食管理,擁有13年的臨床實踐經驗。目前在紐約胃腸病協會工作,同時還任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營養師實習項目的臨床導師。她是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下的麩質與胃腸疾病營養師分組的成員,並參與功能性胃腸疾病工作組的工作。此外,...
【科普營養】偶爾放縱傷腦傷身?Nature子刊:吃5天「垃圾」食品,肝臟囤脂,對大腦產生長期傷害!…這類人尤其要小心! - 天天要聞

【科普營養】偶爾放縱傷腦傷身?Nature子刊:吃5天「垃圾」食品,肝臟囤脂,對大腦產生長期傷害!…這類人尤其要小心!

文章來源:梅斯醫學 撰文木白已授權《臨床營養網》轉載周五下班,甩掉工作的疲憊,躺平在沙發上,外賣點單「手起刀落」——奶茶加珍珠,炸雞配薯條,經典「快樂套餐」一鍵安排。追劇刷綜藝,吃得嘴油手油心不油,幸福感拉滿!畢竟,生活已經夠苦了,偶爾放縱一下,也不過是給自己充個電,哪能這麼容易「出事」呢?可惜,來...
新冠感染又抬頭?高危人群需警惕 - 天天要聞

新冠感染又抬頭?高危人群需警惕

近期新冠感染又有高發趨勢,不少網友曬出了新冠抗原「兩道杠」的照片。視覺中國|圖流感高峰期剛過,新冠感染又有抬頭趨勢? 2025年5月15日,中國香港歌手陳奕迅在微博稱「一夜之間被病毒攪垮」,因確診新冠宣布延期高雄巨蛋的三場演唱會。知名歌手也「中招」,讓新冠病毒又引發關注。尤其五一假期後,社交平台上「刷屏」的...
央視主持人虞婷患癌,直言「誰讓我不疼給100萬」,後來結局怎樣 - 天天要聞

央視主持人虞婷患癌,直言「誰讓我不疼給100萬」,後來結局怎樣

「如果有人能讓我不再疼,我願意給他一百萬。」虞婷曾這樣說。彼時的她,正躺在病床上,化療藥物如火焰般燃燒著身體的每一寸神經。頭髮大把大把脫落,皮膚乾裂脫皮,整個人虛弱得幾乎看不見昔日光彩。她原本是央視的一位主持人,舞台上優雅自信、字正腔圓的女
減重攻略:科學破解三大難題|科學減重一起來 - 天天要聞

減重攻略:科學破解三大難題|科學減重一起來

對健康和理想身材的渴望,促使越來越多的肥胖者投身減重。然而,很多人在減重的道路上摸爬滾打,卻仍與目標遙遙相望。事實上,掌握科學減重的方法,才是破解肥胖難題的關鍵。1緩解夜間飢餓感「白天自控力強,傍晚卻漸漸失控」,這成為很多成年人在健康體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