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現如今大家的生活條件是越來越好了,而每一個人也特別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態,特別是過了60歲之後,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會明顯感受到自己的身體素質,相較於以前有了非常大的差距,甚至還會隨著日子的增長繼續走下坡路,而這一點也提醒我們需要時刻對身體養護起來。
有一些人認為進入到中老年階段以後,胖一點不僅會顯得自己的體態好,也是富貴的表現,但是有一些人卻認為「有錢難買老來瘦」。那麼到底哪一種說法是比較符合身體健康的呢?
壽命與體重的關係被發現?
根據著名醫學雜誌《JAMA》子刊發表的相關研究顯示,成年人的體重每增加10斤,進入老年之後死亡風險就會容易增加10%左右。
而英格拉姆癌症中心和上海癌症研究所,對上海48,377名女性以及35,989名女性的體重與死亡率進行了一個相應的數據分析。
最後發現體重指數超出23的成年人體重每增加10斤,晚年會導致全因死亡風險增加9%,而女性則會增加13.8%。
體重過胖會容易給身體健康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以下這幾點。
體重過重,會給身體帶來什麼危害?
呼吸道疾病
肥胖者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脂肪堆積,而大量的脂肪也會長期堆積在咽喉以及下顎等部位,受到脂肪的擠壓就會使自己的呼吸道出現狹窄的情況。
而在這種問題之下,便會容易帶來一系列的呼吸道疾病,比如氣管炎、結節、咽炎等疾病癥狀。
關節磨損
肥胖不僅會使身體里的各項內臟器官受到影響,還會影響到自己的關節,使關節出現磨損的情況。
這是因為體重的增加會容易導致下肢關節承重,會增加下肢關節負擔,時間一久會使關節不斷磨損而發生勞累的情況,就會容易帶來關節炎的問題。
影響血腦血管
肥胖者更容易出現三高問題,而三高問題又會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而出現,進而會容易影響到自己的心腦血管健康。
內分泌紊亂
肥胖屬於是代謝癥狀的一種,同樣也會影響到個人的內分泌激素分泌水平,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
特別是對於女性朋友們而言,長期激素異常會容易帶來月經紊亂、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瘤等方面的婦科問題。
提醒大家:老來瘦不等於「老來壽」
很多人都認為「千金難買老來瘦」,同時為了可以更有效的控制三高等慢性問題,很多老人會選擇長期吃素來保持體重,但是這樣的體重真的是健康的嗎?
其實老人太瘦也不太好,會容易隨著體重而出現容易疲乏、免疫力降低、脾胃不好等方面的癥狀。
老人若是想要長壽,身上有一點肌肉和脂肪的阻擋是非常關鍵的,如果發現四肢纖細並且肚子上有贅肉的話,需要警惕是否有肌肉減少症問題。
肌肉減少症,這種問題是一種進展性的全身肌肉總量下降,肌肉生理功能減退,以及肌肉力量下降的綜合癥狀。
一般會容易出現步態緩慢、容易跌倒、四肢纖細、虛弱、身體無力等癥狀,一旦老人出現這種問題,應對能力很差,會容易帶來跌倒、骨折、肌肉萎縮等問題,甚至會影響壽命。
60歲後,這樣的體重剛好,你達標了嗎?
或許還有一些人搞不清體重過重和體重過輕到底該如何判斷,其實這就要提到體重指數了。
通過體重指數能夠幫助自己判斷自己的體重是過胖還是過瘦,而體重指數就是BMI。
BMI=體重的公斤數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若是得出來的結果大於25kg/m^2,此時屬於是體重過重;若是大於30kg/m^2就叫肥胖,BMI低於18.5考慮為體重過輕;若是大於30kg/m^2就叫肥胖,BMI低於18.5考慮是體重過輕; BMI指數在18.5~24之間是非常正常的。
舉個例子來講,如果一個老人的身高在170厘米,那麼他的體重就需要保持在53.4KG-69.3kg,這才是非常健康的體重。
而根據相關研究顯示BMI指數在23~25之間的人平均壽命是最長的,而醫學期刊《流行病學年鑒》刊登的一項研究表示年輕時樂事能夠保持正常體重,那麼年老時體型屬於微胖的人死亡率會更低。
中老年人如何保持健康體重?
適當運動
適當運動對於控制體重是非常關鍵的,通過運動可以有效燃燒脂肪,把肥肉轉化為肌肉,可以有效減肥塑形。
建議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當中找一些適合自己的運動,每天堅持運動,每周的運動次數不要少於三次,最好每次保持在30~60分鐘以內。
不要相信減肥藥
大家千萬不要相信減肥藥這種東西,不管是多麼正規的減肥藥都不建議大家吃,本身中老年人的身體出現了機能衰退的問題,如果此時再去吃減肥藥,就會容易給肝腎帶來負擔,不僅無法正確減肥,還會容易損傷身體健康。
科學飲食
對於正常人而言,每天的蛋白質攝入量是每千克體重一克,而對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而言,每日的優質蛋白補充量要保持在1.2~1.5克,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燃燒脂肪,也能夠更有助於減肥瘦身。
而在飲食方面千萬不要節食,一定要均衡攝入營養,每頓飯吃6~7分飽,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大家減肥瘦身。
結語:總而言之,不管是胖還是瘦,只要自己的身體素質好,心理狀態佳,同樣可以幫助大家度過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