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發病多」與「長期吃外賣」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2022年10月09日11:17:40 健康 1499


從1989年到2018年,我國增速最高的癌症,是「腸癌」,數據是700%。世衛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全球2020年癌症數據顯示,我國結直腸癌新發56萬例,居惡性腫瘤數的第二位,當年因結直腸癌有29萬人離世。結直腸癌的城市患癌率明顯高於農村

「腸癌發病多」與「長期吃外賣」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天天要聞


總體上看,有2個趨勢:

一是結直腸癌發現晚了,很多人直到中晚期才檢出;

二是向年輕化發展,本該40歲以上才多見的癌種,二、三十歲的病例越來越多。

「腸癌發病多」與「長期吃外賣」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天天要聞


醫學上對結直腸癌具體發病原因還沒有完全搞明白,公認的因素有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等。但能讓一個過去很少聽說的癌症,不長時間發病率如此之高,人們一般都習慣從衣食住行方面找原因,很快就盯上了「外賣」。

這些年外賣飛速發展普及,只要有條件的鄉鎮,慢慢也出現了送外賣的,外賣以方便、快捷、可口為突破口,深受中青年群體青睞,但長期吃外賣,有幾個明顯隱患:

「腸癌發病多」與「長期吃外賣」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天天要聞


1、以澱粉類主食為主,新鮮蔬菜比例低,綠葉蔬菜不足,既使血糖升高了,又讓膳食纖維不足,維生素攝入受影響。

2、食材品種單一,蛋白質供應不夠不,營養不達標,並不頂餓,有的上班族常備零食充饑。

3、批量製作,原料和食材新鮮度不能保證,油脂含量高,存在脂肪酸比例不合理的問題,而且微生物超標風險大。

「腸癌發病多」與「長期吃外賣」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天天要聞


不少人認為,長期吃外賣,衝擊最多的就是消化系統,腸胃的問題慢慢出現,誘發腸道出現炎症、息肉,開啟向腸癌的進階之路。聽起來確實有道理,是不是這樣的呢?

研究顯示,80—95%的結直腸癌,由腸息肉演變而來,整個過程需5年以上,但個體差異有所不同。腸息肉最多見於大腸部位,在腸黏膜出現隆起的疙瘩狀病變,分兩種:

「腸癌發病多」與「長期吃外賣」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天天要聞


一種是炎性息肉,它由腸道增生性炎症引起,惡變成腸癌的幾率很小。

另一種是腺瘤性息肉,屬於癌前病變,又分成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混合腺瘤三種,管狀腺瘤病變率約1%—5%,絨毛狀腺瘤癌變率是管狀腺瘤的10倍以上。

而產生腺瘤息肉的原因,或者說腸道癌前病變的原因,已查明的原因有遺傳、慢性炎症反覆刺激、不良生活習慣、長期便秘或腹瀉等。

「腸癌發病多」與「長期吃外賣」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天天要聞

但遺傳的腸癌,一般是四五十歲以後才出現,隨著腸癌逐步年輕化,二十、三十多歲就出現腸癌的,基本離不開腸道炎症、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比如:

1、長期飲食結構不當,攝入高脂、高蛋白的食物過多,植物類食物太少,導致體內長期缺乏維生素、胡蘿蔔素、纖維素等,而且腸道無法分解和吸收過多的蛋白質和脂肪,它們就會成為腸道癌變的催化劑。

2、經常吃燒烤、油炸或熏制類食物,它們的共同點是能迅速勾起食慾,但含有的苯並芘、甲類芳香胺,是結直腸癌的重要誘發因素。

「腸癌發病多」與「長期吃外賣」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天天要聞


3、腸道內長期存在炎症,反覆發作,患腸癌的風險也增高。

4、肥胖、熬夜、不規律作息、煙酒等因素,降低免疫力,刺激腸黏膜異常增生,為腸癌創造條件。

所以,有效堵住可能出現腸息肉,誘髮結直腸癌的因素,是我們需要高度關注和糾正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外賣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

「腸癌發病多」與「長期吃外賣」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天天要聞


對於上班族,與其天天吃外賣,不如在家做好飯菜,帶到單位,單位有加熱設備的就加熱,沒有的就用保溫容器,這樣起碼源頭上食物有保證。

為了排除腸癌的高危因素,還需要這麼做:

1、用腸鏡定期篩查,查一次最少管5年。發現腸息肉,要擇機切除,50歲以上的人,都要篩查。

「腸癌發病多」與「長期吃外賣」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天天要聞


2、息肉會複發,切除息肉之後不是一勞永逸,要做好定期複查

3、結直腸癌高風險人群,含結直腸癌家族史、本人癌症病史、腸息肉病史、長期便秘或腹瀉、有黏液血便的,要注意儘早篩查。

4、有膽道疾病史、切除了膽囊闌尾的,要注意定期檢查

總之,想要減少和避免腸癌,要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認真進行腸癌篩查。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男子身上發癢竟是肝癌?專家:這些體征更需警惕 - 天天要聞

男子身上發癢竟是肝癌?專家:這些體征更需警惕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張瀚允 曹宇悅)近日,「男子身上發癢檢查後確診肝癌」的話題登上社交平台熱搜,引發廣泛關注。許多網友分享類似經歷,稱肝癌可能伴隨皮膚或眼睛發癢。「肝癌患者出現皮膚瘙癢的情況較為少見,通常與腫瘤壓迫膽管系統有關。」5月8日,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肝病科主任郭朋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白內障為何找上年輕人?專家:警惕糖尿病性白內障 - 天天要聞

白內障為何找上年輕人?專家:警惕糖尿病性白內障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曹宇悅 張瀚允)近日,「25歲小伙雙眼瞳孔一夜之間全白,被確診為代謝性白內障」的話題引發關注。據了解,該患者雙眼未遭遇外傷,患上白內障和平時喜愛高糖、高油、高熱量飲食密切相關。在大眾的普遍認知里,白內障往往是50歲以上人群的「專利」,白內障為何找上年輕人?5月8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
比砒霜還毒!3歲女童大把脫髮、走路如踩棉花,查出急性鉈中毒 - 天天要聞

比砒霜還毒!3歲女童大把脫髮、走路如踩棉花,查出急性鉈中毒

近日,劉女士3歲的女兒因不明原因眼神獃滯,無法正常行走。「孩子這一個月突然跳不起來,走路像踩棉花,頭髮大把大把掉……」劉女士描述。△女孩大把脫髮當地醫院懷疑孩子中毒,於是轉診至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南華大學附屬職業病防治院)。經檢測,血鉈、尿鉈值均遠超標,確診為急性鉈中毒。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中毒醫學科...
《元宇宙醫學》創刊周年大會召開,中山醫院發布六大醫療Agent「黑科技」 - 天天要聞

《元宇宙醫學》創刊周年大會召開,中山醫院發布六大醫療Agent「黑科技」

當醫學前沿與人工智慧在元宇宙賽道相遇,會迸發出怎樣的變革火花?5月8日,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辦的《元宇宙醫學》創刊一周年暨醫學人工智慧創新發展研討會上,中山醫院六大醫療智能體的發布,為醫療行業描繪出一幅「全場景智能化」的未來圖景。本次大會由上海市醫院協會、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聯合主辦,上海市醫院協...
甘肅省健康氣象風險提示 - 天天要聞

甘肅省健康氣象風險提示

點擊上方藍字「隴原健康」關注我們 風險提示甘肅省氣象服務中心、甘肅省疾控中心於2025年05月08日11時發布甘肅省健康氣象風險提示:預計5月8日白天至9日白天,受大風沙塵天氣影響,武威、蘭州、白銀、定西、天水、平涼、慶陽、甘南、臨夏等州市空氣中顆粒物濃度明顯增多,其中武威北部、白銀、平涼北部、慶陽北部對人體健康...
白衣執甲踐初心 仁心創新鑄芳華——記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王剛琴 - 天天要聞

白衣執甲踐初心 仁心創新鑄芳華——記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王剛琴

點擊上方藍字「隴原健康」關注我們 編者按:星火成炬,照亮健康之路;微光成河,奔涌大愛隴原。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省醫務工作者以生命為尺、以使命為舵,在黃土高原上書寫著新時代的「醫者答卷」。他們用聽診器丈量民情,用手術刀鐫刻初心——田間炕頭的躬身問診,是「人民至上」的生動註腳;無影燈下的徹夜奮戰,...
太離譜!婦科男患者、前列腺女患者為何屢見不鮮? - 天天要聞

太離譜!婦科男患者、前列腺女患者為何屢見不鮮?

水論文,真敢寫,也真敢發!最近,一大波學術論文因為性別常識錯誤上了熱搜。什麼「婦科男患者」「前列腺女患者」……一次比一次離譜,網友們調侃「醫學奇蹟」,但我看到的卻是整個學術鏈條的失守和學術尊嚴的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