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典型胸悶、胸痛,為何其肺動脈呈現瘤樣擴張?

2022年10月08日22:51:18 健康 1742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無典型胸悶、胸痛,為何其肺動脈呈現瘤樣擴張? - 天天要聞

PVD的病因較為複雜,除血栓栓塞、左心或肺部疾病外,PVD的病因還包括血管炎自身免疫性疾病

當前,血管炎、自身免疫性疾病與PVD的發病關聯仍未明確,且血管炎、自身免疫性PVD的發病率不高。但是,為減少臨床誤診、改善患者預後,血管炎、自身免疫性PVD患者仍需受到臨床關注。

《名院病案室-肺心保衛戰2.0病例專場》裡面有一則血管炎、自身免疫性PVD的病例。初診醫生考慮患者肺栓塞,但患者無典型胸悶胸痛、下肢無血栓,且無遺傳性易栓症,使得醫生一度懷疑肺栓塞這一診斷的可靠性。

想要直接的看課的小夥伴

話不多說,掃碼免費觀看哦~

↓↓↓

病歷摘要

患者,男,23歲,職員;因「反覆咳嗽2月」於2016.8.1入院。

現病史:2月前,患者無誘因出現咳嗽、咳痰,痰液多為白粘痰,無發熱、胸痛、咯血、暈厥,無下肢水腫。

2016.7.5,患者在外院胸部CT提示雙肺有斑片滲出影(圖1)。

2016.7.19,患者在我院門診就診,CTA提示雙肺肺栓塞(圖2),但下肢靜脈超聲未見異常。此外,風濕全套、抗心磷脂抗體陰性;抗β2糖蛋白抗體略偏高(實測值26.3R/ml,參考值<20 R/ml)。

2016.7.20,患者開始服用利伐沙班(20mg qd)治療肺栓塞,服用利伐沙班5d後患者自行停葯,並於2016.8.1入住我院。

既往史:否認傳染病及慢性病,無手術外傷史。

個人史:否認煙酒嗜好、無職業接觸史;否認家族遺傳病史。

治療經過

入院查體:T 36.5℃ P 99bpm R 19bpm BP 126/75mmHg。身高179cm、體重50kg,神清、精神可,口唇無紫紺。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乾濕啰音。心率99bpm、律齊,P2不亢進,未聞及雜音。腹軟、無壓痛,肝脾肋下未觸及,雙下肢無水腫,未見杵狀指

輔助檢查

無典型胸悶、胸痛,為何其肺動脈呈現瘤樣擴張? - 天天要聞無典型胸悶、胸痛,為何其肺動脈呈現瘤樣擴張? - 天天要聞

2016.7.5胸部CT:雙肺有斑片滲出影。

無典型胸悶、胸痛,為何其肺動脈呈現瘤樣擴張? - 天天要聞

圖1 2016-7-15胸部CT

2016.7.19 CTA:雙肺肺栓塞。

無典型胸悶、胸痛,為何其肺動脈呈現瘤樣擴張? - 天天要聞

圖2 2016-7-19 CTA影像

2016.8.1胸片:雙肺多發滲出影。

無典型胸悶、胸痛,為何其肺動脈呈現瘤樣擴張? - 天天要聞

圖3 2016-8-1胸片

2016.8.4肺通氣灌注顯像:雙肺散在輕度通氣功能受阻,右肺階段性血流灌注受阻、與通氣不匹配,考慮肺栓塞。

心臟超聲:靜息狀態下心臟結構功能未見明顯異常。

CTPA:提示肺動脈瘤伴附壁血栓(見圖4)。

無典型胸悶、胸痛,為何其肺動脈呈現瘤樣擴張? - 天天要聞

圖4 CTPA影像

肺動脈造影:右肺可見肺動脈瘤,如圖5所示。

無典型胸悶、胸痛,為何其肺動脈呈現瘤樣擴張? - 天天要聞

圖5 肺動脈造影

入院診斷:肺栓塞(非典型)。

臨床疑點:患者為青年男性,無典型胸悶、胸痛、下肢無血栓,為何其肺動脈呈現瘤樣擴張?如何看待患者雙肺多發的非梗死性斑片影?患者ESR、CRP升高的原因?

經醫生追問病史,患者自訴有反覆的口腔潰瘍病史10餘年。

看到這裡,您是否知道了患者的病因?究竟是單純的肺栓塞,還是其他疾病相關併發症?10餘年的口腔潰瘍病史對診斷有無意義?

【肺心保衛戰2.0——病例專場】

無典型胸悶、胸痛,為何其肺動脈呈現瘤樣擴張? - 天天要聞

更多心血管臨床實用知識?

快來「醫生站APP」瞧一瞧👇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24款!4月首家過評品種大盤點 - 天天要聞

24款!4月首家過評品種大盤點

醫藥圈的4月,迎來一波首家過評藥品的「小高潮」,這些藥品不僅突破技術壁壘,更有望改寫市場格局。根據摩熵醫藥資料庫,本月倍特葯業、福元醫藥、立方製藥等22家企業的24款藥品(按批文號計)首家過評,共23個品種。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學家發現,修復失衡腸道菌群,比起糞菌移植,多吃膳食纖維或更關鍵丨科學大發現 - 天天要聞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學家發現,修復失衡腸道菌群,比起糞菌移植,多吃膳食纖維或更關鍵丨科學大發現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腸道微生物已經成為我們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腸菌對各種生理病理過程的參與程度超乎我們想像,因此也有很多針對腸菌的干預療法出現,例如糞菌移植(FMT)。但要知道,想要通過糞菌移植來恢復平衡的腸菌組成,首先需要目標菌群能夠定植,而這又受到飲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近期發表在《自然》雜...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每天拉伸10分鐘,或能收穫4個身體變化 - 天天要聞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每天拉伸10分鐘,或能收穫4個身體變化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我媽有糖尿病快十年了,
人機對齊:破解AI倫理困境的「鑰匙」 - 天天要聞

人機對齊:破解AI倫理困境的「鑰匙」

近年來,AI(人工智慧)技術飛速發展,在帶來效率革命的同時,也暴露出隱私泄露、歧視偏見、演算法濫用等倫理問題。當AI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日益普及,人類能否對其託付生命健康?
一文讀懂: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的區分及防治要點 - 天天要聞

一文讀懂: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的區分及防治要點

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都是兒童常見病、多發病,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這三種疾病癥狀相似,許多家長常常難以判斷。今天,我們教您如何分辨它們。5歲的明明早上起床時突然開始頻繁打噴嚏,伴有清水樣鼻涕,輕微發熱至37.8攝氏度。
女生曬照被網友提醒有「瘤」?真的救命了!醫生回應 - 天天要聞

女生曬照被網友提醒有「瘤」?真的救命了!醫生回應

5月5日話題#女生曬照被網友看出血管瘤#衝上熱搜綜合揚子晚報消息今年4月,重慶一位女生在社交平台曬出自己用手電筒照手上血管的照片並配文「光穿過了我的手發現了我另一個小心臟」沒想到照片發布後有眼尖的網友提醒她這可能是血管瘤第二天,她就去醫院檢查確診為血管瘤隨後,該女生髮文「感謝網友救命」消息引發關注後不少...
宮頸癌等論文出現男性病例,《中國醫藥指南》致歉:辭退涉事編輯 - 天天要聞

宮頸癌等論文出現男性病例,《中國醫藥指南》致歉:辭退涉事編輯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多篇婦科論文及文獻中出現「男性病例」一事,其中兩篇涉及文獻均發表在《中國醫藥指南》期刊,如宮頸癌、高危產婦等論文中出現多個男性病例。5月6日,《中國醫藥指南》雜誌社在其官網發布《關於學術不端的聲明》,稱對涉事編輯已作出辭退處理,並制定了整改措施。該聲明稱,經調查,該學術不端問題的發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