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心力衰竭,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但是了解的人都知道心力衰竭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心衰的表現,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按急緩程度,它可以分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常見的癥狀有,乏力,運動耐力明顯下降,心率增加15-20次/分,呼吸困難等。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見癥狀有乏力,呼吸困難,腹部和下肢有水腫,心臟擴大等等。此外,心力衰竭還可以引起一些併發症,如低血鉀症,如果有以上癥狀及時到醫院檢查,然後選擇合適治療方案。
心力衰竭一旦發生,會讓患者出現心臟驟停的情況,這樣帶來的危害大家都是了解的,那就是死亡。這是我們大家都不願意遇到的,那麼,大家就務必要多了解心力衰竭的常識。
不同時期心力衰竭有什麼不同癥狀?心力衰竭的出現,會讓患者出現心臟驟停的情況,這樣帶來的危害大家都是了解的,那就是死亡,為了避免生命受到威脅,大家必須了解一下心力衰竭的發展情況,以便正確的去應對疾病。那麼,不同時期心力衰竭有什麼不同癥狀?
首先是前驅期:許多病人在發生心臟驟停前有數天或數周,甚至數月的前驅癥狀,諸如心絞痛,氣急或心悸的加重,易於疲勞,及其他非特異性的主訴,這些前驅癥狀並非心原性猝死所特有,而常見於任何心臟病發作之前,有資料顯示50%的心原性猝死者在猝死前一月內曾求診過,但其主訴常不一定與心臟有關,在醫院外發生心臟驟停的存活者中,28%在心臟驟停前有心絞痛或氣急的加重,但前驅癥狀僅提示有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而不能識別那些屬發生心原性猝死的亞群。
後面接著是發病期:亦即導致心臟驟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變時期,通常不超過1小時,典型表現包括:長時間的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難,突然心悸,持續心動過速,或頭暈目眩等,若心臟驟停瞬間發生,事前無預兆警告,則95%為心原性,並有冠狀動脈病變,從心臟猝死者所獲得的連續心電圖記錄中可見在猝死前數小時或數分鐘內常有心電活動的改變,其中以心率增快和室性早搏的惡化升級為最常見,猝死於心室顫動者,常先有一陣持續的或非持續的室性心動過速,這些以心律失常發病的患者,在發病前大多清醒並在日常活動中,發病期(自發病到心臟驟停)短,心電圖異常大多為心室顫動,另有部分病人以循環衰竭發病,在心臟驟停前已處於不活動狀態,甚至已昏迷,其發病期長,在臨終心血管改變前常已有非心臟性疾病,心電圖異常以心室停搏較心室顫動多見。
心臟驟停期:意識完全喪失為該期的特徵,如不立即搶救,一般在數分鐘內進入死亡期,罕有自發逆轉者。
在患上心力衰竭之後,只要大家可以多注意自己的飲食,適當的進行運動,大家就可以減少傷害,當然還有很多疾病的常識是需要大家了解的,僅僅了解癥狀,並不能真正的幫助大家控制病情,患病之後,患者最需要的應該是及時的治療。
很多人都知道芪藶強心為什麼可以退治療心力衰竭?下面我們來解釋一下。
芪藶強心可治療因冠心病、高血壓、擴張型心肌病等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症見心慌氣短,動則加劇,夜間不能平卧,下肢浮腫,倦怠乏力,小便短少,口唇青紫,畏寒肢冷,咳吐稀白痰等。
芪藶強心其成分有黃芪、人蔘、附子、丹參、葶藶子、澤瀉、玉竹、桂枝、紅花、香加皮、陳皮,具有益氣溫陽、活血通絡、利水消腫的功效。該葯具備利尿劑、ACEI(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β受體阻滯劑、地高辛等西藥聯合治療心衰的優勢,可標本兼治慢性心衰。治標體現在可改善血流動力學,而治本的體現有干預神經內分泌激活、延緩心室重構、增加能力供給、促進心肌細胞繁殖。該葯也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同時可改善利尿劑抵抗,且能增加心臟收縮力,抑制心室重構,可有效改善預後,能提高後期生活質量。心衰患者可在標準治療方案之上聯合服用,可獲得更好的療效。
綜上,心力衰竭需要早期干預,因為心臟的嚴重損害不可逆轉,而治療心衰的原則是強心、利尿、擴血管,同時需要使用改善預後的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ACEI、ARB、ARNI等,而在標準治療方案上聯用芪藶強心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