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看病還是送命?醫院誤診誤治致患者死亡,患者家屬獲賠59萬餘元

2022年06月29日08:43:33 健康 1810

摘要:誤診,即醫務人員由於觀察檢查不周,或因專業技術水平不足,導致給出錯誤的診斷。診斷的目的在於確定疾病的本質,並隨之選擇有針對性的及時治療,使病情能夠向好的方面轉歸。一旦誤診,不但對患者的病情延誤治療,還可能因為錯誤給葯、手術等治療過程給患者造成新的疾病和損傷。

【案情簡介】

2011年5月3日,患者許某因急性腹痛到某醫院普外科治療,經診斷為盆腔炎闌尾炎,於5月4日行腹腔鏡下盆腔膿腫清除術+闌尾切除術+腸粘連松解術。

5月6日1時40分,患者突發四肢抽搐,意識喪失,口吐白沫,持續約1-2分鐘緩解,意識恢復,經處理後有反覆發作,4時35分出現室顫,經持續搶救後仍提示為室顫,未能復律,10時15分宣布臨床死亡。

死因鑒定意見認為,患者在患有腸炎、雙側卵巢、子宮及膀胱漿膜表面積膿基礎上,符合因腹膜炎感染性休克死亡。

死因鑒定和入院診斷毫無關聯,家屬對醫院的診斷和治療產生了質疑,於是訴諸法院,要求進一步開展司法鑒定。

是看病還是送命?醫院誤診誤治致患者死亡,患者家屬獲賠59萬餘元 - 天天要聞

【維權過程】

醫療損害鑒定意見認為:患者死亡原因為嚴重低鉀血症惡性心律失常而死亡,不符合因感染性休剋死亡。患者從5月3日入院至6日發生室顫前,持續為低鉀血症而無血壓下降、外周循環衰竭等休克表現,其病情變化主要癥狀是反覆抽搐發作及突發室顫,不符合休克的臨床表現。

患者在5月6日凌晨病情癥狀表現為持續室顫並反覆出現心跳驟停,符合低鉀血症所致病理過程。而嚴重低鉀對循環系統可產生嚴重危害,可引起心室撲動、心室顫動、心臟驟停而猝死。患者出現室顫時醫方給予速尿加劇病情。醫療過失行為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患者自身疾病是次要因素,建議醫療過失參與度為61%-90%。

得出結果以後,家屬開始為許某維權。經過調查了解得知,許某5月3日入院電解質檢查提示有低鉀血症,5月5日、6日電解質檢查均明確提示嚴重低鉀血症。但是,醫方未引起重視,未及時採取措施糾正低鉀血狀態。甚至在患者因持續低鉀狀態,出現室顫的時候,給予速尿,進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存在誤治的情況(速尿對低鉀血患者有藥物使用禁忌症)。

【司法裁判】

綜合各方意見及鑒定結果。法院認為,醫療過失行為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患者自身疾病是次要因素。一審判決廣州某醫院承擔80%的民事責任,賠償死者家屬595240.96元

院方不服判決,遂提起上訴。但二審依舊維持原判。

【小律釋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條 【診療活動中醫務人員過錯的界定】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由於醫學的局限性,疾病的複雜性以及醫療技術水平的差異,從臨床醫學實踐中看,醫務人員一時未能正確診斷病情的情形並不鮮見,並非一概的構成過失。但本案中,醫方根據現有醫療水平,足以診斷出患者低鉀血症,但是卻未作出診斷,診斷治療不夠及時,延誤救治,導致了患者的死亡,造成了嚴重的後果。所以要承擔賠償責任。

【小貼士】

審判實踐中,一般從以下方面判斷誤診誤治是否構成過失:一是限於醫療機構的技術水平難以診斷的,主要根據醫院級別考慮排除診療設施不齊、醫務人員水平確實不高等因素;二是對於臨床癥狀不典型的,如病情有隱匿性的,強調醫務人員是否進行了必要的鑒別檢查;三是診斷是否符合規範,如是否需要會診或輔助檢查,醫療行為有無按照操作規範執行;四是診斷、治療是否有及時性。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最全爸媽保險攻略!最低900多搞定,三高、癌症也能買! - 天天要聞

最全爸媽保險攻略!最低900多搞定,三高、癌症也能買!

爸媽上了年紀,身體各項機逐年下降,很容易生病。心酸的是,爸媽這一輩大都沒有保險,一旦生大病,治療費高昂。重病面前,醫保報銷的錢只是杯水車薪,很多家庭因為掏不出十幾萬醫療費,只能放棄治療。如果你爸媽還沒有保險,建議趁早配齊,關鍵時候能救命!
這3種疫苗千萬別亂打!醫生警告:接種不當,後悔都來不及! - 天天要聞

這3種疫苗千萬別亂打!醫生警告:接種不當,後悔都來不及!

這幾年,疫苗的事兒成了家家戶戶繞不開的話題。絕大多數疫苗是好東西,能救命,能防病,關鍵時刻就是一把保護傘。但不是每一針都能隨便打,有些疫苗一旦接種不當,不僅防不了病,反而可能惹出一身麻煩。臨床上,我們見過太多因為錯誤接種疫苗導致的後悔和痛苦
科普|多地高溫出現重症病例,這些因素會加劇「熱射病」 - 天天要聞

科普|多地高溫出現重症病例,這些因素會加劇「熱射病」

近期,全國多地持續高溫,引發多例患者住院。據溫州晚報消息,日前一名卡車司機因車內高溫導致體溫飆升超過41℃,昏迷不醒,被緊急送醫搶救,被診斷為「熱射病」。武漢發布公眾號也稱,7月5日下午,武漢市江漢區73歲的王先生因連續高溫天氣仍堅持不開空調,僅靠電風扇降溫,中暑昏迷,送醫後確診為「熱射病」。「熱射病,是...
胰腺癌高發,提醒:不想胰腺受傷,6種食物要少吃 - 天天要聞

胰腺癌高發,提醒:不想胰腺受傷,6種食物要少吃

聲明:本文內容根據權威醫學資料及作者個人觀點撰寫,僅用於健康科普,不構成任何醫學建議,若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在廚房裡翻炒的香味雖美,但有些食物表面「無害」,卻暗藏「殺機」,尤其對胰腺來說,簡直是「溫柔一刀」。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吃冷飲之前,勸你先冷靜...... - 天天要聞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吃冷飲之前,勸你先冷靜......

【來源:重慶晚報】高溫之下,很多人會選擇冰鎮飲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講究「科學性」,一味貪涼可能會傷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後,前額突然一陣劇烈疼痛,持續好幾分鐘,胃也不舒服,連忙到醫院就醫。醫生表示,這種情況有一個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