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被剝奪母愛的孩子,未來會怎樣?父母的養育行為,對兒童發展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美國著名行為心理學家的「母愛剝奪實驗」,用「鐵絲網媽媽」和「絨布媽媽」告訴你真實答案。
最近在看一本書,書中一個個挑戰人性的實驗,真是驚掉了我的下巴,尤其是以犧牲和虐待掉數千隻猴子為代價做的這個「母愛剝奪實驗」,更是讓我懂得了母愛對孩子未來成長的重要性。
實驗的設計者是一位名為哈利·哈洛的比較學心理學家,實驗對象為靈長類動物恆河猴,前文我們所提到的「鐵絲網媽媽」,就是指用鐵絲、鐵絲剪、厚紙圓筒、通電的線圈、鋼釘、絨布等材料,纏繞出的一隻類似下圖的成年母猴輪廓,同時這隻鐵絲網猴子腹部上方還設有一個乳房,並且幼猴可以吸出奶水。
而「絨布媽媽」則是用厚紙圓桶套上絨布做成的,觸感柔軟的「絨布猴子」,並且這位絨布媽媽腹部也設有乳房,只是無法「分泌」奶水。
實驗過程中,哈洛將一群剛出生不久的幼年猴子與他們的媽媽分開,放進籠子里,同時也將上文所提到的「絨布媽媽」與「鐵絲網媽媽」放進該籠子。
結果發現,這些幼猴自被丟進封閉的籠子後,由於看不到媽媽和同伴,就一直不停地發出「吱吱」的叫聲,他們害怕,不安,驚恐……久久不能平靜。
幾天後,這些幼猴由於始終見不到自己的親生媽媽,便開始爬到「絨布媽媽」懷裡,趴在它胸前,輕撫它的臉,或在它腹部蹭來蹭去,並且一蹭就是好幾個小時。因為在「絨布媽媽」乳房處吸不到奶水,幼猴就小心翼翼的來到鐵絲網媽媽身邊,試探著吸它的乳房,發現有奶水,便狼吞虎咽的吸起來。
有意思的是幼猴一吃飽,便馬上離開鐵絲網媽媽,回到絨布媽媽的懷抱,不肯離開半步。
哈洛詳細記錄了幼猴花在吸奶和擁抱上的時間,並將其繪製成圖,結果發現他的實驗數據徹底顛覆了行為主義理論的人性觀。哈洛由此確認:肢體接觸是影響感情或愛的重要因素,可以完全凌駕於吸奶的生理需求之上,愛源於接觸,而非食物。
隨後,哈利·哈洛將實驗升級,在「絨布媽媽」身上設置一些機關,只要幼猴一接觸它,就會被弄得遍體鱗傷,結果發現,即使這樣幼猴對傷害自己的絨布媽媽,依舊不離不棄,由此發現:孩子對媽媽的愛與依戀是毫無條件的,即使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媽媽,在孩子的眼中,也始終是自己最愛的人。
這個結果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父母一直虐待自己的孩子,但是這些孩子卻依舊不會離開這個家,因為這裡還有他們所愛的人——他們的爸爸媽媽。
其實哈利·哈洛實驗里的「鐵絲網媽媽」隱喻了採取嚴厲、冷漠的育兒方式教育孩子的母親,這種媽媽養育的孩子,往往得不到足夠的溫暖、關注和鼓勵。在這種方式下養育大的孩子,往往心理不健康,甚至會產生心理障礙,尤其是當這些孩子面對挫折和困難時更難以自我調節。
相反,「絨布媽媽」則是一種關心孩子,給孩子溫暖理解的母親,他們重視孩子的感覺和需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慾望,給孩子更多的關懷和支持。這種育兒方式下,孩子會變得健康,積極、自信、樂觀。
哈利·哈洛的實驗告訴我們育兒對孩子的影響有很大的作用,因此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引起重視,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必須採取正確的育兒方式,從小注重孩子的情感、身體和社會方面的需求。
註:這個實驗還有很多升級操作,譬如讓這些被剝奪母愛的母猴生下後代,觀察他們後代的行為等,過程尤其殘忍,在此禾禾媽就不詳細敘述了,想了解更多的小夥伴,可以去網上搜索。
因此為人父母,想讓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起碼要做到以下三點:
1. 理解孩子的需求
家長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和認知發展的特徵,適當地給孩子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指導,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比如,不要跟孩子用電子設備溝通,盡量和孩子面對面進行溝通,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孩子的意見和建議;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和耐心,認真傾聽他們的發言;抓住生活中的點滴,與孩子一起做飯、做手工,做遊戲等,孩子會更願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2. 注重培養孩子的情感
良好的情感是人類行為的基礎,良好的情感基礎可以為孩子日後生活和社交提供穩定和健康的基礎。也可以幫助孩子學習調節情感,增強能力、情緒管理的能力和社交能力等。
良好的情感教育和培養是孩子成長的關鍵,其培養的深淺、廣度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家長應該認真對待孩子情感的培養,創造有益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健康成長。
通過愛心、寬容和理解,在家庭環境中讓孩子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並且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和愛,以此來滿足他們在情感上的需求。
3. 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可以讓孩子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有利於孩子形成獨立、自信的性格,增強孩子的自我認知、自我評價、自我決策能力和責任心。
家長應該鼓勵和支持孩子的自我決策能力和想像力,尊重他們的個性和需求,避免過多地向孩子施加影響。
總之,正確的育兒方式對孩子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更有義務提升自己的教養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正確的育兒方式,為孩子提供穩定的生活成長環境,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給孩子創造寬鬆、多姿多彩的生活成長環境,讓他們在快樂有愛的環境中,成長為一個健康、快樂、自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