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2894
大米和小米MI TALK講座上海站
分享嘉賓
中山三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
主任醫師鄒小兵
上海兒童醫院兒保科主任醫師王瑜
大米和小米高級督導樊慶偉、
李齊
「一個發育障礙兒童的全面發展,需要多方力量的協助,除了行為治療師,還需要言語治療師(ST),物理治療師,作業治療師(OT)等。」
昨天(10月29日),中山三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任醫師鄒小兵,在大米和小米上海MI TALK公益講座中特別提到不同學科分工合作對障礙兒童干預的重要性。
其中,言語治療在自閉症、發育障礙等孩子的干預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比如,在美國的自閉症服務領域,最常見的兩撥人,一撥是BCBA行為治療師,另一撥就是SLP言語治療師。
要對孩子做精準的個性化服務,首先要識別孩子到底是何障礙。
比如:孩子不說話、說話晚,到底是自閉症,還是語言發育遲緩?
講座上,擁有多年學齡前兒童語言干預經驗的大米和小米ST學科高級督導李齊對家長們最關心的兒童語言發育問題做了解答。
李齊在MI TALK講座上海站分享
口述/李齊
大米和小米ST學科高級督導
美國言語聽力協會(ASHA)認證專業言語語言病理學家(CCC-SLP)
美國紐約州教育局認證中英雙語-言語及語言障礙教師
如果你的孩子1歲多還沒有說話,可能會有很多人告訴你,「孩子說話晚,沒關係,貴人語遲。」
但他們其實誤解了「貴人語遲」的真正含義,它本義是指有思想有內涵的人往往會先經過思考再把話說出來,不會搶著說話,並非指幼兒時期開口說話的時間早晚。
這些預警信號代表孩子說話晚了
什麼情況下,會說孩子說話晚了呢?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幼兒語言能力、表達能力落後於同齡兒童正常發育水平的表現。
香港復康會曾列出了不同年齡段兒童語言發育障礙的預警信號,家長可以對照著孩子的年齡看是否有這些表現: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上面的警示行為,一定要重視起來。
我特別想提醒2歲前的孩子家長,如果孩子在12月齡,還不會使用手勢,不會指,不會揮手搖頭,家長可以選擇再觀察一下,並且每天多跟孩子溝通和互動,給孩子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
但如果到了18個月,20個月,甚至24個月,孩子依然還有紅燈預警中的表現,家長就千萬不要再等,一定要帶孩子去做一個全面的語言評估,儘早干預,避免發展成語言障礙。
一半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不會自己好
孩子語言障礙的嚴重程度,同自閉症類似,存在很大的個體化差異,有輕度、中度和重度。
美國1989年做過一份非常權威的語言發展研究《The Language Development Survey》,發現在2歲-3歲半的幼兒群體(學齡前)中,約有10%-20%存在語言發育遲緩。
當他們成長到4歲-7歲(學齡後),大約有一半的孩子能夠自己追趕上語言發育正常的兒童,但還有一半孩子繼續存在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困難,而到了這個年齡(學齡後),他們就會被診斷為語言障礙。
遺憾的是,我們現在沒有一個科學的方式能夠判定哪些孩子能自然而然追上來,哪些孩子不能。
所以,我們會建議家長在孩子出現了預警表現後,不抱僥倖心態,早評估、早診斷、早干預,幫孩子儘快追上同齡人的水平,避免變成語言發育障礙。
另外,我還會建議,只要孩子在語言發育的過程中出現過遲緩,家長最好每隔6個月帶孩子做一次評估,以確保孩子的語言發展能跟上普通孩子的水平。
因為我們發現有一些曾出現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發展出了口語後,他又出現了言語問題,比如口吃,說話不清晰,或者用嗓不當。
現場的家長們非常專心地記著筆記
7點
識別自閉症,還是語言障礙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不說話,會懷疑孩子是不是自閉症,但有可能他只是語言發育遲緩或者語言障礙。
什麼是自閉症
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社交與溝通障礙、重複刻板行為是自閉症臨床表現的兩大核心癥狀。大部分自閉症孩子會有語言、認知、情緒、行為等異於常人的表現。
下面我們就來對比一下自閉症和語言障礙、語言發育遲緩。(這裡僅指單純的語言障礙或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不合併其他障礙)
1
眼神
通常,語言發育遲緩或者有語言障礙的孩子,他們的眼神接觸是正常的,比如,別人跟他們分享一些東西,他會抬頭看著對方,會關注到別人的面部表情。
但自閉症的孩子跟人的眼神接觸會相對較少,甚至沒有。
2
呼名反應
如果我們叫孩子常用的名字,干預前的自閉症孩子往往沒有什麼反饋,但語言障礙或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會有反饋,他們可能會扭頭看。
3
模仿能力
自閉症孩子對聲音、動作、表情的模仿比較有限,但語言障礙或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儘管模仿口語很難,但他可以模仿面部表情,模仿手勢等。
4
手勢和表情的使用
自閉症孩子很少使用手勢、面部表情等非口語的溝通方式,他們溝通的意願很弱。
只有語言發育遲緩或語言障礙的孩子,他們可能沒有口語,但非常善於利用自己手勢、表情等非口語的溝通渠道跟我們達成他溝通的意願,溝通意願非常強。
圖片來源:speechandtalk.com
5
分享/互聯注意
自閉症孩子很少去追著眼神去看我們正在看的東西,跟我們之間沒有任何的分享,因為他關注不到我們關注的,互動也很難產生。
但單純的語言障礙或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他可能會指一個東西給你看,會讓你去看他想要他在意的東西。
6
語言的發展技能
兒童語言發育都遵循著特定的規律,即語言發育里程碑,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遵循著同樣的規律,只不過,他們在某一個環節比同齡人更晚了一些,速度相對慢一些。
自閉症孩子的語言發展卻並不遵循這個規律。
比如,正常語言發展階段的孩子,都是先聽懂了這個詞,才會真正地使用,他們聽懂的辭彙會比口語表達出來的辭彙多得多,我們大人也是如此。
但有些自閉症孩子,我們說,他也說,好像什麼都會說,發音也很清晰,但他其實不明白自己說的是什麼。
7
遊戲技能
很多自閉症孩子遊戲玩法非常單一,可能不會也不願意玩假想遊戲,比如,過家家這種。
但大多數語言發育遲緩和語言發育障礙孩子的假想遊戲技能是正常發展的,比如說過家家遊戲中沒有盤子了,他們甚至可以拿出來一張紙當盤子。
圖片來源/speechandtalk.com
語言干預就是教說話?
他們關注7個方面
自閉症和語言發育遲緩、語言障礙除了有以上7個區別,他們也有共通點——都存在語言問題,都需要做語言評估和語言干預。
✅ 哪裡可以做專業的語言評估?
首先我們可以在兒童保健科做一個快速的語言篩查,大概5分鐘左右,如果語言障礙的可能性很大,兒保醫生會轉介到言語言治療科。
由於國內有很多醫院沒有專門的言語言治療科,醫生也可能會轉介到像大米和小米這樣的機構。
✅全面的言語語言的評估是怎樣的?
全面的言語語言的評估一定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1. 評估孩子和口語相關的口腔機能發展,進行口顏面檢查。
如檢查孩子的舌頭、嘴唇、軟齶、硬齶等生理器官有無缺陷,口部運動的協調輪轉是否存在問題等。
2.評估孩子的行為問題。
3.評估孩子的遊戲技能、語前技能。
4.評估孩子的溝通能力。
如會不會用手勢,眼神,需不需要用擴大輔助溝通系統(圖卡交換等)的方式來輔助他達成溝通意圖。
5.評估孩子的語言能力。
如語言理解能力(聽指令能力,辭彙量等)、語言表達能力(口語表達、短句或長句、語法等)等。
6.評估孩子的言語能力。
如口吃,嗓音,口語清晰度。
7.關注孩子的吞咽、餵養方面的問題。
如什麼時候吃輔食,是否還在吃比較軟的食物?
評估之後,言語語言治療師就會根據評估結果來制定個性化干預方案。
李齊和其他20多位督導在講座現場為家長免費做一對一諮詢
大米和小米全國11城
提供言語治療
從2016年起,大米和小米就邀請香港中文大學言語治療科主管李月裳教授及其團隊打造專業的培訓體系。
目前,包括李齊在內,大米和小米的言語治療(ST)團隊共有10位督導、73位認證康復師。
他們正在全國11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蘇州、武漢、長沙、東莞、寧波提供兒童言語語言康復,讓孩子在遊戲及活動情景治療中提高整體的溝通和言語能力。
同時,剛剛開業的大米和小米上海靜安中心,在做好自閉症兒童康復的基礎上,也將會升級為言語治療示範中心,投入更多資源和治療師力量幫助有語言方面困擾的家庭。
大米和小米上海靜安中心開業啦
如果你正在為孩子以下語言方面的問題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