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聽說一親戚的兒子,因為焦慮症中度,停學已超過10個月,於是我電話詢問他母親,得知他的情況是,每天把自己關閉在房間里,除了按時服用醫生的葯,就是睡覺和吃飯,與父母的交流就是:吃飯了,好的,這樣淺度的交流。情況一直未見好轉。
一、暴露療法
我最近一直在研究《輕推》,主題就是治療焦慮症的辦法,得知治療焦慮症最核心的辦法是暴露療法。
用通俗的語言大致這樣表達:
1、教會孩子一套放鬆方法,比如,從10數到1、深呼吸、冥想等。
2、和孩子定義屬於自己的恐懼測量計,像溫度計那樣,刻度等級從1-10,1表示很愉悅,3表示很輕鬆,10表示極度恐慌。
3、當孩子的恐懼值在5以下時,引導孩子想像他恐懼的事情。比如,我家親戚的兒子是對學校的恐懼,那就引導他想像上學的事情,等他的恐懼值升到7,就立即停止,用對他最有效的放鬆方法,想法把他的恐懼值降到3或3以下。
4、如此反覆地把緊張值從3上升到7,然後再從7下降到3,這就是暴露療法,過了一段時間,他對想像上學就不再恐懼。
5、想像已經不能引起情緒的上升,父母和治療師就要帶他到真實環境,也就是學校,讓他直面學校的恐懼,還是運用第3步的方法,讓他對學校不再恐懼,這個孩子就算是療愈完成。
注意:勞倫斯.科恩會提醒病人家屬和作者,一個禮拜只能進行一次,1至2小時的療愈。
二、人本主義心理學
我相信勞倫斯.科恩的方法是科學的,在美國不知道有多少個像這樣的病人,就是找像他們這樣的個人心理治療診所而康復的,根本上不需要吃藥,除非病人的情緒已經極度恐慌,暫時吃一下就停葯,因為一直吃藥,孩子根本就不會緊張,也就沒有療愈的機會。
我不知道在中國有沒有這樣的醫療機構,我詢問一位醫生朋友,他告訴我:沒有,只能去精神病醫院康復。我說,去那裡這孩子就廢了。
以我個人有限的知識,我知道這一個體心理學的方法來自,卡爾.羅傑斯的人本主義心理學,而早在20世紀40年代他就提倡了當事人中心療法,而祖師爺應該是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自卑與超越》的作者),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他們都提倡用愛心去療愈內心受到創傷的病人。
卡爾.羅傑斯不知道培養了多少個像勞倫斯.科恩這樣的人物,P.E.T之父托馬斯.戈登和科恩都是羅傑斯的學生,我是因為學習他們倆才知道卡爾.羅傑斯的。
最有諷刺意味的是,卡爾.羅傑斯以非學院心理學的方式,治療的很多病人都得到康復,而他卻受到學院心理學和精神病學專家的一致排斥,不過卡爾.羅傑斯卻得到學院心理學頒發的卓越專業貢獻獎(1972年,卡爾.羅傑斯獲美國心理學會卓越專業貢獻獎)。
三、瞬間心得
寫到這裡,我想開個玩笑,我改行做治療師算了。從這裡可以發現,原來挖掘市場就是一瞬間的事情,這是很大的市場。
本文沒有經過太多的思考,一氣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