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證書可以從事心理諮詢?哪種證書不可以?史上最完整的答案

2022年07月07日14:53:22 心理 1386

拉康心理公眾號「一篇文章了解各種心理諮詢師證書的含金量」共列出市場上流行的15種心理諮詢師證書,其中只有兩種證書屬於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是可以合法從事心理諮詢的,其他13種證書統統不能從事心理諮詢。

我國實行職業准入制度,心理諮詢師職業准入制度是心理諮詢從業資格的取得制度。一個心理諮詢師必須持有國家相關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這個證書是你可以從事心理諮詢師的法律依據。沒有這個證,就不能做這個事兒,做了就是違法的。如同沒有醫師執業證書,就不能行醫,行醫就是違法的。沒有駕照就不能開車上路,開了就是違法的。

目前,我國可以從事心理諮詢的執業證書只有兩種,沒有第三種。就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心理諮詢師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頒發的「心理治療師專業技術資格證書」。沒有獲得這兩種證書的人是無法從事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的。


「心理諮詢師」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於2001年4月正式推出《心理諮詢師國家職業標準(試行)》,並將心理諮詢師正式列入《中國職業大典》。2002年7月,心理諮詢師國家職業資格項目正式啟動,全國統一鑒定考試每年舉辦兩次。

國家職業資格鑒定共分五個等級,作為高知識含量的職業,心理諮詢師直接從三級開始鑒定。共分心理諮詢師三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心理諮詢師二級(國家職業資格二級)、心理諮詢師一級(國家職業資格一級)三個等級。

而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人社部只頒發了心理諮詢師二級和心理諮詢師三級證書,沒有頒發心理諮詢師一級證書。

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心理諮詢師國家職業標準》(2005版)顯示:具有心理學、教育學、醫學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可以報考三級,而具有心理學、教育學、醫學專業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方可報考心理諮詢師二級。

哪種證書可以從事心理諮詢?哪種證書不可以?史上最完整的答案 - 天天要聞

《心理諮詢師國家職業標準》在「心理診斷」這項功能上,二級心理諮詢師可以從事「鑒別診斷」,而三級心理諮詢師只可以「初診接待與資料的搜集、整理」。在實際運行中,持有心理諮詢師二級證書的可以獨立開業,持有三級證書的心理諮詢師初始可以做心理諮詢師助理工作。

2017年9月12日,心理諮詢師退出國家職業資格目錄。2018年5月20日,最後一次心理諮詢師國家統考。這成為我國心理諮詢發展歷史上的一次分水嶺事件,此後進入心理諮詢無證書時代。今天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問,如果我現在要成為心理諮詢師需要考什麼證書?正確的回答是:目前無證書可靠!只有等待國家新政策的出台。


「心理治療師」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證書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的《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指出:為提升醫療機構心理健康服務能力,轄區100%精神專科醫院設立心理門診,40%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精神(心理)科門診。

如果你在醫院掛了心理諮詢門診的號,接待你的就不是精神科大夫,而是心理治療師。精神科大夫是給你開藥的。心理治療師只是和你談話。從事這個職業的大夫持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頒發的「心理治療師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證書」。

哪種證書可以從事心理諮詢?哪種證書不可以?史上最完整的答案 - 天天要聞

心理治療師是在醫療衛生機構內從事心理治療工作的人員。心理治療師分為初級資格和中級資格,目前沒有高級資格。

精神科醫生是從醫學院畢業的執業醫生,並且完成了所有醫學專業的培訓。精神科醫生具備處方權,並且大多數都經過基於臨床證據的心理療法方面的基礎培訓。有些精神科醫生選擇只為病人進行藥物治療,而另一部分則專註於心理治療,還有些精神科醫生會選擇藥物和心理治療相結合的方式。但近年來專註心理治療的精神科醫生已經越來越少了。因為面對面的心理分析往往需要耗費精神科醫生大量的時間,而精神類疾病的患者幾乎人滿為患,大多數醫生沒有額外精力去進行完整的心理諮詢。

為貫徹人社部、衛健委《關於加強衛生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文件的精神,自2001年全國衛生專業初、中級技術資格以考代評工作正式實施。「心理治療師」就是其中之一的衛生專業技術資格。本科以上學歷畢業,專業衛生健康專業學歷(包括公共衛生、臨床、中醫、中西醫結合、護理等醫藥衛生專業及心理學相關專業),可以直接報考初級心理治療師;碩士以上學歷畢業2年以上,專業衛生健康專業學歷(包括公共衛生、臨床、中醫、中西醫結合、護理等醫藥衛生專業及心理學相關專業),可以直接報考中級心理治療師。

除非是精神科大夫兼職心理治療師,心理治療師是沒有處方權的。


心理治療師和心理諮詢師的異同

你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心理治療師是在醫院執業的,心理諮詢師是在社會心理諮詢機構執業的。除此之外,這兩種職業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哪種證書可以從事心理諮詢?哪種證書不可以?史上最完整的答案 - 天天要聞

知識背景差別大:心理治療師是醫學或臨床醫學背景,更關注身體的病變;心理諮詢師是心理學或臨床心理學背景,更關注心理的異常。

諮詢設置差別大:心理治療師的諮詢時間通常在20分鐘到30分鐘左右,而且沒有療程設置。心理諮詢的時間不同流派不一樣。按照每周一次一次50分鐘計算。經典的精神分析的諮詢時間可以長達1年到3年;認知行為療法的諮詢時間通常在16次左右。

諮詢收費差別大:我國20世紀90年代,心理治療師每小時收費為30元。目前各地的心理治療師收費在50元左右不等。心理諮詢的收費在我國一線城市從50分鐘400元到2000元不等。

隨著心理諮詢的普及,經過20幾年的發展,心理諮詢師的勝任力不斷提高,心理諮詢師的管理體系也在不斷健全。而基於我國醫療體制的限制,心理治療師的相關制度建設並不完備,可以在醫療衛生機構從事規範意義上的心理諮詢的心理治療師並不多。除了一線城市以外,多數地區的心理門診基本上形同虛設。因此,如果你要尋求心理諮詢,社會機構的心理諮詢師會是好的選擇。


除了上述兩種證書外,任何第三種證書都無法從事心理諮詢行業。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中國心理學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頒發的心理諮詢培訓合格證書,這些培訓證書僅僅證明你參加了相關培訓,但無法從業。

心理諮詢師退出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後,心理諮詢師執業證書留出了一個空白,同時也呈現出一個巨大的商業機會,各種五花八門的機構瞄準心理諮詢師資格證書這個大蛋糕,你方唱罷我登場。林林總總的心理諮詢師證書層出不窮。收藏此文,搞不準時翻出來看看。

哪種證書可以從事心理諮詢?哪種證書不可以?史上最完整的答案 - 天天要聞


作 者:公孫煒

編 輯:樂一歌

圖 片:孫少典

責 編:盛儒雅

策 劃:大公心理


關於作者:美國認知行為治療協會(Association for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Therapies)會員。美國焦慮症和抑鬱症協會(Anxiety and Depress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n)會員。國際華人醫學家心理學家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Specialists & Psychologists,IACMSP)會員。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路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