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現代社會,焦慮程度最高的,是哪一類人呢?
《認知覺醒》這本書的作者認為,三十歲左右的成年群體,焦慮程度最高。
這個年紀的人之所以焦慮,是因為,他們處在人生的三個關口:
1 責任關口,上有老下有小;
2 職業關口,前浪未退,後浪追擊;
3 比較關口,左有錢右有勢。
我們很多人到了三十歲左右,突然發現,家庭責任變大了,職業生涯開始迷茫了,而自己身邊的一些朋友也開始踏上成功之路了。此時,猛然驚醒,想不焦慮也不行……
01
我的故事
當我看到這一段時,我不禁想,這不就是在說之前的我嗎?
2014年,我29歲。在此之前,我的生活一直是每天混日子,下班打遊戲到深夜。而立之年?別說立了,我連自己想做什麼都不知道。那時,只知道一件事 —— 這樣的生活不是我要的,我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想逃離……
但是兩歲兒子的一聲"爸爸"點醒了我!
我想,等孩子以後長大了,會不會認為我是糟糕的一個父親?如果是那樣,我能接受嗎?
當然不能!
那時,我不知道,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但是,我知道,我必須要改變!
於是,我開始盲目嘗試,亂學一通。我做過微商,干過淘寶,做過社群,甚至連直銷也躍躍欲試……
越著急就越急於求成,短期內看不到效果時,就會馬上放棄,換項目,換行業,但是最終讓自己更加焦慮。
這種感覺很不好受,當時的自己好像在沼澤中拚命掙扎,越掙扎,越深陷其中…………
現在回頭來看,究其原因,當時就是焦慮讓我陷入了成功稀缺狀態,導致我的心智帶寬急劇降低。
02心智帶寬是什麼?
心智帶寬,是指心智的容量。
就像網路帶寬一樣,網路帶寬支撐我們各個程序的上傳和下載。而心智帶寬支撐著人的認知力、行動力和自控力。
心智帶寬一旦被擠壓,人很容易喪失判斷力,做出不明智的選擇,就像我之前那樣。
負面情緒會擠壓我們的心智帶寬,除了焦慮外,還有抑鬱,憤怒等等;以及壓力事件給來的壓力感,比如未完成的策劃案,明天要做的演講等等。
03如何增加我們的心智帶寬?
既然負面情緒降低我們的心智帶寬,讓我們做事三分鐘熱情,又急需求成;對此,我們能做點什麼呢?
有兩個方向思考:
第一,減少甚至消除我們負面情緒。
但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常八九,即使再小心翼翼也無法保證自己不會有負面情緒。是不是很無奈?好消息是,我們還有第二個方向可以思考,那就是增加我們的心智帶寬
第二,增加我們的心智帶寬。書中有5點建議:
1. 保持環境覺知,理智選擇
這裡說的「環境」,其實也包含我們自己,覺察是一切改變的起點
2. 保持目標覺知,少即是多
在和我們的上千位學員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人的問題是,目標太多了。比如,一年之內,既想要學習新知識,又想要賺大錢,還想要把孩子教育好,順便能把老公也調教好。其實,少即是多,聚焦自己情緒的目標,去達成最重要的一件事。
3. 保持慾望覺知,審視決策
很多時候,什麼都想要等於什麼都得不到
4. 保持情緒覺知,謹慎決定
在我吃了很多虧之後,我有個原則:不在自己情緒波動很大時做重要決定。
一般我會給自己至少24小時緩衝期。
5. 保持閑余覺知,自我設限
我們是人,不是機器,一定的空閑時間是我們對抗壓力和意外事件的寶貴資源。如果一直緊繃著,每天忙的像個旋轉的陀螺,沒有一刻停歇,那就很有可能應了那句話:跑的太快,卻忘記當初為何出發?
綜上,5個技巧保護你的心智帶寬——環境覺知、目標覺知、慾望覺知、情緒覺知、閑余覺知。
04總結
今天分享了3個點:
1 三分鐘熱情,做事全靠打雞血,主要源於我們心智帶寬被擠壓
2 所謂心智帶寬,就是心智的容量,就像我們網路的帶寬一樣。
3 5個技巧保護你的心智帶寬——環境覺知、目標覺知、慾望覺知、情緒覺知、閑余覺知
到這裡為止,就完成了對《認知覺醒》這本書的分享:
1 學習力:成年人如何提高的底層能力
2 行動力:如何擺脫三分鐘熱情,專註做重要的事
3 情緒力:如何處理困擾我們的焦慮情緒
還是那句話,光聽我講是不夠的,你如果想要覺醒、想要自我成長,我還是建議你能把原書拿來看一看。
如果你不滿足於【知道】,更想要【做到】:強烈建議你參加我們翻轉文化用書會!
一周用好一本書 —— 這就是我們翻轉文化用書會要做的事。
周一直播分享,周二三四共讀群內交流,周五私董會碰撞,星球讀書筆記5800條,每一條都終身學習者的成長。
可以點擊主頁留言
3張知識卡片,分享給看到這裡的你
寫在最後的話
翻轉文化對教育的詮釋:人或者組織助力你更好地成為自己!這也是翻轉文化一直努力做的事情,陪你一起,終身學習,成為自己!請相信時間定會獎勵一直堅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