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揮之不去的焦慮?

2021年12月10日13:33:08 心理 1757

前言


現代社會,焦慮程度最高的,是哪一類人呢?

《認知覺醒》這本書的作者認為,三十歲左右的成年群體,焦慮程度最高。

這個年紀的人之所以焦慮,是因為,他們處在人生的三個關口:

1 責任關口,上有老下有小;

2 職業關口,前浪未退,後浪追擊;

3 比較關口,左有錢右有勢。

我們很多人到了三十歲左右,突然發現,家庭責任變大了,職業生涯開始迷茫了,而自己身邊的一些朋友也開始踏上成功之路了。此時,猛然驚醒,想不焦慮也不行……

如何處理揮之不去的焦慮? - 天天要聞


01

我的故事


當我看到這一段時,我不禁想,這不就是在說之前的我嗎?

2014年,我29歲。在此之前,我的生活一直是每天混日子,下班打遊戲到深夜。而立之年?別說立了,我連自己想做什麼都不知道。那時,只知道一件事 —— 這樣的生活不是我要的,我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想逃離……


但是兩歲兒子的一聲"爸爸"點醒了我!

我想,等孩子以後長大了,會不會認為我是糟糕的一個父親?如果是那樣,我能接受嗎?

當然不能!

那時,我不知道,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但是,我知道,我必須要改變!

於是,我開始盲目嘗試,亂學一通。我做過微商,干過淘寶,做過社群,甚至連直銷也躍躍欲試……

越著急就越急於求成,短期內看不到效果時,就會馬上放棄,換項目,換行業,但是最終讓自己更加焦慮。

這種感覺很不好受,當時的自己好像在沼澤中拚命掙扎,越掙扎,越深陷其中…………

現在回頭來看,究其原因,當時就是焦慮讓我陷入了成功稀缺狀態,導致我的心智帶寬急劇降低。


02心智帶寬是什麼?


心智帶寬,是指心智的容量。

就像網路帶寬一樣,網路帶寬支撐我們各個程序的上傳和下載。而心智帶寬支撐著人的認知力、行動力和自控力。

心智帶寬一旦被擠壓,人很容易喪失判斷力,做出不明智的選擇,就像我之前那樣。

負面情緒會擠壓我們的心智帶寬,除了焦慮外,還有抑鬱,憤怒等等;以及壓力事件給來的壓力感,比如未完成的策劃案,明天要做的演講等等。



03如何增加我們的心智帶寬?


既然負面情緒降低我們的心智帶寬,讓我們做事三分鐘熱情,又急需求成;對此,我們能做點什麼呢?

有兩個方向思考:

第一,減少甚至消除我們負面情緒。

但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常八九,即使再小心翼翼也無法保證自己不會有負面情緒。是不是很無奈?好消息是,我們還有第二個方向可以思考,那就是增加我們的心智帶寬

第二,增加我們的心智帶寬。書中有5點建議:

1. 保持環境覺知,理智選擇

這裡說的「環境」,其實也包含我們自己,覺察是一切改變的起點

2. 保持目標覺知,少即是多

在和我們的上千位學員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人的問題是,目標太多了。比如,一年之內,既想要學習新知識,又想要賺大錢,還想要把孩子教育好,順便能把老公也調教好。其實,少即是多,聚焦自己情緒的目標,去達成最重要的一件事。

3. 保持慾望覺知,審視決策

很多時候,什麼都想要等於什麼都得不到

4. 保持情緒覺知,謹慎決定

在我吃了很多虧之後,我有個原則:不在自己情緒波動很大時做重要決定。

一般我會給自己至少24小時緩衝期。

5. 保持閑余覺知,自我設限

我們是人,不是機器,一定的空閑時間是我們對抗壓力和意外事件的寶貴資源。如果一直緊繃著,每天忙的像個旋轉的陀螺,沒有一刻停歇,那就很有可能應了那句話:跑的太快,卻忘記當初為何出發?


綜上,5個技巧保護你的心智帶寬——環境覺知、目標覺知、慾望覺知、情緒覺知、閑余覺知。


04總結


今天分享了3個點:

1 三分鐘熱情,做事全靠打雞血,主要源於我們心智帶寬被擠壓

2 所謂心智帶寬,就是心智的容量,就像我們網路的帶寬一樣。

3 5個技巧保護你的心智帶寬——環境覺知、目標覺知、慾望覺知、情緒覺知、閑余覺知


到這裡為止,就完成了對《認知覺醒》這本書的分享:

1 學習力:成年人如何提高的底層能力

2 行動力:如何擺脫三分鐘熱情,專註做重要的事

3 情緒力:如何處理困擾我們的焦慮情緒


還是那句話,光聽我講是不夠的,你如果想要覺醒、想要自我成長,我還是建議你能把原書拿來看一看。


如果你不滿足於【知道】,更想要【做到】:強烈建議你參加我們翻轉文化用書會!


一周用好一本書 —— 這就是我們翻轉文化用書會要做的事。


周一直播分享,周二三四共讀群內交流,周五私董會碰撞,星球讀書筆記5800條,每一條都終身學習者的成長。


可以點擊主頁留言

3張知識卡片,分享給看到這裡的你

如何處理揮之不去的焦慮? - 天天要聞


寫在最後的話
翻轉文化對教育的詮釋:人或者組織助力你更好地成為自己!這也是翻轉文化一直努力做的事情,陪你一起,終身學習,成為自己!請相信時間定會獎勵一直堅持的人。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民日報:1/4的孩子抑鬱,導致厭學,家長預防牢記「5不要」 - 天天要聞

人民日報:1/4的孩子抑鬱,導致厭學,家長預防牢記「5不要」

文|瑩媽《人民日報》公布我國青少年抑鬱檢出率高達24.6%,也就是1/4的孩子是有抑鬱的。而抑鬱的孩子最常見的是覺得生活沒有意義,這些孩子是不願意上學的,甚至休學在家擺爛,每天晝夜不分地玩手機的,現在連飯都不吃的,這會讓家長非常的焦慮。
有抑鬱症傾向的人,習慣說這四句話,希望你沒有 - 天天要聞

有抑鬱症傾向的人,習慣說這四句話,希望你沒有

在這個繁忙的時代,我們都忙碌於生活的各個方面,盡量維持一個表面的平和。但有人曾說:「悠悠憂心人不識,閑看庭前花開花落。」也即是說,很多時候,心中的痛苦和困惑往往難以被外界察覺。其中,抑鬱症是許多現代人可能面臨的隱形傷痛。
男女關係動態:期待下一次的心理學視角 - 天天要聞

男女關係動態:期待下一次的心理學視角

在社會的各個角落,我們經常聽到關於男女之間關係的討論。其中,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是:在一次性行為之後,男性和女性誰更可能期待下一次的接觸?這個問題涉及到性別角色、個人偏好、情感需求等多個層面,需要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深入探討。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這個問題並沒有絕對的答案。
知識科普丨自閉症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 天天要聞

知識科普丨自閉症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自閉症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以下是自閉症對日常生活的主要影響:1. 社交困難自閉症患者面臨嚴重的社交困難。他們可能無法理解和回應別人的情感和意圖,以及建立和維護正常的社交關係,這可能導致孤獨感和社會隔離。2. 溝通障礙自閉症患者往往有溝通障礙。
鄭州焦慮醫院:心悸焦慮症怎麼辦? - 天天要聞

鄭州焦慮醫院:心悸焦慮症怎麼辦?

心悸焦慮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伴有心悸、焦慮、緊張等癥狀。對於這種疾病的治療,可以通過心理疏導和行為療法來改善癥狀。本文將從多個方面介紹心悸焦慮症的治療方法,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和應對這一疾病。1. 心理疏導:心理疏導是心悸焦慮症治療的重要環節。
皮克斯動畫的色彩心理《玩具總動員》 - 天天要聞

皮克斯動畫的色彩心理《玩具總動員》

一、引言《玩具總動員》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創作的一部經典動畫電影,不僅在影片製作技術上贏得了觀眾的讚譽,也因其深刻的情感表達和角色塑造而廣受好評。在影片創作中,色彩心理這一獨特的概念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向外釋放 | 表達性藝術治療開課倒計時 - 天天要聞

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向外釋放 | 表達性藝術治療開課倒計時

當人們沉浸於自己喜歡做的某件事時,似乎有某種魔力,忘記時間,忘卻煩惱:喜歡繪畫的人,他們在自由塗鴉時不知不覺就釋放了壓抑的情緒;擅長寫作的人,他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付諸於文字,寫著寫著,很多感覺和想法就改變了;熱愛音樂的人,在音樂中痛快地哭、放肆地笑、自由地跳……似乎在音樂面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