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自閉症孩子媽媽的假想:發病因素和成因

2021年09月05日23:21:02 心理 1982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作者把一些對自閉症看法比較鮮明的觀點一一羅列出來,最後總結:自閉症不是後天導致,同時認為搞清先天後天不重要!

還有,他認為自閉症是遺傳!

是不是這樣呢?

一個自閉症孩子媽媽的假想:發病因素和成因 - 天天要聞

首先我說一下自己的孩子,在北醫六院填評估表的時候,其中有一題是問家中親屬有沒有患有精神疾病的人。

我承認,這一題當時填的時候我撒謊了,我填的沒有!

因為,那一刻我內心強烈否定自己的孩子是有「精神疾病」的人,所以看到這個非常排斥,為什麼不應答不對視要往精神疾病上靠?

一個自閉症孩子媽媽的假想:發病因素和成因 - 天天要聞

為了不讓他們認為我的孩子是有「精神疾病」的人,我果斷的,甚至還帶著點氣憤的情緒填了差號。

事實上我有一個舅舅是腦癱,還弱智,但是這?也是導致我的孩子患上自閉症的因素之一?

雖然後期專家們已經站出來闢謠了,說遺傳只是一個風險因素,而不是致病因素!

不過現在想想,有多少家長在填評估表的時候,跟我一樣是因為排斥而沒如實填寫的呢?

一個自閉症孩子媽媽的假想:發病因素和成因 - 天天要聞

假如,100個裡有30個,哪怕20個家庭中確實有患有精神疾病的家庭成員,你們還能說這只是一個風險因素嗎?

那篇文章裡面有一個人的觀點我是贊同的,每個人基因里都有這種特質,就比如癌症,人人都有,只是有的人是顯性,有的人隱性,顯性基因加上諸多巧合的誘因,於是你就成了那個中獎的。

一個自閉症孩子媽媽的假想:發病因素和成因 - 天天要聞

而我們家,單拿我們作為例子來講,我舅舅是腦癱,我孩子的爹又不擅長社交,性格比較內向,個性思維邏輯方式也有些地方和普通大眾不太一樣:他敏感多疑,還不愛溝通。

於是,我孩子的基因里就具備了兩種患上自閉症的可能性,舅舅有腦癱,我母親基因里也應該有這種成分,以此類推,我也有,但慶幸的是,在我們這裡它們都沒有長成顯性和易感的。

一個自閉症孩子媽媽的假想:發病因素和成因 - 天天要聞

不幸的是,我兒子遺傳了我和他爹的缺點,並且還把它們放大了。

同時!注意,同時我在我兒子三歲的時候突然離開了他,去了外地上班。

話說到這裡,有人可能會說,留守兒童多的是,也沒看見人家有幾個是自閉症的。

等我說完,我的離開只是其中一個因素。

而代養孩子的人也成了關鍵!

一個自閉症孩子媽媽的假想:發病因素和成因 - 天天要聞

我兒子的奶奶,我婆婆,一天到晚說的話十分有限,又不識字,對新時代的萬事萬物也沒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每天佛系的很,只要吃飽喝足就很知足很幸福,她雖然很愛這個唯一的孫子,但老太太實在拿不出什麼花樣每天哄著兒子玩。

從沒講過故事,甚至沒有互動,連嘻戲玩笑都極為少有,我兒子不渴不餓,不哭不鬧,每天看幾十遍光頭強,她老人家覺得挺省心,也樂的如此,所以循環往複一年之久。

一個自閉症孩子媽媽的假想:發病因素和成因 - 天天要聞

我的離開,對兒子也造成了傷害,他想我想的正吃著飯就扔掉筷子不吃了,一個勁說想媽媽。

說到這裡,我恨自己恨得不行!腸子都悔青了。

想起他對我的思念,想起他這沒有任何樂趣的一年,想起他漸漸失語的過程,我痛心到極點。

一個自閉症孩子媽媽的假想:發病因素和成因 - 天天要聞

因為我走的時候他還會說話,還會關心我,還能表達想念,儘管也表現出了一些自閉症的苗頭,但我相信如果有我在身邊,我帶給他的安全感和遊戲娛樂,會打敗這些苗頭,就算不會完全消滅,最最起碼,他不會加重。

到現在我還是這麼認為,無論別人怎麼慰勸,就算醫生也說了,跟這個沒多大關係。

一個自閉症孩子媽媽的假想:發病因素和成因 - 天天要聞

帶著這種愧疚和思考,我一路走到現在,見過不下2.3百個譜系孩子,去過四五個機構,從眾多家長的口中流露出來的信息里,我逐漸堅信某些觀點:

缺乏安全感和樂趣以及遊戲互動的幼年,確實是會加快具有自閉症特質孩子成為自閉症的可能。

而以上,我們的家庭成員中又具有那麼多可以「懷疑」的成因。你說是巧了也罷,你否定後天形成也行,但是,它重要嗎?

一個自閉症孩子媽媽的假想:發病因素和成因 - 天天要聞

不管後天還是先天不重要嗎?

太重要了!

最起碼我們能讓不注重少兒幼教的家長或者家庭成員知道,不管你們誰撫養孩子,只求吃飽穿暖,其他都不管不問,確實會讓孩子有性格缺陷,嚴重的就是誘發自閉症。

當然,這是指那些具有顯性基因,也就說有自閉症特質的孩子。

一個自閉症孩子媽媽的假想:發病因素和成因 - 天天要聞

就算你家祖宗八輩都沒有精神類疾病患者,就算你們夫妻兩個都樂觀開朗,如果把孩子置身於這樣一個環境里,也會多多少少導致他們有某些問題出現。

這就是所謂的「原生家庭」環境影響吧。

最後,我總結一下我的假想:(促成自閉症成因)

第一:家族中有類似疾患者

第二:父母之一或者雙方性格敏感內向

第三:幼兒時期缺乏安全感和遊戲互動

以上三點更多的針對的是倒退型自閉症,也就是所謂的後天得了自閉症的孩子。

一個自閉症孩子媽媽的假想:發病因素和成因 - 天天要聞

在這裡要說明一點:後天的孩子不一定完全沒有跡象和徵兆,如我兒子,我沒離開他之前,他已經有了不應答的表現,只是我們不覺得那是「毛病」。

所以,說到最後,自閉症先天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只是後天如果不給他誘因,不給他機會,也許有的輕度孩子,邊緣化的就永遠不會誘發自閉症,這句話已經不是我說的了,而且鄒小兵教授一次演講中提到的觀點。

一個自閉症孩子媽媽的假想:發病因素和成因 - 天天要聞

如果誰有幸讀到這篇文章,趕緊反思一下,你的孩子有沒有正在經歷無趣而單一的童年,你的孩子有沒有這種苗頭出現,如果有,馬上,立刻!糾正改善撫養方式,盡量把有可能的變成沒可能吧。

還有,如果你的孩子已經診斷為自閉症,也請不要灰心絕望,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兒子從最初的中度,現在已經康復至邊緣化。

一個自閉症孩子媽媽的假想:發病因素和成因 - 天天要聞

從沒有語言到現在的簡單交流

從不應答不對視到應答對視完全正常

從刻板重複到現在幾乎不復存在

從什麼都聽不懂到理解能力沒多大問題

從什麼都不……到幾乎都會……

也就是說,沒有所謂的黃金干預期,就是有,過了,也不用擔心不會進步,只要你的方式方法得當,只要你永遠都陪著,並做著正確的促進他成長的事,孩子就不會讓你失望。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路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