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自信的人么?
你的自信心主要來自哪些事?
你的自信是在日益增長還是被日益消耗?
自信心是對自我力量的認可和確信,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目標的心理傾向
是推動人們進行活動的一種強大動力,也是人們完成活動的有力保證
它是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
美國教育家戴爾.卡耐基在調查了很多名人的經歷後指出:「一個人事業上成功的因素,其中學識和專業技術只佔15%,而良好的心理素質要佔85%。」自信是成功的保證,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克服困難,實現一定願望的一種情感。
那為什麼我們很多人不自信呢?我們想一想剛出生的嬰兒是什麼樣的?天不怕地不怕,充滿了自信,相信自己就是全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嬰兒期過來的,為什麼我們變得不自信了呢,我們的自信都去哪裡了?
很多人認為自信遙不可攀,似乎只有成功人士才能擁有自信。實際上,自信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潛能,只是在後天環境影響下逐漸失去了我們與生俱來的自信。
經常聽到家長這樣說自己的孩子:「你看鄰居家的孩子,考試90多分,你倆一個班,又住在一個小區里,差距怎麼這麼大?人家都知道學習,你就天天傻玩,也快玩成傻子了!」在父母眼中,這是一種樹立正向標杆的方法,也是激勵和鞭策孩子的方式,甚至有點恨鐵不成鋼。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否定會讓孩子有「一無是處」的自卑感。
其實不管家庭中,在學校里老師的批評或者同學們的消極評價,工作中領導同事的負面評價,都會讓我們產生不自信,甚至自卑的心理。前兩天看到一檔綜藝節目《心動的offer》,其中有一集是實習生們12人晉級10人的末尾淘汰賽,需要實習生們選擇課題,進行彙報評比。其中有位實習生能力很好,第一輪彙報前幾名,由於過度緊張,本次彙報中忘詞,表達磕磕絆絆,也沒有回答上評委的問題。大家都很奇怪,為什麼差距會這麼大。其實是他沒有處理好自己的心態,導致彙報水平大大降低,從前幾名的水平落到被淘汰出局。
在他離開節目的時候,明顯看到他表情低落,走路都是畏畏縮縮的感覺,評委在跟他約談的時候,整個人極度自卑,感覺自己是差勁的。讓評委老師不得不對他多鼓勵幾句。心態對他影響非常大。我們與生俱來的自信就像一塊蛋糕,被一塊一塊的「負面評價」挖走,最後成為不自信的人。
當我們背著「標籤」前進,這種消極自卑的想法會阻礙我們的行動,所以每次都是淺嘗則止,很快放棄,於是繼續加重打擊,惡性循環。
那我們該如何找回自信呢?這裡給大家接受三個簡單的使用小方法:
1、用積極的自我暗示代替消極的自我暗示
在清朝的太平天國起義中,曾國藩是對抗太平天國的重要的將領。回顧曾國藩軍事生涯中,經常打敗仗,曾有過三次自殺,都是部下及時救下來的。有一次曾國藩給朝廷寫奏章,原本來的是屢戰屢敗,但是自己不甘心,不能消極面對,要鼓起勇氣,不怕失敗。於是他改為「屢敗屢戰」。
我們回想屢戰屢敗,那是失敗,無力的感覺,也是不自信心態的展示,對今後的事業更加不自信。而屢敗屢戰,則是一種堅韌不拔,勇敢面對的心態,失敗無所謂,大不了從頭再來。兩種心態相比較,我們可以想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要勇敢面對,把消極負面的心理,改成積極正面的心態。
2、換一種理解方式
記得小時候常聽「哭婆婆」和「笑婆婆」的故事,有位婆婆,她的兩個兒子,大兒子賣雨傘,小兒子賣布鞋。每到雨天,她擔心小兒子布鞋賣不動,每到晴天又擔心大兒子雨傘賣不動。婆婆總是擔心,成了「哭婆婆」。同村的人見到後安慰她,晴天大兒子雨傘賣不動,但是小兒子布鞋可以賣出去。雨天小兒子布鞋賣不動,大兒子雨傘可以賣呀。婆婆聽到後不由得開心起來,變成「笑婆婆」。
故事道理很簡單,我們要注意事情是相同的,但是換一種理解方式,結果大不相同,很多時候,有問題的不等於事實,而是我們看待事實的方式;我們觀念也不等於事實,只是對當下的情形或者環境的一種理解,觀念可以振奮人心,也可以令人喪氣,可以具有建設性,也可以具有破壞性。所以,我們為何不用令人振奮的觀念代替令人沮喪的觀念呢?
3、克服恐懼,採取行動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有緊張的情形:即將到來的考試,一次談話,一次演講。通常,我們想到要面對自己害怕的東西,就會感到恐懼,而這也往往是阻礙我們採取行動實行目標的絆腳石。我們事先想像最壞的情況,也無非如此,敢於面對,再關注眼下的事情,不要和他人去比較,不要過度思考結果,一點點做好眼下的事,會慢慢的克服我們的恐懼心理。
那麼,我們有了動力和勇氣,就要採取行動。人在主觀上進行自我暗示、思維方式的改變,同時也需要通過實際的大量行動,進行失敗、成功等經驗的累積。客觀的結果,都會增加你的實力,會反過來,促進主觀上的思維變化。也就是「行動---成功---得到正向反饋—提升自信」或者「行動---失敗---正視失敗---再次行動直到成功---獲得正向反饋---提升自信」的良性循環。
最後要說,自信這個信字,和信仰有類似的地方,你一無所有也可以自信,你不需要什麼證據,有獨立思考能力就行,恰恰是因為有了自信,你才走出一無所有,你才到達應有盡有,自信是一切力量的源泉。
聲明:圖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如果你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感到厭煩,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方向充滿了迷茫,如果你想給自己一個改變自我命運的機會,不妨來關注由中美集團董事長、成為自己六大秘密創始人陳永先生創辦的中美集團陳永工作室推出的《成為自己六大秘密》核心培訓課程及系列創新成果,《成為自己六大秘密》不凡人生大學堂,目前正在推出的成為自己讀書匯,教你活出更好的自己,也正在線上線下開辦,成為卓越不凡的自己國際夏令營也正在火熱進行中,成為自己六大秘密它將讓你真正掌握解開成為自己六大秘密的鑰匙——積極自信的秘密、突破自我的秘密、成為自己的秘密、人生責任的秘密、愛的真諦的秘密、生命意義的秘密……衷心地希望你能打破現有不如意的生活,活出更好的自己!
——巔峰成就心理學:成為自己六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