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天璽其實算是網文圈的「新人」。
2018年,從新媒體編輯轉型創作網路小說的顧天璽,在接連撲街了兩部作品後,也曾產生過放棄的念頭。沒糾結多久,不甘心的她換了個筆名重新開始,這一發便不可收——一口氣創作了7部作品,網站評分均為9.2+,成為平台懸疑推理類新秀作家。
顧天璽,現七貓簽約作家,創作年限4年,總字數近400萬字。擅長懸疑刑偵文、公安文、官場文、婚戀文。代表作有《尖鋒》《追兇三十三天》《指尖有光》《沉默之刃》《時光養老院》《二胎媽媽向前沖》《她和他的星辰時光》《白苒的後青春期》等。
從小人物切入
讓顧天璽一舉成名的,非《尖鋒》莫屬。
2021年5月20日,在首屆七貓中文網現實題材徵文大賽頒獎典禮上,《尖鋒》榮獲分類二等獎的好成績,隨後又入選「華策影視推薦書單」,獲得第四屆遼寧網路文學「金桅杆」獎入圍作品,並被安徽省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尖鋒》是一部現實題材小說,講述了一名年輕黨員輔警,雖然在工作中面臨種種困境,但最後都迎刃而解的鬥智斗勇、打擊犯罪的故事。男主被群眾親切的稱呼為「神眼小波」,舍小家顧大家,時時刻刻將「民警是警,輔警也是警」的信念發揮在工作崗位中。
說起緣何以輔警作為主角,顧天璽坦言「有自己的小心思」。
「這些年不乏有歌頌讚美人民警察的好作品,但是輔警的存在感一直很低,我沒有寫非常厲害的警察,而是寫了一個在我們大家身邊默默無聞奉獻的輔警,讓人產生了耳目一新的感覺。算是在公安文當中,與別人選擇了不一樣的切入點。」
顧天璽稱,《尖鋒》的篇幅不長,屬於中短篇。她認為《尖鋒》能夠獲得分類二等獎,是因為這部作品有著非常積極和正面的立意,讓大家認識到了輔警這個職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而《尖鋒》的創作靈感,多少有點兒機緣巧合。
「創作《尖鋒》,是因為我每天上班都會遇見一名交通輔警,經常看見他苦口婆心勸說市民們一定要佩戴頭盔、遵守交通規則等。然而卻有些人不配合他們的工作,甚至詆毀他們是合同工,不是正式的交通民警,對他們的管束不屑一顧、惡語相向。他卻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的堅守在崗位上,讓我對他肅然起敬,想為輔警寫下一部作品。」
《尖鋒》之後,顧天璽進入了創作高峰期,一氣呵成寫下了《追兇三十三天》《指尖有光》《沉默之刃》等作品。」
大年三十也不停更
「我是每天堅持更新的作者,包括大年三十也會雷打不動,其實平台每個月有一天請假的,但我基本上不會用。」
而之所以這麼「卷」,則和她的讀者脫不了干係。
顧天璽說,對於讀者的評論,她「每條必回」。她表示,讀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的閱讀能力雖然參差不齊,但是不乏有特別專業的人士。
「其中有人對我描述的刑偵專業等相關內容提出了大量寶貴的建議和糾正,讓我覺得寫作者必須要慎重和有敬畏之心,需要提筆之前,查閱大量專業知識,絕不能糊弄讀者,這也是對自己作品的嚴格要求。」
甚至有讀者給她寫了千字以上的長書評,看著他們一個字一個字按出來的評論,顧天璽除了感動,更多的是想回饋他們,嚴格要求自己堅持每日更新。
同時,讀者們還會監督她的發布時間,發現她深更半夜發文,就會擔心她的身體健康,催促她早些休息。於是在讀者的「監控」下,她找到了自己的創作節奏,盡量保持在白天更新,做到早睡早起高效率創作。
「讀者讓我感受到了被寵愛的快樂,因為寫作是孤獨的,我每天會不斷掏空自己的情緒,偶爾矯情的時候會覺得很孤單,沒有人理解自己。在讀者的字裡行間里,我發現被人惦記、關懷、勉勵,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她稱,看到讀者催更,她整個人就會特別振奮,想要讓讀者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豐富,當然她自己感覺寫得也很爽,有一種演員在飆戲的感覺。
在她看來,日更的習慣必須養成,這樣即便卡文了,手放在鍵盤上也會產生肌肉記憶,用大家很喜歡開玩笑的一句話,「我只比讀者早15分鐘知道劇情」。
目前,顧天璽剛完結了作品《沉默之刃》,作為一部懸疑刑偵文,這部劇突破了她以往的創作模式,採用單元劇的懸疑推理模式,目前一共講述了七起案件,每一個案件裡面的主角都是有血有肉的,她對待主角和配角沒有厚此薄比,刻畫小人物的時候沒有把他們當成工具人,有時候反而會讓人愛上配角。
對自己目前的寫作狀態,顧天璽稱很滿意,她覺得有書寫、有讀者、有認可,這讓自己內心很充盈,有了奮鬥的目標和動力,「我想我會一直堅持寫下去的。」
「在新時代的第二個十年,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年網路作家,我將繼承紅色精神,賡續革命基因,弘揚民族文化,勇於擔當重任。積極學習我黨的先進思想,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深入群眾,擁抱生活,創作出更多群眾喜歡的佳作。」
(來源:中國網路作家村 、橙瓜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