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兩周,漫天飛舞的:助力、滿減、拼單……
而熊的後台,也迎來了一位「購物人間真實」。
10月底那會兒,她興沖沖地和熊說:
「果然買東西才能讓我快樂!!!湊滿減也太爽了吧!!!我已經迫不及待想收到買的東西啦!!」
然後就在昨天,她又垂頭喪氣地和熊說:
「哎,好多東西感覺沒那麼划算。而且還信用卡的日子就要到了,我都不敢看那串數字,啊好煩躁好煩躁!」
咳咳咳……
想必這位朋友所描述的,是不少人的現狀吧~
在熊看來,「花錢買東西」在有些時候,確實能給我們帶來不小的快樂和滿足感。
熊寄幾呢,也經常控制不住「買買買」。
但是,熊也特別想藉機會提醒大家——
其實生活中啊,多的是不需要花錢的快樂呢!
花錢能買到的快樂,我們當然要力所能及地獲取;
而不花錢就能買到的快樂,咱更得要好好享受才行呀!
熊之所以有這個啟發,除了最近雙十一的購物氛圍之外,還因為一本書。
書名叫做:《從活著到活好》。
書的作者,是熊介紹過好幾次的老朋友:理查德·泰普勒。
他是歐美暢銷書「泰普勒人生法則系列(Rules)」圖書的作者,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成功商業人士。
在過去30年的工作生涯中,理查德涉獵了諸多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
現在的他,開始自己創業,同時也經營幾家公司。
在商場上他是個牛人,在生活上,他更是一位智者。
為了讓更多的人活好、活得快樂,泰普勒基於自己的觀察與實踐,總結了100條法則,這些法則涵蓋了生活中的自信、運動、消遣、飲食、學習、工作等多個方面。
有意思的是,這些法則大多不需要花費金錢,只需要一些小小的改變,我們就能做到並且獲得快樂。
熊呢,也從中整理、總結了「不花錢的快樂前10名」——
Top10
做一些簡單、有趣的運動
我們都知道,運動可以產生快樂因子「多巴胺」。
但對於討厭運動的人來說,這種獲取快樂的方式反而是痛苦的。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去探索一些有趣的、簡單的活動吧。
例如,你可以帶孩子去公園,和他們一起玩球,而不是在他們玩的時候坐在長凳上看手機。
你可以學園藝、板球,甚至裁縫或烹飪。
你可以去散步,也許養只狗會更有趣。
並不是說這些活動消耗的熱量和在跑步機上跑一小時一樣多,而是它們讓我們保持運動,讓我們少吃點零食。
「更重要的是,它們是富有成效的,讓你感覺情緒高漲。」
Top9
保持良好的睡眠
「良好的睡眠比精神支持更能給予你幸福感。」
如作者所說,睡眠不好,那就不可能正常工作,也不可能感到放鬆。
並且他還十分扎心地指出:
當代人睡眠質量很差,或是睡眠質量良好但時間不夠,都是因為養成了不良習慣,比如:睡前玩手機,拖延症等等。
並且,我們還不願意嘗試改變壞習慣,而是在第二天時抱怨:「昨晚都沒睡好。」
因此他認為,我們缺的並不是改善睡眠的好方法,而是改善睡眠的良好習慣。
如果大家有中招的感覺,那麼今天,可要開始改變下嘍!
Top8
出門走走,擁抱陽光
「即使什麼都不做,只要在戶外就能給你帶來活力。」
作者說,去到戶外,無論是緩慢的散步還是劇烈的騎車,都能讓我們吸入更多的新鮮氧氣。
所以要多出門走走,擁抱陽光~
這可不是作者隨意想出的法則。
而是多項研究表明——
清新的空氣會讓一個人神清氣爽。
每天呼吸幾分鐘新鮮空氣有助於改善睡眠、增強免疫力、提升活力。
聞到植物、花朵和自然界的氣味會提高血清素水平。
並且,維生素D對我們也很重要。
通過陽光中紫外線的照射,人體可以合成維生素D,它對我們骨骼、牙齒和免疫系統等都有好處。
Top7
正確飲食
作者還提到——
大量科學表明,食物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它也會影響心情,正確的飲食習慣會讓人感到幸福。
而正確的飲食習慣,其實萬變不離其宗——
多吃天然的,未經加工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多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不要過量飲食,等等。
除此之外,作者還提醒,規律飲食也能讓人幸福。
「當你血糖下降時,你很有可能感到疲勞、沮喪或易怒,這是情緒和飲食之間最顯著的關聯之一。」
所以為了快樂,大家可要按時吃好飯噢!
Top6
在家「定時關機」
「很多年前,當我還年輕且單身的時候,我可以在家工作到凌晨兩點。沒人在意。但是,在我有了家庭之後,如果我花一整個晚上工作,那麼這對我的家人來說是不公平的。」
作者在書中坦言說,自從成立家庭之後,他就給自己定了個在家「定時關機」的法則。
即:在晚上6點以後和周末都不工作。
當然,每個人的情感、生活、工作狀態不盡相同。
我們也需要制定適合自身情況的基本規則,並且認識到它們可能會變化。
就像作者說的,重要的是,要放下工作;
因為在心理上把工作和生活分開,更有益於心理健康。
不過熊也明白,很多時候我們很難把工作和生活界限地那麼清楚。
但或許,我們也可以從小處著手,讓自己找到身心放鬆的方法,比如:
每周五晚上盡量不工作;
或是每天晚上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完全不想工作的事,用來陪陪朋友或者家人,等等。
Top5
學會傾訴
「當你感到不知所措、無法獨自應對時,你需要認識到,你或許該學會傾訴。」
在作者看來,學會傾訴和交流很重要。
他說,當我們在面對自己無法改變的問題時苦苦掙扎,不要緊,因為唯一需要改變的可能是我們面對這些問題的反應。
而且,事實可能無法改變,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無法找到處理這些問題的好方法。
因此,趁著周末,去和好朋友說說最近的難處吧~
或許他們能提供一些不錯的解題方式或者思維;
而且,跟朋友們在一起,快樂加倍!
Top4
電子產品斷舍離
作者說,很多時候我們的焦慮都來自於電子產品。
而且,因為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太多,也讓我們和周邊人的關係,變弱了很多。
因此他建議我們對「電子產品斷舍離」制定一個規矩。
例如,吃飯的時候不要碰手機,或者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把手機放在一邊;
晚上在一個固定的時間段陪伴伴侶,雙方專註於彼此,不要處理其他事情。
「把電子產品斷舍離的規矩擬定下來並執行下去,你很快會發現平靜和快樂了,而且人際關係也能得到改善。」
Top3
用筆寫下自己的壓力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有壓力大的時候。
而作者,就養成了一個「寫日記」的習慣。
當他情緒激動,腦海里各種想法無法控制時,他就會把這些想法、情緒記錄下來;
記錄完之後,也就冷靜了下來。
所以他也推薦我們,不一定要寫日記,但可以嘗試著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用筆寫下自己的感受,能緩解壓力;釐清思路的同時,也可以讓自己冷靜下來。」
Top2
和過去說再見
很多人的不快樂,往往來自於過去。
有些事令人尷尬、痛苦、沮喪,甚至改變我們的人生軌跡……
「但它已經結束了,你無法改變。」
作者用這樣一句話,戳破了我們對過去的「執念泡泡」。
他說,即使在腦海中一遍遍地回想,那件事是如何發生的,我們也確切地知道是從哪裡開始出錯的……
但還是改變不了。
而且,回想讓我們開心了嗎?
想必是沒有。
所以,學會關閉大腦回顧過去的按鈕,接受已經發生的事情,面對現在的處境吧。
「接受過去,展望未來,才能柳暗花明。」
Top1
找一些詞讚美自己
作者在書中寫道——
如果你的餘生都要和某個人在一起,這個人跟你去往各處,隨你走進每個房間,那麼你必須學會和這個人相處,只有這樣你才能應對各種情況。你最好去享受他的陪伴、珍惜他、欣賞他。
令人驚訝的是,你已經無法擺脫這個人,這個人就是你自己。
「請喜歡你自己。」
具體的做法是,找到一些詞來讚美自己,或者給自己寫一個優點清單吧:
待人公正、體貼周到、溫柔善良……
在找這些美好的形容詞時,你也就能夠更喜歡自己了~
「這世上所有美好的東西,
都是免費的。」
比如
安靜的夜色
不冷不熱的溫度
又比如
我們每晚相約讀書的時刻
再比如
大家留下的一個「在看」
哈哈哈至少熊會快樂嘛
(撒嬌.jpg)
各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