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能源危機之下,然而最可怕的還未出現,那就是——今年歐洲的冬天很可能成為20年來最冷冬季之一,12月初可能就會出現大幅降溫。
不得不說,這對歐洲來說,完全是「雪上加霜」的情況。如果在出現極寒的情況之下,必然會帶來更大的動蕩。當然,這樣說有沒有道理呢?
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這樣說了。西班牙氣象學家也早就發出了警告,那就是今年歐洲可能遇到強寒潮。所以,如果這種狀態下去,那必然是對歐洲是不利的。
好好的能源,從「充足」變成「危機」
的確,對於歐洲來說,出現能源危機也算是「自找」的,不去搞聯合也不至於出現這樣的局面。
並且,最初還有談論「開氣」的可能性,結果被「別人放到了炮眼」上了,自己出頭結果害了自己。從最初本身能源充足的狀態,變成了「危機」狀態。看到這樣的局面,依靠天然氣生存的歐洲,也是「痛不欲生」的狀態。
歐洲能源危機之下,已經導致了不少國家的民眾生活成本上漲,引發的騷亂也因此增多。同時,天然氣價格的上漲,也讓更多農民生活困難。
而這背後的原因——生活如此困難,完全是因為北溪管道泄漏的事件。不然也不至於完全沒有氣體了。雖然這次事件還未給出具體的結論。
但是,不少的證據都指向了美國,而且美國不斷出售天然氣,已經是賺得「金盆滿滿」,就算是一些歐洲國家也在批評美國,但是美國也是「無動於衷」,是你愛買不買的狀態。
所以,好的能源,從「充足」變成「危機」,歐洲今年的生活將可能會更加地困難。
20年一遇?歐洲或遇極冷冬季
當然,我們已經多次說明了,其實歐洲遭遇這樣的氣候現象已經是一種趨勢,並且在2022年已經不是第一次說歐洲能源危機之下的極寒冬季。
早前,西班牙氣象學家就已經發出一次警告了。而這一次再次看到歐洲預計最早12月迎來極寒天氣,或為20年來最冷的冬季。所以,歐洲的朋友也不要驚訝。
畢竟今年的氣候變化非常強烈。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之下,我們都容易遇到極端性寒冷。更加別說,今年還有我們說的罕見三重拉尼娜現象,這樣的氣候變化可能會更加地強烈了。
按照各大氣候中心數據顯示,在2022年,我們已經迎來了「罕見」三重拉尼娜現象。
雖然這種現象在歷史上很少見。但是就單獨從拉尼娜現象的效應來講,就可能帶來氣候的大波動。
在拉尼娜現象的發展之下,會導致北極漩渦的強烈振動。從而加大對北極漩渦的發展,並且引發冷空氣進一步地推動。
讓冷空氣更加容易脫離北極漩渦地帶,進入其他維度區域。
所以,那麼導致冷空氣的強烈發展也就是趨勢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拉尼娜年,經常遇到冷空氣的活動,並且冷空氣強度也很大,一般都會出現極端性寒潮。
從而產生破歷史紀錄的低溫。就是這樣來的。所以,歐洲或遭遇極冷冬季,這完全也是可以說得通的。畢竟全球變暖,拉尼娜現象等共同氣候現象之下,氣候的強烈波動也是趨勢。
所以,歐洲今年需要注意了。
三重拉尼娜來襲,我國今年註定冷冬?
建立在拉尼娜現象之下,我國關於冬季的氣候波動——也就是大家說的冷冬,還是暖冬,其實已經熱議有一段時間了。
沒錯,拉尼娜現象不僅影響歐洲地區,對我國來說也是如此的。
我國也是氣候變化最為敏感的區域,而且我國今年也是北半球最為典型的氣候變化區域。在今年夏季的時候,北半球遭遇了極端性的高溫等氣候現象。
我國不少地區也創下了歷史,什麼45度的高溫都在中部區域出現了,而上海還遭遇了40度加氣溫的歷史,不得不說,極端性的高溫真的是太強了。
而在高溫之後,不少的網友都在斷言,今年夏季有多熱,冬季就有多冷。從拉尼娜現象的趨勢來看,氣溫容易偏低的可能性的確很大。我國氣候中心也說明了,那就是今年可能出現大範圍偏冷的情況。
同時,通過分析1951年以來歷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發現,有10個拉尼娜年我國冬季氣溫偏低,5個拉尼娜年我國冬季氣溫偏高。
所以,整體上來說,今年冬季偏冷的概率要高一些。但是,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之下,其實極端性的寒冷的確有,但是也並不意味著就是註定冷冬了。這兩個不是一個概念。而我們只能從趨勢來進行對冷暖的說明。
所以,這是一個「網友看到都煩惱」的討論,因為最終沒有辦法給出具體的數據,要來進行對冷冬,暖冬的確定,只有在冬季結束才知道。
所以,極寒的出現(時間短暫),並不意味著這個冬季就是冷冬,也並不代表是暖冬。冷冬,暖冬的判斷,要利用冬季三個月的平均值來進行判斷。
並且還有一個需要強調,就算是三重拉尼娜來襲,這也並非是決定我國冷暖的「決定性」因素。冬季我國受到的氣候變化因素非常多。除了拉尼娜現象之外,還有北極海冰、歐亞積雪等因素的影響,同時大氣環流系統內部自然變率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所以,大家也不能用單純地拉尼娜氣候因素來進行肯定說明,這兩者並沒有什麼「決定性」的關係,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極端性的氣候變化是越來越強了,未來就算是我們站在全球變暖的自身角度來講,也可能遇到極端性高溫,極端性寒冷等氣候現象。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感覺到,我們地球的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似乎已經只剩下了「夏季,冬季」兩個季節了,其實就是氣候巨變的一種標誌。
所以,如果持續這樣的氣候模式下去,極端性氣候現象只會隨之發生轉變,成為「常態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