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聲明對聯想可謂是「雙保險」。
首先是「尚方寶劍」。黨中央關於「……」的要求,中科院作出……決定。這是一把明晃晃的尚方寶劍。但是其中具體沒說可不可以違法騷操作。於是乎有了「其次」;
其次就是「歷次中央巡視和國家審計署均為對此(2009年股改)均為提出異議」。這則是閃著耀眼金光無堅能摧的盾牌。——也是免死金牌。
有了這些聯想不可謂不是有恃無恐。怪不得許久不語。好一個泰山會真不是蓋的!
為了討生計,前些年曾經從事代做標書這一行當。說白了就是幫助「黑工程承包」洗白。一般百萬以下的財政投資項目都是落實在某一部門實施,這一部門得到建設工程(或政府採購)後,往往其周圍都有「成熟」的承包商或經銷商(都是該部門要害領導的「鐵哥們」)直接把工程拿走。但是明晃晃不行,畢竟還有紀檢和審計監察,所有就必須通過招投標洗白。怎麼操作呢?其實很簡單,找一家招投標代理公司,在網上發布一條招標公告。然後這家代理公司就找我們這幫做標書的實施整個洗白工程。我們找三家有資質的企業,其中一家是指定中標企業,其它兩家是陪標單位。把這三家企業的名稱、資質、業績、財務狀況、人員資格證書……等等往事先準備好的標書模板中一套。由代理公司擇日開標。太小的工程乾脆就在代理公司直接「開標」,打電話給五個相對固定的專家評委。評委為了評審費根本懶得過問評標內容。只是裝模作樣的劃幾個對號,簽幾個名字就算完事。由於整個過程都在錄像監視內進行的,其過程還是嚴肅的。大些的工程則是需要在招投標平台進行。平台的專家評委是在平台「專家庫」里隨機抽取的。經管評委是不固定的,事先「知會」有點兒困難,但是這些專家評委已經是「久經沙場」,知道其中奧秘,更沒有幾個人會深究原委。也基本上是走走過場簽完字拿著評審費心照不宣走人。
這種招投標在一個地區每年數以千計,比比皆是。沒聽說有那個因為審計而出問題。畢竟百十來萬的工程,即便腐敗又能腐敗到哪兒去!大家都樂得個心安理得罷了。……
由此不禁聯想的聯想的2009年。12.9億,有點大。那又怎樣呢!在我們平台百姓來看,——上墳的時候都難得一見。或許在教父們眼裡只是毛毛雨罷了。聯想真讓人難以想像。貧窮限制了我們老百姓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