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前,國家召開重要會議,新聞媒體自然要對參會的各界精英圍追堵截,結果他就搶鏡了,因為系了一條價格不菲的腰帶,為此還上了頭條。再次開會,媒體記者又對他進行了重點跟蹤,結果以失敗告終,這次他非常低調。都說名人累,怎麼能不累呢?他要努力拚搏實現夢想,也要關注方方面面的輿論,我稍對宋丹丹小品中的一句經典台詞做了修改,正適合他:「做名人難,做受社會尊重的名人更難」,他的名字叫許家印。
我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書是郭宏文和徐亞輝聯合著的《恆大許家印:苦難是我珍貴的財富》,兩位作者是我的老鄉,郭宏文是遼寧省葫蘆島市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徐亞輝是遼寧省綏中縣人,兩位都是文字功底深厚之人。這次兩人聯手為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在業界擁有「地產一哥」之稱的許家印著書立傳,自然要捧場學習學習。
每一位打拚事業獲得成功的人士,都會有其不一樣的人生經歷。作者說,許家印的人生經歷,就像一場冒險之旅。他34歲時辭掉了國企車間主任的職位,南下打工做了一名普通的業務員,五年後他就做到這家分公司經理的位置,但是他覺得付出與收穫不成比例,所以再一次辭去工作,重新創業。再後來,他就創立了恆大。事實證明,他的選擇都是正確的。成功後的許家印熱心發展體育事業,為中國足球、中國排球引入「銀狐」「鐵榔頭」等,這兩個球隊都曾創造過中國的奇蹟。當然,許家印在慈善事業上也不落後,先後以個人和公司的名義累計捐款28億元,兩次榮獲「中國首善」稱號。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許家印一直都保持著極其旺盛的工作熱情,默默地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如今,他正帶領恆大集團致力打造行業一流企業,朝著「規模最大、隊伍最優、管理最好、文化最深、品牌最響」的奮鬥目標邁進。這樣一位成功人士的傳記,你是不是也想一睹為快呢?成功人士,都有其與眾不同的特質,他們除了擁有智慧外,還擁有不服輸的精神,這也是支撐他們不斷前行的動力。不成功的人往往都會在小事上斤斤計較,而成功的人更注重大格局、大戰略、大目標,至於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對於他們來說不值一提,他們哪有時間去計較誰比誰幹得多一點啊,誰比誰在處理小問題上還不夠成熟啊,他們只會認定行和不行。行,那就努力前行,不行,那就放棄,重新校準方向前行,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
前兩天有一則新聞讀過之後非常痛惜,中興公司一位中年人因被單位辭退而跳樓自殺,據說,這位中年人學歷高,家庭也不錯,一兒一女,最初在華為公司工作,後來跳槽到中興公司,不知因為何種原因,與公司簽署工作合同還沒到期,就被公司告知將予以辭退,中年人無法承受這樣的結果,至於為何選擇這種方式反抗,著實讓人無法理解和想不通。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有多少人能成為許家印、陶碧華、馬雲,工作壓力大,恐怕每個人都要面對,但是我們得想想,我們的壓力,難道比許家印他們還大嗎?他們得承擔所有員工的希望,是不是要付出得更多呢?許家印從員工做起,曾經也做到公司經理一職,按理說,這已經是企業最高職位了,然而,許家印不會被此拖累,當他有更高的追求時,便輕輕放下經理職位,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這才是成功者的氣魄。我想勸慰那些正處於憤怒狀態的人們,你們可能覺得企業對你不公平,有人阻攔你成長、成材,有人在你前行的路上使絆子,你們想不通,為何不能所有的事都有合理的解釋?你要清楚,什麼樣的解釋才算是合理解釋呢?為何有人會阻攔你成材,在你前行的道路上使絆子呢?這些問題非得弄出結果才能繼續前行嗎?大可不必,人生苦短,我們只要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行了,幸福的人很容易滿足,也很享受簡單快樂的生活。
都說許家印是工作狂,注重人才,竭力打造精品,這些都是成功人士所必備的潛質。許家印想成功,必須構建一隻與他有共同目標的團隊,這個團隊必須都得是精英,這樣才能助推他走得更遠。許家印也遇到過挫折,但是他敢於重新抉擇,敢於將人生歸零,他不會糾結於小小的職位,糾結於自己曾經的失敗,做自己,才能成就與眾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