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熱映:姐姐不只是姐姐,她也是個需要被愛的女孩

2021年04月07日22:57:06 電影 1954

《我的姐姐》熱映:姐姐不只是姐姐,她也是個需要被愛的女孩 - 天天要聞

最近的清明假期,在打點好家裡的一切後,忙裡偷閒去電影院看了「國民妹妹」張子楓的新電影《我的姐姐》。

這是繼《你好,李煥英》後,又一部由女性編劇、女性導演打造的大女主電影,而且在故事上走的是現實主義風格,更具時代性、社會性和話題性。

雖都是女性和親情的話題,兩者的風格卻完全不同。

《我的姐姐》熱映:姐姐不只是姐姐,她也是個需要被愛的女孩 - 天天要聞

《你好,李煥英》更多是在和年輕的母親一起生活過後,內心的一份理解和感動。

而《我的姐姐》則是通過現實事件,揭露了女性困境的刺痛。

有關結局以及劇情的合理性不做評價,但其中展現的問題,真的非常值得深思,也讓人久久不能平靜。


1


女主安然出生在一個嚴重重男輕女的家庭,在小的時候,父親因為不喜歡女孩經常會打她。

會為了得到可以生二胎的證明,騙別人說自己的女兒患有小兒麻痹症,讓女兒裝瘸,不允許她穿自己喜歡的裙子。

甚至在父母的作為中,可以看到故意讓安然走失、溺水的嫌疑。

《我的姐姐》熱映:姐姐不只是姐姐,她也是個需要被愛的女孩 - 天天要聞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就將安然常年寄養在她的姑媽家,被姑父偷看洗澡,被表哥當成沙包打。

從小就明白了寄人籬下的苦,一切的痛苦落在小小年紀的她身上,自己一人默默吞下。

而壓倒她和家庭之間的最後一棵稻草,是自己本認為可以自由了,報考志願時填了北京的臨床醫學,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結果父親為了把她留在身邊,可以早點掙錢養活家裡,偷偷把她的志願改成省內一家大學的護理專業。

由此安然和家裡徹底鬧翻,自己邊上學邊打工,賺取了上學期間自己所用的生活費和學費。

《我的姐姐》熱映:姐姐不只是姐姐,她也是個需要被愛的女孩 - 天天要聞

畢業後,本來計劃著一邊工作一邊考研,可以去北京實現理想,結果現實卻給了她重重一擊。

在她讀大學期間,國家放開了二胎政策,他的父母也終於如願有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兒子。

在沒有姐姐的一家三口開心快樂的生活中,就可以看出安然就簡直是個「透明人」。

愛打他的父親會親手給弟弟做愛吃的紅燒肉,家裡到處擺滿了三個人的合照,而安然卻從未擁有合照的機會。

《我的姐姐》熱映:姐姐不只是姐姐,她也是個需要被愛的女孩 - 天天要聞

用弟弟的話說,就是:「我們的爸爸好像不是一個人。

但一場突然起來的車禍發生,父母雙雙離世,只剩下了安然和這個沒見過幾次面的弟弟。

這樣原本未來可期的生活里,就憑空多出了弟弟這個「拖油瓶」她的人生軌跡也就此改變了。

她需要在自己的未來和弟弟的撫養中做一個選擇。

安然選擇了前者,畢竟自己從小到大的境遇,和弟弟的關係也非常生疏,做出這種選擇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的姐姐》熱映:姐姐不只是姐姐,她也是個需要被愛的女孩 - 天天要聞

畢竟她也只是個剛畢業,才20出頭的孩子,可是所有的親戚朋友都在指責著她的不懂事和自私,更是用「長姐如母」的觀點來壓制她。

所有的一切就是因為,她是姐姐,一個由不得自己決定的身份,控制她必須接受著一切。


2


其實比起安然,更讓人心疼的是劇中的姑媽,她就是因為「姐姐」這個身份,毀掉了自己的一生。

姑媽也是萬萬千千被舊思想壓迫的女性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在上學的時候,姑媽就非常爭氣地考上了西師俄語系的本科,而自己的弟弟(安然的父親)只是考上了專科。

但家裡一直有著強烈的重男輕女的觀念,因為家裡條件有限,就把唯一的上學機會給了安然的爸爸。

《我的姐姐》熱映:姐姐不只是姐姐,她也是個需要被愛的女孩 - 天天要聞

安然奶奶的原話是:「我什麼都要緊著我兒子,你就別想了。

會在半夜給兒子開小灶,切西瓜給安然的爸爸吃,生怕被女兒看到。

而姑媽作為姐姐,失去上學的機會後就成為家裡的主要勞動力,打工扶持家裡。

一個月拿到四五十的工資,要分給弟弟十幾塊。

本想本著年輕可以搏一搏,和幾個姐妹去俄羅斯做生意,可在這個時候安然出生了,剛出國的她就被電話召回幫忙帶娃。

《我的姐姐》熱映:姐姐不只是姐姐,她也是個需要被愛的女孩 - 天天要聞

養了一對不成器的兒女,照顧著癱瘓在床的丈夫,日常只能靠一個小賣部維持生計。

就連安然父母的葬禮上,也一直是她在忙前忙後地張羅。

一輩子都習慣地圍著家庭、孩子、親人轉,都是因為自己一直被冠在「姐姐」這個稱謂下,自己就該這樣,所有的奉獻和犧牲就是理所應當。

《我的姐姐》熱映:姐姐不只是姐姐,她也是個需要被愛的女孩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會覺得姑媽比安然更讓人心疼?

面對命運的不公,安然至少還會說不,還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進行反抗。

還會怒吼到:「我爸媽死了,所有人都覺得他是我的責任,明明做錯事情的不是我,這個事情到底該怎麼算?」

而姑媽面對自己的命運從來都是逆來順受,覺得一切都是自己作為姐姐應該的。

常說的就是那句:「我是姐姐,從生下來那天就是,一直都是。

《我的姐姐》熱映:姐姐不只是姐姐,她也是個需要被愛的女孩 - 天天要聞

而姑媽的形象更是多少原生家庭中姐姐的原型,也戳中了中國式家庭中的痛點。

「姐姐」是一個特別的地位標籤,父母之下,親人之上。

然而女孩和男孩的地位又有著天然的懸殊,在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潮里成為被邊緣化的悲情角色。

女孩子被困在這樣的親情桎梏中,找不到自救的方式。


3


生活中就有很多諸如此類的道德綁架:

「你是姐姐,怎麼可以和小孩子搶玩具呢?」

「你是姐姐,給弟弟玩一會兒怎麼了?」

「你是姐姐啊,怎麼這麼不懂事?怎麼就不能讓讓弟弟?」

因為一聲姐姐,就有著不可推脫的責任:就該做出讓步,永遠為了弟弟妹妹著想。

在一部紀錄片《姐姐》中,就記錄了一個女孩,從出生的那一刻就被設定了。

《我的姐姐》熱映:姐姐不只是姐姐,她也是個需要被愛的女孩 - 天天要聞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蕊蕊,她的母親在醫院生了一對龍鳳胎。

父母認為女孩子可以照顧男孩,就在出生的那一刻,蕊蕊就被認定是姐姐。

本來兩個人前後被生產出,也就幾秒鐘的差別,卻因為這個決定兩個人的生長軌跡完全不同。

從小父母就告訴她要照顧弟弟,什麼事情都是弟弟優先,作為姐姐要讓著他。

《我的姐姐》熱映:姐姐不只是姐姐,她也是個需要被愛的女孩 - 天天要聞

蕊蕊其實是喜歡畫畫的,可是得陪著弟弟玩國際象棋。

玩遊戲明明是弟弟耍賴皮,自己忍不住朝弟弟發了火,被罵的卻永遠是她。

哪怕弟弟當著父母的面,指著她說:「把她殺了,把她殺了。」

《我的姐姐》熱映:姐姐不只是姐姐,她也是個需要被愛的女孩 - 天天要聞

她也只能暗自生氣,不敢有任何的反駁。

媽媽會拉著弟弟講悄悄話,爸爸會幫著弟弟指責她,她只能自己對著鏡子找存在感。

為了得到父母的認可,蕊蕊會努力的做家務,想辦法幫到媽媽,可是也並沒有達到她想要的效果。

這樣的差別對待,早就在她的心裡形成了不被關注、不被愛的想法和觀念。

《我的姐姐》熱映:姐姐不只是姐姐,她也是個需要被愛的女孩 - 天天要聞

既然自己不被重視,蕊蕊就想到用叛逆、任性來博得關注,讓大家看到她的委屈。

而父母就只看到了她的不好,沒有考慮到她所想要的,還一再地指責她性格古怪、疑心重。

自己明明已經那麼努力的做到懂事了,為什麼還是得不到該有的誇獎、父母的喜愛?這一直都是蕊蕊心裡最疑惑的問題。

《我的姐姐》熱映:姐姐不只是姐姐,她也是個需要被愛的女孩 - 天天要聞

她是姐姐,但她也只是個孩子,也需要愛與被愛,而不是因為所謂的責任抑制自己。

都說好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而糟糕的童年卻要用一生來治癒,每次在回想自己的童年時,那一定也將是內心永遠的缺失。


4


我曾經看過畢淑敏的一句話:
「我們的生命,不是因為討別人喜歡而存在的。我們總是喜歡去點綴別人的風景,仰望別人的天空,而忽略了自己內心想要的,總把別人的看法看得很重的人,是活不出自我的。」

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不管他是哥哥、姐姐,或是弟弟、妹妹,誰也不是誰的附屬品,應該受到同等的愛與關注。

《我的姐姐》熱映:姐姐不只是姐姐,她也是個需要被愛的女孩 - 天天要聞

所以家長也該平衡好心態,在生育孩子之前就該想到男孩、女孩本來就是不確定的事兒,孩子的出生本來就是愛的延續,無關乎性別。

對於打算要二胎的家庭更要慎重,自己是否可以努力地做到一碗水端平。

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活成自己,不會為自己的出生感到抱歉,或受盡委屈。

更不要一代又一代地重複同樣的悲慘命運,每個人都有享受愛與被愛的權利。


《我的姐姐》熱映:姐姐不只是姐姐,她也是個需要被愛的女孩 - 天天要聞

END

電影分類資訊推薦

美術微課視頻怎麼做?教你輕鬆製作動畫視頻 | 萬彩動畫大師 - 天天要聞

美術微課視頻怎麼做?教你輕鬆製作動畫視頻 | 萬彩動畫大師

美術微課視頻怎麼做?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已經成為教學生動的重要方式之一,就算是美術老師也要開始製作微課,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素養,今天就來教大家怎麼製作一個生動的美術微課視頻。軟體:萬彩動畫大師,能幫助你輕鬆製作出各種精彩的動畫視頻,做動畫就像做PPT一樣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