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港口
今年初爆發的疫情讓全球都措手不及,給各國都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不過大浪淘沙見真金,應對疫情準備充分的中國迅速從衝擊中恢復,重新開始了發展,最近中國創下了又一記錄,拿下了全球超過一半的民用船造船訂單,總金額高達數百億美元,而美國也開始急了,為振奮國內造船業開出了1470億天價合同,不過有很多專家分析後都認為,美國即使投入巨資也難以再次超越中國了。
圖為美國海軍造船廠
雖然表面看上去風光無限,但其實美國海軍自己的死穴已經徹底暴露在了全世界面前,那就是造船能力的下降,在二戰中美國的本土造船業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雖然在冷戰中被超越,但仍然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存在,然而在冷戰結束之後,接連遭遇失去對手和互聯網大行其道兩大歷史性事件的美國就陷入了產業空心化中,包括造船業在內的大量實業開始慢慢被互聯網企業擠占,這導致了美國海軍造船業能力也大幅降低。
圖為美國海軍造船廠
由美軍自行統計的一份數據顯示,目前整個美國境內還有能力為軍用戰艦提供服務的造船廠只剩下了15家,其中只有8家還能建造新戰艦,一家有能力建造核動力航母,兩家可以建造新型驅逐艦,一家負責製造核潛艇,剩餘的幾家造船廠都只能提供後勤維護或建造補給艦運輸艦等非作戰艦艇,而這對於一支擁有數百萬噸戰艦的強大海軍來說是完全不夠用的。
對於需要在全球海域彰顯力量存在的美軍來說,這些造船廠只能勉強滿足艦隊平時的維護需要,一旦出現開戰等緊急事態就完全無法應對了,有專家測算後認為,一旦出現與大國之間爆發的戰爭,美國本土現在的造船業只能滿足艦隊維修和補給需要的30%,這意味著在戰事升級後美國海軍很快就會因為缺乏補給和維修而崩潰,即使擁有再多核航母也是如此。
圖為美國海軍造船廠
美國海軍自己對這一局面其實心知肚明,但即使是實力強大的美軍也很難扭轉這一局面,目前的美國產業空心化發展程度已經很深,大量的互聯網企業擠佔了傳統製造業的生存空間,美國本土包括機床生產在內的大量重型製造業生存狀況更是艱難,雖然特朗普自從上任後就提出了351艦隊計劃,希望美軍能新裝備上百艘戰艦,還投入了高達千億的巨資,但這些錢對衰落的製造業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特朗普的野望最終也只能無奈落空。
在美國失去全球造船業老大的背景下,中國造船業的崛起就是理所當然的情況了,中國造船廠不僅擁有相比美國也不遜色的技術,還擁有在疫情背景下最穩定的生產環境,雖然今年全球民用船舶的總訂單量暴跌50%,但中國造船業反而憑藉這些優勢逆勢而上,直接拿下了全球超過一半的民船訂單,而這些優勢美國或許永遠也學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