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離開家之時媽媽60歲,回家母親已經93

2020年10月22日04:48:08 軍事 1382

對於所有擁核大國來說,核潛艇都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核潛艇是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中的海基武器,在海軍部隊中,它的重要性不輸給航母。核潛艇相較於一般的潛艇來說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利用核反應堆為自己提供動力的,在核動力的驅使下,核潛艇擁有更加優秀的續航能力和戰鬥力。核潛艇的出現也讓潛艇的發展邁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十分注重自己核潛艇實力的發展。

「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離開家之時媽媽60歲,回家母親已經93 - 天天要聞

中國如今的核潛艇事業也發展得非常好,我們擁有包括095型攻擊核潛艇在內的多艘自主研發的核潛艇,並且我們還在緊鑼密鼓地研製最新的096型核潛艇。中國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十年之內取得這樣的成就,離不開為國家奉獻青春的科研人員們,其中就包括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離開家之時媽媽60歲,回家母親已經93 - 天天要聞

在中國近代史上,海軍力量孱弱的舊中國吃了很多虧。面對帝國主義的船艦利炮我們絲毫沒有反擊的手段,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清政府派出去的海軍幾乎全軍覆沒。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的海軍力量依然是一張白紙,要在這種情況下研製出先進的軍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離開家之時媽媽60歲,回家母親已經93 - 天天要聞

但是我國深知,要保衛國家領土主權就要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因此核潛艇的研製被我們提上了日程,但是我國當時的工業實力以及科技水平都比較落後,在核潛艇研製的道路上我們走得磕磕絆絆。1958年黃旭華臨危受命,用自己的肩膀擔起了為中國研製核潛艇的重任。

「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離開家之時媽媽60歲,回家母親已經93 - 天天要聞

當時蘇聯對中國的干涉之心愈發明顯,他們想要讓中國成為自己手裡最鋒利的一把刀,代替他們去征戰世界。但是我國不甘心屈服於蘇聯之下,於是拒絕了蘇聯一系列想要干涉我國內政的無理要求。在這種情況下,中蘇關係有了裂痕,蘇聯更是聲稱中國絕不可能獨立研發出核潛艇。

「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離開家之時媽媽60歲,回家母親已經93 - 天天要聞

面對蘇聯的嘲諷我國氣憤不已,同時也堅定了要打造核潛艇的決心。蘇聯越是看不起我們,我們反而越想證明自己。於是包括黃旭華在內的中國科學家開始了日以繼夜的艱苦研究,只為在核潛艇事業上取得突破。

「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離開家之時媽媽60歲,回家母親已經93 - 天天要聞

對於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新中國來說,獨立研製核潛艇簡直是困難重重。但是中華兒女就是有不撞南牆不回頭的精神,研製核潛艇這條道路再難走我們也絕不回頭。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國科研團隊在經過了長時間的努力之後終於取得了成功,我們研製的091型核潛艇成功下水,並且還在水面下待了91天,這樣的成就不由得讓人驚喜。

「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離開家之時媽媽60歲,回家母親已經93 - 天天要聞

由於核潛艇計劃是我國的絕對機密,因此黃旭華在成為研製核潛艇團隊中的一員之後就遠離了自己的家人,全心全意地為祖國奉獻。在投身核潛艇事業隱姓埋名的30年裡面,黃旭華從精壯的青年男子變成了頭髮花白的老人,他也沒來得及見自己父親最後一面。在黃旭華功成身退,回到家鄉的時候,他已經62歲,而他的母親也已經成為了93歲的老人。

「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離開家之時媽媽60歲,回家母親已經93 - 天天要聞

黃旭華只是我國千千萬萬科研人員的一個縮影,他們為了祖國的未來隱姓埋名,奉獻了自己寶貴的青春,直到垂垂老矣的時候才能回歸家庭。新中國所取得的成就離不開他們的付出,他們也值得我們發自內心地去尊重。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航行警告:渤海部分區域進行實彈射擊 禁止駛入 - 天天要聞

航行警告:渤海部分區域進行實彈射擊 禁止駛入

據中國海事局網站消息,唐山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5月21日0時至5月22日24時,渤海部分區域進行實彈射擊,禁止駛入。 實彈射擊海域以N 39°24′35″、E 119°13′44″為頂點,正東方向至正南偏西6°、圓心角為96°的扇形區域。該扇形區域所對應圓弧的2個端點坐標分別為N 39°24′14″、E119°28′24″和N 39°13′13″、E 11.
有點慌!胡塞封鎖海法,「杜魯門」號撤離紅海 - 天天要聞

有點慌!胡塞封鎖海法,「杜魯門」號撤離紅海

據新華社報道,葉門胡塞武裝5月19日宣布對以色列北部海法港實施海上封鎖,回應以方在加沙地帶持續擴大軍事行動。葉門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當天發表電視講話,警告所有已經到達或準備前往海法港的船隻及相關航運企業,這座港口已被胡塞武裝列入打擊
楊得志奉命入朝作戰,只向中央提了一個條件,與朱德有關 - 天天要聞

楊得志奉命入朝作戰,只向中央提了一個條件,與朱德有關

1950年寒冬深夜,山東兗州軍營的值班室突然響起急促電話鈴。19兵團司令楊得志抓起聽筒,毛澤東的湖南口音穿透風雪:「得志同志,準備好和世界頭號強敵過招了嗎?」窗外的冰凌映著這位百戰將領凝重的面容——他剛結束解放大西南的征程,又要面對陌生的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