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軍隊軍服背上的「兵」和「勇」有什麼區別?

2020年08月17日13:48:05 軍事 1891

   

清朝軍隊軍服背上的「兵」和「勇」有什麼區別? - 天天要聞

    大家經常在有關清朝的書籍,文章或影視劇上看到「兵」和「勇」二字,特別是電影,電視劇上整裝待發的清軍隊伍里,通常背上貼著這兩個字。好像這使人容易聯想到「勇」就是特種兵,「兵」就是一般軍人——事實上不是這麼回事。

清朝軍隊軍服背上的「兵」和「勇」有什麼區別? - 天天要聞

    史載「兵」是清代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八旗軍為滿兵,綠營兵則是為彌補滿軍的不足又建立的漢人組成的漢兵。這種軍隊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建制單位,故稱綠營兵,也叫綠旗兵,簡稱營兵。八旗軍同綠營兵雖然使命相同,都是保家衛國,但主次不同,朝廷倚重不同。按定製:八旗兵大部分衛戍京師,為國家精銳部隊,掌管京師安全;綠營兵則遍布全國各地,數量要比八旗兵多幾倍乃至幾十倍。通常影視劇上浩浩蕩蕩的大軍都是綠營兵。

清朝軍隊軍服背上的「兵」和「勇」有什麼區別? - 天天要聞

    順治以後綠營兵日漸取代八旗兵的主要地位。康熙年間大清朝建立不久,力圖以和為貴,於是軍備廢弛,萎靡不振。八旗兵丁一勞永逸,長期處於養尊處優的地位,以至於三藩起事臨陣磨槍亦難振軍威,故三藩之功實屬綠營兵。雍正登基後,立志彰顯滿軍尚武精神,乃三令五申「八旗為滿洲根本」,大動干戈,整軍治軍,終於使得士氣大振,維護了國家統治。

清朝軍隊軍服背上的「兵」和「勇」有什麼區別? - 天天要聞

   史載「勇」也是兵的一種。雍正,乾隆朝後遇有戰事,若八旗和綠營兵不足用,則就地取材臨時招募的軍隊,戰事完了後立即解散,不是國家正式的軍隊,即就是戰事有功的也不久留久用。直到清末太平天國時,曾國藩以團練起家,才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即湘軍),定兵制,發餉糧,稱為勇營。從此,「勇」基本代替了 「兵」成為國家的正規軍主力。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莫爾德維切夫,獲任俄羅斯陸軍總司令 - 天天要聞

莫爾德維切夫,獲任俄羅斯陸軍總司令

據環球網援引俄媒22日報道,俄羅斯任命安德烈·莫爾德維切夫為俄聯邦武裝力量陸軍總司令。莫爾德維切夫 資料圖據報道,莫爾德維切夫生於1976年,他在俄特別軍事行動期間指揮的部隊集群攻克了馬里烏波爾,2024年作為「中央」部隊集群司令,指揮了在阿夫傑耶夫卡的戰鬥,隨後被授予「俄羅斯英雄」稱號。俄烏衝突期間還曾被烏...
在華盛頓,以色列使館兩名工作人員遇害 - 天天要聞

在華盛頓,以色列使館兩名工作人員遇害

據新華社消息,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克麗絲蒂·諾姆說,以色列駐美使館兩名工作人員21日在華盛頓一家博物館附近遇害。當地時間21日晚間,執法和應急車輛出現在華盛頓涉事博物館附近。圖源:環球網諾姆在社交媒體上寫道:「以駐美使館兩名工作人員今晚在華盛頓猶太博物館附近被無端殺害。我們正在積極調查,並努力獲取更多信息...
嘎斯(GAZ)GAZ51中型卡車 - 天天要聞

嘎斯(GAZ)GAZ51中型卡車

GAZ 51是1937年開始由蘇聯高爾基汽車廠設計的一款中型卡車。該車也是蘇聯生產時間最長的卡車之一。該車直到1940年6月才製造出了第一輛原型車GAZ11-51。至1941年,隨著蘇德戰爭的全面爆發,研發工作被迫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