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常規紡織品出口壁壘不斷高企,跨境電商則能夠利用小額包裹免稅的政策蓬勃發展。服裝由於其自身小額、多樣化的特點,天然與跨境電商擁有極高的契合度,中國服裝也由此渠道大量出海。
但進入2025年後,越來越多的國家對跨境電商進行限制,紡織品這條出海的道路正變得越來越難走。
歐盟:計劃對小額包裹徵稅
據法新社、英國BBC等21日報道,當地時間周二,歐盟方面宣布,計劃取消對價值低於150歐元(約合人民幣1225.1元,下同)的進口小額包裹給予免稅的政策。
取而代之的是,歐盟將對每年湧入境內、直郵至消費者家中的小包裹徵收每件2歐元(約16.335元)的統一費用;若小包裹先運送至歐盟境內倉庫儲存,則按每件0.5歐元(約4.084元)徵收費用。
報道稱,新規所涉及的小包裹,絕大多數來自於中國,這可能對Temu和SHEIN等中國跨境電商的業務構成新的影響。數據顯示,去年有46億件此類小包裹進入歐盟,其中91%源自中國,且數量預計還將持續增長。
日本:1萬日元以下免稅或取消
5月19日,日本財政部正式宣布一項重要政策,擬對價值低於1萬日元(約465元人民幣)的進口商品徵收10%消費稅,同時要求跨境電商平台強制註冊稅號並代繳稅款。此前,日本一直實行「低價免稅制度」,對進口金額低於1萬日元的商品免徵關稅與消費稅。
從數據來看,自2018年起,日本進口小額商品數量開始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尤其是2020年之後,增長態勢堪稱爆髮式。2023年,日本小額包裹進口量大幅增加至1.6966億件,總價值高達4258億日元,同比大漲5倍。其中,超過60%的小額包裹來自中國電商平台Temu、Shein和亞馬遜。大量小額進口商品的湧入,給日本本土市場帶來了諸多影響。
越南:規範跨境電商稅收
據商務部消息,《越南經濟》5月27日報道,越南工商聯合會(VCCI)近日向財政部提交了一份文件,對規範電商進出口產品海關管理的法令草案提出意見。
VCCI認為對價值100萬越南盾(約280元人民幣)或以下訂單的進口商品免稅並不合適,應考慮實施全面的進口稅政策,不對進口的電商產品進行免稅或減稅,因為大部分電商訂單金額較低,一般不超過100萬越南盾。


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有超過3.24億件進口商品通過Shopee進入越南,平均每件產品價值僅為43682越南盾。而Metric的報告則顯示,僅2025年第一季,越南消費者就通過Shopee平台向國際賣家訂購了超8000萬件商品,平台每件商品價值僅不到2美元。如果採用100萬越南盾的免稅門檻,幾乎所有這些商品都無需繳納進口稅。根據電商數據平台Metric的報告顯示,目前每天約有400萬~500萬個小額訂單包裹通過電商平台從中國運往越南。其中,20萬越南盾(約合57.8元人民幣)以下的商品占整個越南電商市場銷售額的一半以上。這些物品主要是手機配件、衣服、化妝品、包裝食品、家居用品等。
近6000億出口市場將被影響
海外國家剛開始給小額包裹免稅的主要邏輯是人力成本過高,且貨值太少,從成本上來說不划算,但目前的情況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24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63萬億元,增長10.8%,已經是一個龐大到無法忽視的數字了,給它徵稅一方面能保護本國產業,另一方面也能給財政創造出一筆不小的收入。
而在紡織服裝行業,中國紡聯流通分會測算,2024年中國服裝跨境電商出口額為5910億元,增幅為21.36%。服裝在我國跨境電商出口金額的佔比從2019年的18.19%進一步提高到2024年的32.48%。從出口總額來看,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外貿總額3224億美元,同比增長2.5%。可以說,跨境電商在中國紡織品出口中的佔比已經不容忽視。
不久前,在美國給小額包裹加征關稅以後、希音、temu等平台上商品應聲漲價,而對服裝跨境電商這類本身以價取勝的品類而言,大幅漲價對銷量的影響將會是巨大的,最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中國紡織品的出口。
來源:觀察者網、商務部網站、浙江貿促、出海跨境電商、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