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南亞的天空被戰火點燃。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巴衝突驟然升級,巴基斯坦空軍憑藉中國提供的先進武器體系,擊落六架印度戰機,自身無一損失。
這場衝突不僅暴露了印度裝備體系的短板,也讓中國對巴基斯坦的高端武器出口成為全球焦點。
紅旗-19防空導彈、空警-500預警機、殲-35隱身戰機和霹靂-17空空導彈的出口協議,讓巴基斯坦的軍事能力躍升,也給印度出了道難題:跟進採購,還是接受劣勢?
印巴衝突與中國的角色
印巴衝突的根源深植於歷史,1947年印巴分治後,克什米爾歸屬問題引發多次戰爭。
2025年4月,印控克什米爾帕哈爾甘姆發生恐怖襲擊,26名平民喪生,印度指責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義,隨即於5月7日發起「硃砂行動」,對巴基斯坦境內九處目標發動空襲,造成26名平民死亡、46人受傷。
巴基斯坦迅速反擊,動用中國製造的殲-10CE戰鬥機、紅旗-9防空導彈和ZDK-03預警機,擊落三架法國陣風戰機、一架蘇-30MKI、一架米格-29和一架無人機,戰果震驚世界。
長期以來,中巴關係因地緣政治的共同需求而緊密。1951年,巴基斯坦成為最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之一。
1962年中印戰爭後,中巴因共同的戰略對手印度而進一步靠攏。冷戰期間,兩國合作對抗蘇聯支持的印度,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時,中國通過巴基斯坦支持抵抗力量。
2025年的衝突中,巴基斯坦使用的武器體系全部來自中國,殲-10CE的超視距作戰能力、紅旗-9的精準攔截和ZDK-03的指揮協調,構成了高效的空地一體系統。
南亞學者指出,這套體系讓巴基斯坦在數量劣勢下實現以弱勝強,凸顯了中國武器出口的技術優勢。
衝突停火後,中國宣布向巴基斯坦出口更先進的裝備:紅旗-19防空導彈系統、空警-500預警機、殲-35五代隱身戰機和霹靂-17空空導彈。
這些裝備是對衝突中所用武器的升級版。紅旗-19能攔截高空彈道導彈,空警-500的探測範圍覆蓋整個克什米爾,殲-35的隱身性能讓印度現有雷達難以應對,霹靂-17的射程和精度遠超印度現役空空導彈。
西方媒體認為,這不僅是對巴基斯坦的支持,也是在南亞地緣政治中對印度的戰略施壓。BBC報道指出,中國在衝突中保持低調,但軍售版圖正在重塑全球軍事平衡。
印度的困境與選擇
印度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過去十年,印度通過採購法國陣風、俄羅斯蘇-30MKI和美國阿帕奇直升機等裝備,試圖打造現代化軍隊。
2024年,印度武器進口佔全球12%,其中俄羅斯佔36%、法國佔33%、美國佔13%。
2025年的衝突暴露了印度裝備體系的致命弱點:來源雜亂導致協同能力低下。陣風戰機的通信系統無法與蘇-30MKI無縫對接,美國導彈需要改裝才能適配印度平台,指揮鏈的延遲讓空軍反應遲緩。
巴基斯坦的單一中國體系則展現了高效的協同性,預警機、戰鬥機和防空導彈如同一張網,牢牢壓制印度。
衝突後,印度國防部評估了應對策略。採購更多西方裝備是首要選項,但困難重重。
法國陣風戰機單價高達2億美元,美國F-35的談判因技術轉讓和價格問題停滯,俄羅斯蘇-57受供應鏈限制無法及時交付。
即便採購成功,這些裝備難以形成像中國那樣的完整體系。印度財政也難以支撐高昂開支。2025年,印度國防預算約為850億美元,但經濟增速放緩,財政赤字攀升,採購成本可能是巴基斯坦的三倍以上。
國內輿論批評政府優先軍費而忽視民生,教育和醫療預算被擠占,抗議活動在德里和孟買頻發。
印度嘗試通過與俄羅斯、法國和美國的合作平衡局勢,2025年2月,印度外長訪問華盛頓,尋求更多軍事援助,但美國因國內政治分歧對大規模軍售持謹慎態度。
印度還加強了與日本和澳大利亞的防務合作,試圖在印太地區牽制中國。
這些努力難以在短期內彌補裝備差距。巴基斯坦的新裝備預計在2025年底前部署完畢,印度若不迅速應對,未來衝突中的劣勢將更加明顯。
印度社會感受到衝突的衝擊。克什米爾地區的村民生活在不安中,邊境交火導致農田荒蕪,學校停課。查謨的軍營加緊布防,士兵們疲於應對巴基斯坦無人機的偵察。
巴基斯坦的機遇與挑戰
巴基斯坦在衝突中獲勝,極大提振了國內士氣。過去,印巴衝突中巴基斯坦常處於劣勢,印度憑藉數量優勢壓制巴基斯坦空軍。
中國武器的技術進步改變了局面,2019至2023年,巴基斯坦82%的武器進口來自中國,包括殲-10CE、紅旗-9和ZDK-03。
這些裝備在2025年衝突中證明了可靠性,殲-10CE的雷達鎖定能力和霹靂-15E導彈的精準性,讓印度陣風戰機難以招架。
紅旗-9成功攔截印度巡航導彈,ZDK-03則提供了實時戰場信息,使巴基斯坦指揮效率遠超印度。
新一批中國武器的到來進一步增強了巴基斯坦的信心,紅旗-19的部署將提升反導能力,空警-500的先進雷達將擴大偵察範圍,殲-35的隱身性能將改變空戰規則,霹靂-17的超遠射程將威懾印度空軍。
巴基斯坦空軍已在拉瓦爾品第調整訓練計劃,模擬與印度新型戰機的對抗。
卡拉奇港的碼頭工人加班卸載裝備,軍方加緊在克什米爾邊境部署防空系統。國內媒體稱讚政府的外交成果,民眾對中巴友誼的認同感空前高漲。
國際輿論認為,巴基斯坦的軍事崛起離不開中國的技術支持,但其經濟脆弱性可能限制長期發展。
截至2025年6月,印巴邊境的緊張局勢未見緩解。巴基斯坦的新裝備陸續部署,紅旗-19已在克什米爾測試,空警-500開始巡邏任務。
印度加緊與西方的軍購談判,但預算限制和裝備整合問題讓進度緩慢。兩國的小規模交火仍在繼續,無人機越界和炮擊時有發生。
國際軍控專家警告,若雙方不剋制,未來衝突可能升級為更廣泛的戰爭,波及整個南亞。
參考資料
關鍵時刻,巴鐵亮出中國空中殺手鐧,國產武器終於不再是二線貨 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