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璣說
(本文所有內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體資料贅述文章結尾)
5月25日,在與俄羅斯存在主權爭議的國後島附近海域,日本一艘海岸警衛隊巡邏艇突然進行了長達一小時的實彈射擊,按照國際慣例,在海上進行此類危險活動是必須提前發布航行警告,但日本這艘巡邏艇卻完全沒有這麼做。
事後,日本方面的說法是他們忘了通知,在一個如此敏感的地點,發生一起未預告的實彈射擊,然後解釋是「忘了」,日本是要幹什麼?
說好聽是「忘了」,難不成是故意的?
就在前幾天,日本一艘海岸警衛隊的巡邏艇,晃悠到了國後島附近,這國後島就是日俄兩國地圖上用紅圈重點標註,天天吵翻天的那幾個寶貝疙瘩之一。
按理說,要在這種地方搞演練,比如實彈射擊,那起碼得提前報告一聲,發個航行警告,免得漁船之類的撞上,可日本這巡邏艇偏不,招呼也不打一個,直接就開練了,端著13毫米的機槍,掃了近53分鐘,據說66發子彈加兩發照明彈都打出去了,小半箱彈藥呢!
更搞笑的是他們子彈都打完了,想起來沒有發布航行警告,然後趕緊鳴金收兵,這理由誰能信服?一個向來以「嚴謹」、「守規矩」自詡的國家,海上執法力量能犯這種幼兒園級別的錯誤?
日本這麼一出,到底是圖個啥?在爭議得快冒煙的地方搞實彈射擊,還不提前打招呼,這動作本身就自帶擴音器,喊的都是政治潛台詞。
往小了說,這就是伸出腳趾頭,小心翼翼地探探俄羅斯的深淺:你現在一門心思撲在烏克蘭那攤子事兒上,家裡後院這點「小動靜」,你還顧得上不?要是莫斯科那邊沒啥大動靜,那下一步膽子是不是可以再大點兒?
萬一俄羅斯急眼了,他也能立馬縮回去,滿臉堆笑表示歉意,不小心而為之,反正試探一下,成本又不高,還能順便刺探點軍情。
中俄聯手「登島」刺激了誰的神經?
這事兒發生的時間點,也挺耐人尋味,就在這「走火」之前沒幾天,俄羅斯那邊剛伸出橄欖枝,邀請我國去千島群島的舒姆舒島,參加二戰勝利紀念活動。
這舒姆舒島,據說還是當年日本關東軍最後幾個據點之一,雖說不在日俄爭議的那「北方四島」範圍裡頭,可「千島群島」這四個大字,對日本人來說,聽著就像耳邊響起了警報。
俄羅斯這頭一回請中國聯手登島搞紀念,這動作可不小,明擺著是在日本最敏感的那根神經上又撥拉了一下,那邊邀請函剛發出去,這邊日本就在爭議島嶼附近「手滑」開了火,這背後絕不簡單。
還有人分析,日本現在的岸田政府,或許是想通過這事兒,對外秀一把肌肉,尤其是在對俄問題上表現得強硬點,好給美國和西方那些盟友們遞個「投名狀」,爭取點實際好處,畢竟,最近美日之間為了關稅那點事兒,正談得唾沫橫飛,歐洲那邊對俄羅斯的各種限制也沒鬆勁。
在北方四島問題上故意製造點小摩擦,既能討好國內一部分嗓門大的右翼勢力,滿足他們的某些幻想,又能對外有個交代,顯得自己「立場堅定」。
當然了,也不排除是想轉移一下國內老百姓的視線,岸田內閣的支持率一直不太好看,經濟也不景氣,政府的債務問題壓得喘不過氣,這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民間的怨氣能小得了嗎?在外面搞點事出來,轉移一下國內的壓力,這也是政客們的老套路了,屢試不爽。
老毛子按兵不動,是在憋什麼大招?
那麼,挨了這記「悶槍」的俄羅斯呢?目前來看,克里姆林宮那邊倒是顯得挺沉得住氣,沒聽說因為這事兒跟日本拍桌子瞪眼,也沒啥嚴正抗議的消息傳出來,這「沉默是金」的背後,有什麼學問?
一方面,俄羅斯現在的主要精力確實被烏克蘭戰場牽制著,遠東這邊,只要日本不捅出天大的婁婁子,估計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想節外生枝,分散寶貴的戰略資源。
另一方面,或許在莫斯科看來,日本這種撓痒痒級別的「碰瓷」小動作,壓根兒就不值得他們大動干戈,越蹦躂越不搭理你,要是真跳起來一巴掌拍下去,反而遂了你的願增加了國際曝光度,還顯得我這邊沉不住氣,所以啊,先給你來個冷處理,看看你葫蘆里還賣的什麼葯。
說到這北方四島的恩怨情仇,那可真是剪不斷理還亂,二戰打完,這幾個島就落到了俄羅斯手裡,實際控制著,但日本那邊不認啊,說從19世紀開始,這些島就是他們的固有領土。
其實啊,以前也不是沒給過日本機會,據說俄羅斯曾經放出過風聲,如果駐日美軍能有個說法,比如說撤出日本,或者至少保證不惦記這些島嶼,那北方四島的事兒,也不是完全沒得談。可惜那時候的日本哪敢得罪美國,白白把送上門的機會給錯過了。
現在倒好,因為俄烏衝突日本跟著西方國家屁股後面,把俄羅斯往死里制裁,兩國關係都快降到北極點了,還想通過和平談判要回島?基本算是痴人說夢了。
這次日本巡邏艇「忘了發警告」就開火這事兒,表面看像是個孤零零的意外,但你要是把它放到整個東北亞這盤錯綜複雜的地緣政治大棋局裡瞅瞅,它就是一顆小小的棋子,牽一髮而動全身,背後全是各方的小算盤和神經緊繃。
日本想通過這種方式刷刷存在感,探探各方的反應,俄羅斯呢,可能在琢磨一盤更大的棋,暫時不想被這種小打小鬧給帶偏了節奏,至於我國,被俄羅斯邀請去舒姆舒島亮個相,本身也成了一個微妙的變數,讓這潭水攪得更加撲朔迷離。
接下來啊,就看各方怎麼出牌,怎麼接招了,日本是會「一擊脫離」見好就收,還是會得寸進尺繼續搞些小動作?俄羅斯的「戰略定力」又能保持多久?
參考: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俄羅斯副總理特魯特涅夫邀請中國代表團參加千島群島占守島抗日勝利紀念活動 2025-05-22 02:45
觀察者網--敏感海域,日巡邏艇突然發射實彈,打完才想起沒警示2025-05-25 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