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5月22日晚,模里西斯總理拉姆古蘭表示,與英國簽署協議將查戈斯群島主權移交給模里西斯。根據協議內容,位於該地區的迪戈加西亞軍事基地將由模里西斯租借給英國和美國。
從空中俯瞰,查戈斯群島宛如一串翡翠綠珠,鑲嵌在浩瀚的印度洋上。然而,這綠意盎然之下,掩蓋著大國權力的冰冷博弈和流離者未愈的傷痕。58年前,就像查戈斯群島被迫從模里西斯分割一般,約2000名查戈斯群島居民在「短暫離開」的謊言中被驅逐出家園。如今,模里西斯雖贏得了外交上的勝利,但要讓查戈斯人完全重回家園依舊路途漫漫;英美雖然在協議中讓步,卻依舊固執地將迪戈加西亞島的戰略價值延續至下一個世紀。查戈斯人的故事,註定是一部未完待續的「尋根史」。
被驅逐的島民
查戈斯群島,這片鑲嵌在印度洋上的翡翠綠珠,位於模里西斯東北約750公里處,橫亘在印度洋的十字路口。僅56平方公里的土地,卻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緣位置而成為大國棋盤上的關鍵棋子。
1965年,反殖民浪潮風起雲湧,為了維持在印度洋的影響力,英國將模里西斯割讓查戈斯群島作為後者獨立的條件。後又將群島的主島迪戈加西亞島租借給美國建空軍基地。1967年,大約2000名島民在謊言中被粗暴驅逐,離開了世代居住的家園。
坐擁迪戈加西亞島的美軍,憑藉這個印度洋中的彈丸之地,成功打造為謀求全球霸權的戰略樞紐。以迪戈加西亞為核心的查戈斯群島,早已融入美英全球軍事控制體系,不僅是美英在印度洋上的重要支點,更是其全球軍事輻射的重要一環。
即便在2019年,聯合國國際法院明確裁定查戈斯群島應歸還模里西斯,英美仍然緊握查戈斯這枚棋子不放。如今,協議表面上同意將查戈斯群島的主權移交給模里西斯,但協議的背後,是英美以99年租借的形式將迪戈加西亞島繼續擁為軍事基地。外界普遍認為,「主權移交、租回基地」的方式更像是在外交和法律壓力下的戰術妥協,英美並未真正退出印度洋,該基地將使得印度洋的主要航道仍被英美所控制,從而保障其在歐洲、亞洲、非洲的利益。
失根者的呼喚
當年,英美政府心知肚明:「這片土地必須被徹底清掃乾淨」。此後,查戈斯人的家園變成了鋼筋混凝土的軍事基地。短短數年,這裡平坦得已經能起降B-52轟炸機,油庫儲量足夠支撐整個印度洋行動。
為了不必向聯合國報告其持續的殖民統治,英國政府甚至謊稱查戈斯群島「沒有永久居民」。但實際上,這些失根者世代在查戈斯群島生活:數百年前被強行從非洲大陸和馬達加斯加帶到當時無人居住的查戈斯群島後,查戈斯人的祖輩們在殖民統治下的椰子種植園工作。幾個世紀以來,查戈斯人早已發展出成熟的語言、音樂和文化。
時隔多年,回憶起離開家園的那一幕,查戈斯人利斯比·愛麗舍依舊難掩困惑和憤怒:「有一天,我們被告知必須離開我們的島嶼,離開我們的房子……但我們別無選擇。他們沒有給我們任何理由。」
查戈斯人散落在模里西斯、塞席爾和英國等地,他們難以融入社會和獲得身份認同,從事著最底層的工作,面臨著不平等待遇。如今,當年被迫離鄉的查戈斯人大多已不在世。「我們的人民為了模里西斯的獨立,為了這個軍事基地,為了西方的利益而犧牲。但是我們能得到什麼回報?」查戈斯活動家邦坦普斯的話語充滿憤懣與悲哀。
此後,英國再三拒絕允許查戈斯人返鄉,理由卻莫名的含糊。儘管2000年英國法院宣布當年的移民條例非法,給予島民一絲希望,但這一判決在4年後因美國施壓而被撤銷。近年來,對英國控制該群島及強迫當地民眾流離失所的批評聲愈來愈多。聯合國和國際法院都敦促英國結束對這些島嶼的殖民管理,並將其主權移交給模里西斯。
如今,這份新協議允許全球各地的查戈斯人返回家園,但主島迪戈加西亞島依舊難改被美英掌控的事實。正義雖然來到了,但對失了根的查戈斯人而言,它依舊殘缺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