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84億美元,沙特Neom氫能工廠找不到買家

2025年05月23日00:10:19 軍事 5742
耗資84億美元,沙特Neom氫能工廠找不到買家 - 天天要聞
沙烏地阿拉伯neom在建的全球最大綠色氫能項目正經歷前景不確定性,其核心挑戰在於難以找到國際買家。  
該項目所有氫氣原計劃以「綠色氨」形式出口,但知情人士稱,目前僅有一家承諾買家,項目正轉向尋找本地消費者填補缺口。不過,沙特國內需求尚不確定,相關方正考慮放緩設施全面建設計劃。  
這個耗資84億美元的項目是綠色氫能因買家不足面臨挑戰的最新案例。
儘管獲得融資且無官僚拖延,作為聯合開發商的空氣產品與化學品公司曾承諾購買全部產出並轉售,但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尚未找到超半數供應量的客戶。  
若項目縮減,將成為neom的又一挫折——沙特已因預算赤字和債務問題削減該新城部分支出。  
項目由neom、空氣產品公司和沙特可再生能源企業acwa power合資建設,計劃明年投用,日產綠色氫氣達600噸。空氣產品公司稱進展順利,預計2026年中期開始調試電解槽,2027年推出產品。neom已將置評請求轉交建設方,另兩家企業尚未回復。  
儘管成本從最初50億美元飆升至84億美元,項目仍屬少數全速推進的案例。空氣產品公司去年與道達爾能源簽約,2030-2045年每年供應7萬噸燃料(約佔產能三分之一),但其餘份額買家仍未落實。  
即將上任的空氣產品公司ceo曾提及通過歐洲接收終端接觸客戶,但公司已推遲相關設施投資,稱「待氫能法規完善及客戶承諾明確前,聚焦沙特清潔氨建設與銷售」。  
綠色氫氣(利用可再生電力制氫)被視為鋼鐵、航運等行業脫碳的潛在方案,但高成本已導致多家開發商放棄項目。知情人士稱,neom項目正考慮分階段建設,依承購協議節奏分散投資,但因主體工程已建成,操作難度較大。  
由於neom新城等大型項目仍在建設,本土需求亦存不確定性。此外,沙特曾計劃成立新公司刺激綠色氫能投資,但該計劃尚未官宣即被取消。  
不過,氫氣仍屬沙特戰略重點——該國試圖藉此在全球清潔能源轉型中維持能源供應國地位。今年以來,acwa與德國sefe、貝克休斯等企業簽署合作協議,但與neom項目的關聯性尚不明確。沙特亦因國際需求低迷削減藍氨生產計劃,阿美ceo明確「無承購協議不啟動項目」。來源於:gulfnews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取消在越南停靠計劃,美「尼米茲」號航母駛向中東!最新衛星圖曝光伊朗關鍵核設施受損情況! - 天天要聞

取消在越南停靠計劃,美「尼米茲」號航母駛向中東!最新衛星圖曝光伊朗關鍵核設施受損情況!

當地時間15日晚間至16日,本輪以伊衝突進入第四天,戰事絲毫未見停歇跡象。 以色列政府和軍方16日說,伊朗在衝突中已經向以色列發射超過370枚彈道導彈,以軍則已經摧毀伊方大約三分之一的導彈發射裝置。 據央視新聞最新消息,當地時間6月16日傍晚,在以色列向伊朗首都德黑蘭指定地區發出撤離警告後不久,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
貴陽歷史上的今天|美國大兵在花溪 6/17 - 天天要聞

貴陽歷史上的今天|美國大兵在花溪 6/17

1945年6月1日,駐紮在花溪的美軍475團參加貴陽星期籃球賽。△中立者為F. 伊斯特布魯克, 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照片。1945年4月,歐內斯特·F·伊斯特布魯克(Ernest Fred Easterbrook,1908-1989)上校率美
過於先進:紅箭-16不允許出口 - 天天要聞

過於先進:紅箭-16不允許出口

中國紅箭-16反坦克多用途導彈的作戰效能依賴於多項中國獨有的尖端技術,此類技術被列為「非優先出口」範疇:一輛發射車可同時引導4枚導彈攻擊不同目標(坦克/工事/直升機),其火控演算法和數據鏈整合能力涉及陸軍合成旅作戰體系的核心機密;導彈採用「紅
實戰出真知:中國反坦克導彈系列重塑「沙漠雄獅」的新爪牙 - 天天要聞

實戰出真知:中國反坦克導彈系列重塑「沙漠雄獅」的新爪牙

眾所周知,阿爾及利亞是北非擁有強悍實力的國家,軍隊擁有反恐、反入侵的豐富經驗,戰鬥力在非洲乃至中東都是很重要的存在,可是,它在反恐戰爭中由於反裝甲武器屢屢失利卻鮮為人知……阿爾及利亞獨立以後,一直接受華約和中國的援助:在反坦克導彈領域,他是
泰國王室御林軍的「Thami」:CS/SA-5彈炮合一系統 - 天天要聞

泰國王室御林軍的「Thami」:CS/SA-5彈炮合一系統

中國在2014年的第10屆珠海航展出CS/SA-5彈炮合一系統:一門6管30mm機關炮射速超過4000發/分鐘,可以攔截各類航空飛行器、巡航導彈和炸彈等以外,也能打擊地面地步戰車、裝甲輸送車、自行火炮等戰場上的高價值目標;在高炮炮塔整合2具
紅旗-15防空導彈跨代前進的源動力(二):歐洲篇 - 天天要聞

紅旗-15防空導彈跨代前進的源動力(二):歐洲篇

原文再敘,書接上一回。話說,中國自2000年代引進俄制S-300後,通過逆向工程和自主創新掌握全套生產技術,從而發展出口版本(紅旗-15技術衍生,應該不是FD-2000),相較俄原版提升電子抗干擾能力和雷達探測精度—一個字:核心裝備全中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