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宣布關稅政策開始後,首當其衝的就是美國農業。最近國際大豆市場又有新動作,中國在反制美國後將目光鎖定巴西,而美國大豆卻無人問津,只能在倉庫里發霉,價格不漲反跌,與此同時巴西宣布大豆漲價,美國農民叫苦連天,說好讓農民過上好日子,結果自己成了政府的「炮灰」。
巴西大豆漲價,美國大豆無人問津
據國家糧油發布的數據顯示,未來幾個月中國進口巴西的大豆將大幅度漲價,由原來的5至6美分漲幅至158至182美分,漲幅超過11倍,並且巴西大豆已經在中國進口大豆中佔比達54%,而美國則縮減至38%。現在中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同時出手,巴西的訂單都排到3個月後了。

造成這一局面的,還是此前美國的一紙關稅,2025年初,特朗普宣布對全球開始徵收關稅,並針對中國再三施壓,最終加到高達145%的關稅,就是為了通過關稅威脅迫使中國讓步。
沒想到中國強硬反制,迅速做出各種反制策略,其中大幅度削減了對美國農產品的採購,並加大南美和歐洲的進口量。一眾關稅中,最簡單的農產品也成為了最先落地的項目。

不僅關稅一點,巴西大豆的價格遠比美國大豆有優勢,足足便宜了31美元每噸,並且運輸距離相較於美國更近。價格、運輸距離再加上特朗普關稅的影響下,美國大豆可謂是毫無競爭力。
大豆行情好加上中國訂單充足也讓巴西豆商更自信地加價,但此次漲價並非惡意加價,而是真正通過市場流通形成的價格漲幅。在中國「去美國化」的影響下,全球農產品主導權正在悄然改變。
靠補貼生活,美國農民表示「被騙了」
巴西豆商們數錢都數到手軟了,美國農民這邊還在依靠低保生活。在此情形下,特朗普似乎也意識到在不安撫國內情緒自己的「烏紗帽」恐不保。
他公開承認當前美國的農產品正處於關稅戰「前線」。
白宮方面也緊急表示已經與15個國家加速推進貿易,然而這些可買通不了美國農商們,價格下不來說再多也是「畫餅」。

自從關稅戰開始以來,美國農產品在中國進口這邊直接被打入「冷宮」,甚至已經被放棄了,美國農業部預估,更麻煩的是大豆出口不了,倉庫爆滿,堆在港口的農產品買都買不出去,如今加上存儲成本,美國農戶們現在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他們最憤怒的不是價格問題,而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
眾所周知,特朗普此次再度上任,農門兄弟們佔了很大一部分選票。
上任前特朗普信誓旦旦的說要給美國農民們帶來好生活,結果現在他們完全被政府當成「炮灰」。
而特朗普承諾的補償,也只是補給大型企業,一些中小型農戶拿到的錢遠低於承諾數量,導致現在農場主們不得不依靠低保活著,根本不敢輕易耕種。
人民吃不上飯,總統還在立人設
美國農民們過著慘淡的生活,而特朗普還在維持自己強硬的人設,他表示是中國需要和美國達成協議,而不是美國和中國達成協議。
這種傲慢的態度更是把更多曾經選擇美國的國家推遠。選擇價格更優惠的巴西也就理所當然了。對此美國大豆協會會長希望特朗普早日與中國達成協議,並表示美國農業比特朗普第一任期時更弱了。

現在在關稅的影響下,更多國家和地區的首選已經不再是美國了,轉而投向了市場更穩定的中國,美國農業的優勢正在逐步減少,曾經的統治地位也開始逐漸崩塌,而中國憑藉著多元化的供應鏈,做到了「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南美、東盟地區也從這次貿易洗牌中獲得了更多的收益。未來,人民的關注再也不是美國商品,更多的轉向別的國家,全球市場標準也從美國芝加哥的大屏幕上轉向更多願意合作往來的港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