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給自己添了一個新頭銜,俄羅斯科學院理事會主席。
乍一聽,很多人都會犯嘀咕,總統事務那麼繁忙,怎麼還涉足科研領域了?
難道俄羅斯真到了無人可用,需要總統「親自挂帥」的地步?
普京新身份引發外界猜疑
近年來,俄羅斯面臨著諸多外部壓力,俄烏衝突持續不斷,西方的制裁層層加碼,涉及金融、能源、科技等多個領域。
在這種情況下,科技成為了俄羅斯突破困境、保障國家安全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從國家安全形度看,現代戰爭早已不是簡單的兵力和武器的對抗,而是科技實力的全方位較量。
俄烏衝突中,雙方在無人機、電子戰、精確制導武器等領域的應用,就凸顯了科技在軍事領域的重要性。
俄羅斯要想在衝突中佔據優勢,保障自身安全,就必須不斷提升軍事科技水平,開發出更先進的武器裝備和作戰技術。
普京親自領導科學院,能夠確保科研資源向軍事科技領域傾斜,加快相關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為軍隊提供更強大的技術支持。
在經濟發展方面,西方制裁導致俄羅斯在國際市場上面臨諸多限制,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受到衝擊。
發展科技,尤其是在人工智慧、數字經濟、新能源等新興領域取得突破,能夠幫助俄羅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經濟結構的多元化和轉型升級,減少對傳統能源出口的依賴,增強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所以說,普京這一任命絕非偶然,更不是因為無人可用,實際上,這恰恰反映出俄羅斯在當前複雜國際局勢下,對科技發展的高度重視。
普京親自挂帥,就是要將科研與國家戰略緊密結合,打破科研機構與政府部門之間的壁壘,提高決策效率,集中力量解決國家面臨的關鍵科技問題。
這是一種高瞻遠矚的戰略布局,體現了普京對國家命運的擔當和對未來發展的深刻思考。
俄羅斯科技發展的兩大難題
俄羅斯科學院作為俄羅斯最高科學研究機構,在國家科技發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然而,近年來,俄羅斯科學院面臨著諸多困境,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資金短缺和人才流失。
從資金方面來看,俄羅斯科研經費投入嚴重不足,為了支撐戰時經濟,儘早打贏對烏特別軍事行動,俄聯邦於2024年8月份通過了削減預算草案,規定未來2年科研經費將削減25%。
俄羅斯各大研究機構能夠獲得的科研預算僅有40億美元和28億美元左右,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4年僅中國中央本級科技支出預算就超過了3700億元,還未統計各地方匹配的研究經費。
科研經費的不足,使得俄羅斯科研機構在設備更新、項目開展、人才引進等方面都面臨著重重困難,許多有潛力的科研項目因缺乏資金而無法推進,一些關鍵實驗設備也因無力更新而老化,嚴重影響了科研效率和成果質量。
在俄烏衝突爆發後,大批俄羅斯技術人才為免被徵召入伍,紛紛離開俄羅斯。
2022年離開俄羅斯的人中有86%年齡在45歲以下,80%受過大學教育,這些流失的人才大多是各領域的精英,他們的離開帶走了大量的知識和技術,使得俄羅斯科研團隊的實力大打折扣。
以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之一、俄羅斯科學家阿列克謝・葉基莫夫為例,他目前就在美國工作。
人才流失不僅削弱了俄羅斯科研的創新能力,也使得科研隊伍出現了斷層,給俄羅斯科技發展帶來了長期的負面影響。
從歷史角度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陷入長期困境,對科研的投入難以維持蘇聯時期的水平,科研機構的發展受到制約。
西方的制裁進一步加劇了俄羅斯的經濟壓力,使得政府在科研經費上的投入更加捉襟見肘。
而俄烏衝突的爆發,直接導致了人才的外流,許多科研人員為了自身安全和職業發展選擇離開俄羅斯。
俄羅斯科技突圍的新路徑
在資金短缺和人才流失的困境下,加強國際合作成為俄羅斯科技發展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俄羅斯積極尋求與非西方國家的合作,其中與中國的合作尤為引人注目。
在人工智慧領域,中俄合作不斷深化,2025年,中俄兩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合作取得了歷史性突破,雙方在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和演算法優化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俄羅斯在數學、信息通信技術和深度學習演算法方面有著深厚的積累,而中國在人工智慧的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具有強大的實力和龐大的市場優勢。
雙方合作,不僅可以實現技術共享和優勢互補,還能夠共同應對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推動全球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
例如,中俄聯合研發高性能晶元,致力於突破西方在晶元技術上的壟斷,為兩國的人工智慧發展提供堅實的硬體支持。
除了人工智慧,中俄在其他科技領域也有著廣泛的合作,在航天領域,兩國簽署了關於建立聯合月球與深空探測數據中心的合作協定。
俄羅斯在火箭發動機技術方面擁有先進的經驗,中國則在航天工程的整體規劃和應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雙方合作將有助於提升兩國在航天領域的綜合實力,共同探索宇宙奧秘。
這種國際合作對俄羅斯突破技術封鎖、實現科技自主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與中國等國家的合作,俄羅斯可以獲取更多的技術資源和市場機會,彌補自身在資金和人才方面的不足。
同時,合作也有助於俄羅斯打破西方的技術壟斷,建立自主可控的科技體系,提升國家的科技競爭力和國際地位。
普京擔任俄羅斯科學院理事會主席,這一系列舉措展現出其戰略決心,對俄羅斯未來發展意義深遠。
未來,俄羅斯在科技和軍事領域的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但普京的堅定領導和戰略布局為俄羅斯指明了方向,俄羅斯將在困境中砥礪前行,實現國家的發展目標。
參考資料:
參考消息:2025-01-12:俄科學院:美中俄海洋實力指數排名世界前三
鳳凰衛視:2025-05-16:俄外交學者:西方不向烏克蘭輸送武器是和談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