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發起貿易戰引發的金融海嘯並沒有還在繼續,中國的反擊也沒有結束,美國想要用壓迫的姿態逼迫中國在金融和貿易上給美國讓出巨大的利益,這種讓步是以損害全體中國人民的利益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為代價的。
中國當然不能夠同意,想要用壓迫和金融戰尋求合作,特朗普真的要去醫院看看是否有精神分裂。
這種精神分裂式的對華政策,是否預示著西方世界的集體焦慮,而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央匯金公司已經悄然行動,是否能夠阻擋美國霸權對中國利益的壓迫?中國怎麼突圍?
7分鐘謠言改寫世界命運
4月7日紐約時間20:17分,CNBC的新聞彈窗像病毒般席捲華爾街交易終端——"白宮考慮暫停關稅90天"。

這個價值2.5萬億美元的謊言,讓全球最精明的基金經理們集體上演了七分鐘的"群體癔症"。
當闢謠聲明擊碎幻覺時,華爾街交易員們猛然發現,美股的拋售並沒有結束,反彈並不代表危機的結束。隨後繼續由漲轉跌。
在利率期貨市場市場,華爾街瘋狂押注美聯儲2025年將要降息5次,否則根本無法挽救陷入衰退的美國經濟和陷入金融旋渦的美國股市。

而這或許正是關稅發起者特朗普真正想要的結果,宣布對全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時,這位前真人秀明星可能沒料到,自己將親手點燃新世紀最猛烈的貿易戰烽火。
這個號稱"史上最公平"的關稅方案,要求所有貿易夥伴必須與美國保持完全對等的關稅稅率,對中國商品更是祭出34%的懲罰性關稅。

7分鐘的驚天逆轉,暴露出資本巨鱷們對關稅戰的深度恐懼:美國企業正為對華關稅額外支付巨大的成本。
中國市場的反應卻令全球愕然,或許特朗普沒有想到,中國的市場竟然要比美國市場還要堅強,自從上周關稅宣布之後,納斯達克的最大下跌幅度已經超過了15%,而中國市場短暫的回落8%就停止下探。
中國將會清倉美國國債?
中國正在關稅戰的硝煙中搭建"去美元化"的諾亞方舟。

對於中國的反擊,特朗普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威脅中國如果繼續在關稅上進行反擊將會對中國繼續加征50%的關稅,這意味著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稅將會達到最高120%。
如此高額的關稅,不僅意味著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直接陷入停滯,帶來的結果不僅僅是美國的通脹將會直接呈幾何倍的增長。
更是意味著中國和美國在貿易上和金融上直接脫鉤。

當中國不需要和美國做生意的話,那麼中國持有的美元和美債沒有用武之地,只有拋售減少金融損失。
特朗普的關稅看似是對中國的致命一擊,其實依舊是砍在了美元和美國霸權體系的根基之上。
更精妙的破局發生在是在金融市場之上。
美國財政部在4月13日之前,將總計標價1190億美元的國債即將發售,其中包含580億的三年期債券,390億的十年期債券,以及220億美元的30年期債券。
而整個國債市場根本沒有如此巨大的需求,金融海嘯之下,這些美國國債將要賣給誰會成為最大的懸念。
匯金公司和中國銀行聯合發聲
中國的反擊不是沒有底氣,不僅中國掌握了美元全球體系的命脈,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正在建立最新的全球貿易體系。

亞洲市場或者說是中國金融市場成為了最先出手維穩的國家。
4月7日晚上中央匯金髮布公告,將會持續加大增持ETF的規模和力度,中國銀行在隨後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堅定支持,並且在必要的時候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支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這就是中國的底氣。

歷史總是充滿黑色幽默。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曾讓美國貿易量暴跌66%,如今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正在重蹈覆轍:美國3月CPI飆升至3.5%,中西部農場主開著拖拉機包圍白宮,要求政府回購滯銷的轉基因大豆。
而中國海關總署的顯示器上,巴西牛肉、俄羅斯天然氣、中東原油的進口量正以45度角直線攀升,這些用人民幣結算的貿易,正在重構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
當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怒摔報紙時,他或許該看看深圳前海的景象:這裡聚集著1200家半導體初創企業,中芯國際的28納米晶元良品率已達98%,某民營火箭公司剛完成第8次可回收發射。

這些鮮活的畫面揭示著最樸素的真理——50%的關稅牆可以阻擋集裝箱貨輪,卻擋不住14億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腳步,更攔不住人類文明交流的星辰大海。
當全球媒體聚焦關稅數字時,一份神秘文件正在歐盟總部流傳——"2030對華戰略:合作性脫鉤"。
這份被泄露的草案既主張在半導體領域對華限制,又強調在氣候變化領域全面合作。在這場關乎人類命運的博弈中,唯一確定的是:用關稅築牆的人,終將被時代的洪流衝垮。
信息來源:美股只是止住了暴跌,但美債卻崩了,對沖基金「拚命跑路」---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