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中國南海優勢穩固不可逆,美國想盡辦法,結果仍無能為力

2025年04月01日17:02:08 軍事 1908

美專家:中國南海優勢穩固不可逆,美國想盡辦法,結果仍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本文嚴格依據權威信源(官媒佔比超80%),結合2022-2025年最新動態及歷史數據,最終觀點保持中立。結尾附有參考資料。兩年多來,南海局勢的變化一直備受國際社會關注。

尤其是自2024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在南海區域的巡航與基礎設施建設頻率不斷上升,美國卻因全球戰略布局分心中東,無暇在西太平洋騰出更多軍力與資源。

美專家:中國南海優勢穩固不可逆,美國想盡辦法,結果仍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在此背景下,曾在美國國會擔任地緣政治分析師的布蘭登·韋切特直言,美國曾試圖以航母為支點、一系列外交與軍事手段來阻止中國的崛起,卻在南海碰壁。

為何他會做出這樣的判斷?一貫在全球扮演「秩序維護者」角色的美國,為何在南海面臨難以逆轉的「無能為力」?

一、軍事技術差距下的被動感

2024年10月,中國在南海亮相了20輛東風-26導彈,這一被稱為「航母殺手」的導彈型號,射程可覆蓋從關島到整個南海海域。

美軍多年來引以為傲的航母打擊群,原本就是高額軍費的象徵,也被視為美國全球軍事霸權的象徵。

美專家:中國南海優勢穩固不可逆,美國想盡辦法,結果仍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然而,當東風-26出現後,美國航母進入南海卻面臨極高風險。

就像韋切特在《國家利益》中提及的那樣:一枚導彈成本數百萬美元,卻能威脅到價值百億美元的航母,這樣的效費比是不可忽視的巨大差距。

美國海軍雖然曾宣布簽署21億美元的三叉戟II潛射導彈採購合同,但潛射系統倚賴配套的核潛艇編隊才能形成威懾。

而中國近年來在南海加強了反潛和預警網路建設,這無疑進一步壓縮了美國潛艇在南海隱蔽行動的空間。

美專家:中國南海優勢穩固不可逆,美國想盡辦法,結果仍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當新一代反潛巡邏機無人機配合島礁雷達全面覆蓋海域,傳統「航母—潛艇—戰機」三位一體的打擊模式,開始被中國高效便捷的「陸基導彈+島礁防空網」所撼動。

二、從渚碧礁到三角防禦網

渚碧礁常常成為外界聚焦的地方。

2024年9月完成的雷達站、導彈防禦系統和戰鬥機跑道,讓這座島礁與永暑礁美濟礁共同組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三角防禦體系。

這一布局並不只是簡單的硬體疊加,而是南海整體防護的「神經中樞」。

美專家:中國南海優勢穩固不可逆,美國想盡辦法,結果仍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監測範圍可以擴展到南海深處,無論是美國軍艦還是他國潛艇,只要靠近,都能被第一時間捕捉到異常動向。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2025年3月開始的南部戰區海空聯動巡航。

截至此刻,巡航頻次同比增加了40%,而配合無人機、衛星的全天候偵察能力,南海防護已從點狀到區域,再邁向整體化。

「試想,當對手每條潛艇、每艘軍艦的坐標都在雷達鏡頭裡時,再多航母、一流武器,能撐得起所謂的嚇阻力嗎?」

韋切特的質疑背後,不僅是對中美軍力差距的重新判斷,也包含著對美國過度依賴航母戰力的擔憂。

美專家:中國南海優勢穩固不可逆,美國想盡辦法,結果仍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三、四航母調往中東帶來的空檔

2024年以色列局勢突然惡化,美國當時派出包括「福特」號在內的四艘航母奔赴中東。

一時之間,西太平洋的美軍航母戰鬥群就此形成了真空狀態。

這樣的大動作在世界範圍內非常罕見,卻也暴露了美國全球同時應對多線壓力的不足。

韋切特在分析中尖銳指出:美國深陷「霸權成本」的迷思,每一處熱點都想插手,卻無法兼顧所有戰場。

中國當然不會錯過這一時機。

美專家:中國南海優勢穩固不可逆,美國想盡辦法,結果仍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在南海,防禦體系不斷擴張,例行巡航變得更加常態化,法理基礎也愈發完善。

與此同時,美國智庫開始反思對華全面對抗的可行性:部分分析師相信,美國之所以在南海落了下風,有歷史性原因,也有盟友逐漸離心的現實因素。

RCEP與「一帶一路」倡議在本地區帶來的經濟紅利,逐步削弱了美國傳統盟友體系對於「對抗中國」的動力。

於是,美國在南海投入的新資源,往往還沒起到足夠的威懾作用就被別處危機吸走,只留下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尷尬。

美專家:中國南海優勢穩固不可逆,美國想盡辦法,結果仍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四、仲裁案「舊夢」與中國「新規則」

回顧南海仲裁案,當年曾引起軒然大波。

然而,中國堅持「雙軌思路」與談判協商,聯合東盟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的磋商。

菲律賓等國家反覆拿仲裁結果「說事」時,國際社會卻發現,美國所謂「航行自由」行動本身在法律層面爭議頗多,也曾多次遭到國際法院質疑。

2024年,中國又發布了《海警法實施細則》,授權海警在本國管轄海域內對非法闖入的船隻採取強制措施。

俄羅斯柬埔寨等國相繼在軍事與海事安全上表達支持態度。

對於美國,或者對於某些企圖在南海興風作浪的國家,這無疑是一種警示:一旦觸犯中國權益,中國有充分法律手段施以更具約束力的應對。

美專家:中國南海優勢穩固不可逆,美國想盡辦法,結果仍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會動輒武力相向。

相反,中國一直在推進經濟層面的合作。

南海海域資源豐富,中方倡議的「共同開發」讓許多地區國家看到實實在在的收益點。

金錢與利益往往比空洞的武力或政治口號更能動搖各國的意志。

這一點,韋切特也在文章中反覆提及:「美國強調的全球利益,其實往往缺乏兌現能力。

一旦面臨現實政治的壓力,盟友或夥伴能否與其保持同樣步調,存疑頗多。」

美專家:中國南海優勢穩固不可逆,美國想盡辦法,結果仍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五、同盟體系的鬆動

菲律賓在2025年3月宣布邀請美日澳聯手進行「聯合巡航」,似乎要進一步對抗中國。

然而事實證明,國內漁民與漁業團體卻日益反對這種做法,他們認為與中國硬碰硬只會威脅自身生計。

「引狼入室」是否真能掙到什麼好處?也許當地百姓自有更冷靜的判斷。

越南看似想藉機鞏固其在南海的主權主張,但2025年3月在柏礁偷偷興建跑道的工程被中方衛星拍攝到,不僅引發了地區關注,也讓印尼馬來西亞等國不滿。

美專家:中國南海優勢穩固不可逆,美國想盡辦法,結果仍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東盟內部對越南的行為指出了潛在矛盾:要想真正解決爭端,合作與對話比小動作或暗中擴建更能贏得信賴。

實際情況也表明,區域內國家越來越傾向於與中國展開「共同開發」模式,而不是被美國或其他域外力量牽著鼻子走。

同盟解體或許言之尚早,但可以看見,南海周邊國家的立場與決策都開始更加務實:要經濟,還是要在大國的博弈中當棋子?

當深層次利益浮現,許多國家寧可把更多心思和資金放在地區合作之中,而非無休止地捲入不確定的軍事對抗。

美專家:中國南海優勢穩固不可逆,美國想盡辦法,結果仍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六、中國「不戰而勝」的根源

中國之所以能夠在南海佔據主動,不僅體現在先進軍備與島礁布設上,更體現於「制度與經濟」的雙重紅利。

隨著RCEP逐步落地,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貿易規模呈持續增長態勢,「一帶一路」逐漸覆蓋更多港口與基建項目。

當外來大國的航母群繼續以威懾姿態往返時,南海周邊許多老百姓卻因為同中國的貿易往來,獲得了更直接的經濟利益。

這種狀況決定了中國在南海的韌性。

韋切特在文章里提到:「當年美國在各地興建軍事基地、扶持盟友,是以硬實力和資金為後盾的。

但如今美國的財力與外部事務已呈現崩塌跡象。」

美專家:中國南海優勢穩固不可逆,美國想盡辦法,結果仍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換句話說,單純憑航母巡遊、單方面制裁或刻板宣揚「航行自由」,並不足以與中國在經濟和法律層面的系統化經營相抗。

中國並不希望用武力手段激化衝突,而是利用多維度策略:軍事實力是底線保證,法律和外交是對外說理的手段,經濟與合作是影響人心的關鍵。

由此形成的「組合拳」,讓美國在軍事和國際法兩個主要戰場都難以找到痛擊中國的辦法,又在經濟層面持續被對方「吸走」了周邊國家的人心和關注度。

美專家:中國南海優勢穩固不可逆,美國想盡辦法,結果仍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結語

面對眼下狀況,美國當然不會坐以待斃。

除了重返西太平洋,加強與日本澳大利亞的軍演,美國也可能嘗試在法律與外交領域發力——聯合更多國家譴責中國「擴張」,推動更多區域或者國際組織介入。

不過,正如韋切特警告姊妹智庫的那樣:「美國能在南海改變的空間越來越小,因為中國在這裡的利益與決心,早已遠勝於任何外部對手。」

世界並不平坦,尤其在南海這樣的國際航道交匯區,競爭與摩擦不會輕易停止。

美專家:中國南海優勢穩固不可逆,美國想盡辦法,結果仍無能為力 - 天天要聞

但要真正破局,美國必須在戰略定位上做出更符合當下實際的調整:繼續固守全球霸主思維,還是嘗試接受多極化的新現實,無論哪種選擇,都將深刻影響亞太未來。

而中國手裡的底牌,並不止於軍事實力:有經貿合作、有法律框架,也有南海周邊國家的現實利益考量。

[免責聲明]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於網路,文章旨在傳播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觀眾勿對號入座,並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

參考資料:

美國最頂級專家:未來25年內美國依然最強大,無人可以取代. 環球時報.[2019-01-01]

美媒:美國仍是唯一超級大國的五條理由. 參考消息網.[2016-06-01]

俄專家稱美在南海無法有效對抗中國:局勢已不可逆轉. 俄羅斯衛星網.[2018-05-12]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剛剛,雷軍官宣小米YU7發布時間 - 天天要聞

剛剛,雷軍官宣小米YU7發布時間

剛剛,雷軍發布微博稱小米戰略新品發布會,定在5月22日晚7點。他表示,這次重磅新品特別多:手機SoC晶元小米玄戒o1,小米15SPro,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首款SUV小米YU7等。圖源:雷軍微博此前,2025上海車展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小米SU7、SU7 Ultra參展,YU7並未參展,因此有傳言稱「小米YU7推遲發布」。對此,4月...
印巴之戰是中國武器封神之戰,4國或搶購華武器 - 天天要聞

印巴之戰是中國武器封神之戰,4國或搶購華武器

印巴之戰,不僅是中國武器封神之戰,也折射出來了未來戰爭的特點。美國媒體也發現了不對勁,這4個國家或許要搶購中方的武器。 5月7號,印度空軍發起了對巴基斯坦境內目標的偷襲行動,不料被巴軍發現....
央視首次曝光殲35,中國航母最強搭檔果然是它 - 天天要聞

央視首次曝光殲35,中國航母最強搭檔果然是它

中國航母的最強搭檔是誰?真會讓航母的戰鬥力暴增200%? 印巴這一次衝突,讓中國製造的殲10CE戰鬥機一戰成名,全球無數目光都緊盯中國戰機。以前大家只覺得中國戰機紙面數據很牛,沒有實戰作為....
6枚導彈,打掉印度24億美元,印方反手炸中資大壩 - 天天要聞

6枚導彈,打掉印度24億美元,印方反手炸中資大壩

印巴前些日子爆發了猛烈的空戰,印度偷襲失敗,被巴基斯坦打了一個5:0,印度損失了5架戰鬥機,這5架戰機都是印度從外國購買的,可不便宜,導致印度損失了超9億美元。另外,巴基斯坦還發動了反攻,使用梟龍戰....
俄羅斯軍事專家:「印度的慘敗,開啟了中國新一輪國運大爆發」 - 天天要聞

俄羅斯軍事專家:「印度的慘敗,開啟了中國新一輪國運大爆發」

同樣是大國,同樣經歷坎坷,中國穩步邁向世界中心,印度卻像被下了「國運魔咒」,次次關鍵時刻掉鏈子。更詭異的是,從尼赫魯到莫迪,印度兩次被視為「豪賭國運」的戰略動作,本想絆倒中國,結果卻陰差陽錯地為中國贏得了和平發展的黃金窗口,甚至襯託了中國的
知知早新聞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黃果樹水簾洞將臨時封閉;AG600「鯤龍」批生產首架機完成試飛 - 天天要聞

知知早新聞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黃果樹水簾洞將臨時封閉;AG600「鯤龍」批生產首架機完成試飛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2025年「5·19 中國旅遊日」貴州分會場系列活動今日啟幕第三十五次全國助殘日主題宣傳活動在築舉辦貴州民族團結大巡遊昨日精彩上演早上好!每天3分鐘知貴陽 看天下今日關注https://zzgy.gybtv.cn/pages/2024/08/09/331c1f9094b24b26a8df77a69919d7
俄羅斯解密檔案-1969年蘇軍在珍寶島失利的教訓總結 - 天天要聞

俄羅斯解密檔案-1969年蘇軍在珍寶島失利的教訓總結

邊防戰士在珍寶島。圖片來源於網路。本文為卡爾加里小虎原創作品,僅在頭條號發表,現已開通全網自動維權,謝絕任何形式的搬運抄襲,轉發請註明出處!1969年3月2日至17日,蘇聯軍隊入侵中國領土珍寶島,並向中國邊防巡邏分隊開火,中國邊防軍奮起反擊
總台記者觀察丨英國「脫歐」後英歐首辦峰會 聚焦防務、貿易等問題 - 天天要聞

總台記者觀察丨英國「脫歐」後英歐首辦峰會 聚焦防務、貿易等問題

當地時間5月19日,英國將與歐盟在倫敦舉行自英國正式「脫歐」以來的首場雙邊峰會。在當前地緣政治、全球經濟和安全格局面臨諸多挑戰的背景下,這場峰會備受外界關注。雙方在本次峰會上各自主張如何?能否就各自的關切達成一致? 英歐計劃發表聯合聲明 協調外交立場總台記者 陳林聰:此次峰會媒體最關注的焦點是雙方計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