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2025年04月01日05:32:08 軍事 1186

台灣省的「著名學者」、退役將領帥化民在訪談中表示:"中國的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他的話引起了全民熱議,很多人都表示支持。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這個論斷的背後,既是中華文明五千年救災智慧的現代傳承,更是新中國七十年應急體系建設的集中展現。

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中國救災能力的進化,早已經超出了人們的認知。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中國救災體系的深層密碼,潛藏在三千年的制度演進中。

在古籍《周禮》中,就出現了"荒政十二"制度,確立了由政府牽頭救災的基本框架。

漢代建立的"常平倉"體系,開創了糧食儲備制度的先河。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到了唐宋時期,更發展為覆蓋全國的倉廩系統。乾隆年間設立的"粥廠",在1785年黃淮大旱中救濟災民超過200萬人。

這些歷史事件不僅培育了中國人的救災理念,更塑造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

而這些,都為新中國救災體系的現代化轉型,提供了精神層面的基礎。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成為我們現代救災體系建設的轉折點。

在地震導致京津唐通訊完全中斷的情況下,解放軍38軍114師通過無線電盲發技術,在震後28分鐘向中央發出首份災情報告。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鐵道兵部隊創造"軌道搶修48小時奇蹟",在震後52小時恢復京山鐵路通行,使首批5000噸救災物資得以陸路運抵。

震後重建過程中建立的"對口支援"制度,由遼寧省負責唐山市路南區重建,開創了省級行政單元跨區域協作的先例。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2008年汶川地震,又一次體現出了中國救災能力的跨越式發展。

震後37分鐘,成都軍區6架直升機完成首輪空中偵察;72小時內,全軍20個專業救援隊攜帶452台生命探測儀進入震中。

日本國際救援隊隊長曾評價:中國軍隊在複雜地形下的工程保障能力,日本人快兩倍。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讓我們印象最深的,當然還是最近的西藏日喀則地震。地震發生僅10分鐘後,無人機便來到了震區上空勘察。

不到半小時,第一批救災人員已經開始施救。幾個小時之內,解放軍的運-20飛機,便送來了急需的物資、機械和大量解放軍戰士。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由於救援及時,除了在地震一開始就遇難的一百餘人外,災區再無一人死亡,所有被困群眾全部被安全救出。

以上的,還不是那次救災行動的全部。

我們可以看到,僅僅在一天之內,災區的道路、電力和通訊全部恢復,救災物資的進入暢通無阻。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受災當晚,臨時住所便搭建完畢,災區群眾已經吃上了熱菜熱飯。災區的兒童,甚至還沒有因為地震而停課。

一次大地震,竟然只在一天左右的時間內便基本上處理完畢,這等響應速度,在世界上無與倫比。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如果對比一下國際救災的案例,我們就更能看出區別。

2011年的日本311地震中,他們的救援力量在48小時內到位了3萬人,這已經是其他國家難以企及的了。

而中國軍隊在2020年長江洪災中,竟然能在12小時內投送了5萬救災兵力。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美國的那些智庫在研究後指出,中國應急物資調配的效率,是美國的1.7倍,單位時間救援人員的投送量,是歐盟國家的2.3倍。

中國的救援能力之所以強大,原因有二:強大的管理能力,和不計成本的科技賦能。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2018年,中國的應急管理部成立。有了統一調配後,國家的災害救援能力得到了質的提升。

這個整合了消防、地震、防汛等13個領域職能的"超級部門",在2021年鄭州特大暴雨中展現出驚人的效能。

通過嚴密的立體化監測系統,防災部門提前48小時便對特大暴雨提出了預警。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緊接著,國家應急物資便開始啟運,進入鄭州儲備庫。受災2小時內,軍方便調集了50艘動力橡皮艇開始救人。

同時,解放軍還協調中部戰區出動了3架大型運輸機,在6小時內就從武漢空運了3套大型排水系統。最終,這次特大的災害,損失被降到了最小的程度。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世界銀行的《中國應急管理改革評估報告》指出,中國這種垂直整合資源的救災模式,使決策效率提升40%,資源浪費減少25%。

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2年報告顯示,中國救援隊的標準化程度,早已位居世界前三。

那麼,科技賦能方面呢?我們可以看到,無人機的進化,為中國災害救援帶來的質變。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2008年的汶川地震時,僅有6架民用無人機參加救援;而到了2023年涿州洪災行動中,出動的各型無人機達到了三千餘架。

中國的無人機救災集群的規模,在十幾年間增長了500倍。那些寶貴的災區第一手資料,對於救災的指導意義不言而喻。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此外,中國還創新性地建立了地震之後的受災評估系統。

在2022年的瀘定地震中,這套系統在17分鐘內,完成10萬平方公里受災評估,並精準定位了137個失聯村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發的"應急大腦"系統,更是將次生災害預測準確率提升至92%,遠超國際同類系統75%的平均水平。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中國的救災能力獨步天下,那麼在國外行動的話,會不會有什麼問題呢?答案是否定的。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一帶一路」是個經濟戰略,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國也在通過這條路線,與周邊國家共同進行著防災減災的合作。

如今,我們的合作方已覆蓋了67個國家。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中國還援建了三十多個區域救災物資儲備庫,可以在緊急情況下,形成一個地跨亞非拉的應急網路。

而中國主導的"國際應急管理學會"亞洲分部,正在制定無人機救災的全球標準。

在2022年的全球減災會議上,中國提出的"早期預警全覆蓋"倡議,獲得了132國支持。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而緬甸,也恰恰是我們的防災合作方之一。2015年,緬甸爆發洪災,中國在得到授權後,動用運輸機,創下了單日投送300噸物資的紀錄。

而在2023年12月的緬甸地震救援中,中國國際救援隊使用了北斗災情速報系統,將災區信息採集速度提升至傳統方式的8倍。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應該說,中國的救災力量,是完全可以將緬甸,從地震的災難中拯救出來的。

如今,雲南已經成立了醫療救援隊,三十七名醫護人員攜帶著先進的醫療器械,已經包機進入了緬甸。

相信在自己先進的醫療技術下,他們將會在此次救災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當然,中國的救災力量,能夠在緬甸發揮怎樣的作用,這還要看緬甸政府的態度。

沒有他們的授權和邀請,我們的救災人員是無法過去幫他們的。但是就現在的情況看,讓緬甸張嘴求救,似乎是比較困難。

緬甸這個國家,各個地區的勢力林立,武裝派別多如牛毛,而且互不隸屬。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他們的政府,管轄能力相當有限。這也就是為什麼,地震都發生多日了,緬甸官方仍然沒有給出傷亡數字的原因。

這在中國,是無法想像的。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緬甸如果想要救災,只有讓中國幫忙一途。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當然,如果他們不想救災,那麼一切就另當別論了。

站在人類文明的高度審視,中國救災能力的提升絕非簡單的技術躍進,而是五千年文明積澱與現代化治理的完美融合。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都江堰的千年福澤,到跨越國界的生命救援這份始終如一的文明擔當,正在書寫著人類救災史上的新篇章。

希望在緬甸地震的廢墟上,能夠早日看到五星紅旗的升起。

參考資料:

1、台灣名嘴稱中國救災能力第一 快速響應馳援緬甸——中華網2025-03-30 09:09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2、緬甸強震已致超千人死亡!中國將提供1億元人民幣地震救災援助,救援隊第一個抵達緬甸震區——浙江在線2025-03-29 21:38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副參謀長性格太直,為副司令發聲:司令狹隘!許世友哪能受得了 - 天天要聞

副參謀長性格太直,為副司令發聲:司令狹隘!許世友哪能受得了

許世友是我軍傑出的軍事指揮員,在戰爭年代戰功赫赫,和平時期長期擔任大軍區司令。在軍中的威望和地位不是一般高。可在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時,副參謀長王德可是直呼:司令心胸狹隘!王德在南京軍區任職期間,曾與司令有過多次頂撞、爭執的情況,始終認為對方
15人遇害1人失蹤,聯合國官員譴責加沙急救車隊遭襲擊 - 天天要聞

15人遇害1人失蹤,聯合國官員譴責加沙急救車隊遭襲擊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爾克4月1日強烈譴責以色列軍隊3月23日襲擊加沙急救車隊,並要求就此展開「獨立、迅速和徹底的」調查。圖爾克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說,該襲擊造成加沙15名醫務人員和人道主義工作人員喪生。死者遺體後來被人發現埋在被毀車輛附近,「令人深感不安」。聲明還說,按照國際人道主義法,...
鈞正平:「台獨」意味著戰爭,勿謂言之不預也 - 天天要聞

鈞正平:「台獨」意味著戰爭,勿謂言之不預也

「台獨」挑釁一次,懲戒就進逼一步。4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位台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這是對民進黨當局近期一系列惡劣謀「獨」言行的嚴正回應。自去年5月賴清德掌權以來,台海已漸呈風急浪高之勢。造成如今這一切緊張局勢的罪魁禍首正是賴清德本人。賴氏謀「獨」行徑,狂妄惡劣、...
國產CS/LS7衝鋒槍嶄露頭角,成「國家財產」新力量 - 天天要聞

國產CS/LS7衝鋒槍嶄露頭角,成「國家財產」新力量

近日,由重慶建設集團研製的CS/LS7衝鋒槍憑藉其卓越性能,在警用、軍事等多領域備受關注,被譽為守護「國家財產」的可靠力量。 CS/LS7衝鋒槍首次亮相於2016年珠海航展,當時便以獨特設計吸引了眾人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