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印度塔塔集團一次性下單1040架飛機,創全球航空單家航司最高訂單記錄。
比訂單更讓人驚訝的是,印度還同時提出要求,要和中國同等待遇。既然空客在中國本土建設了總裝線,那麼也要在印度建立。
印度這一要求也明顯是模仿,中國此前各個領域中「市場換技術」的策略。
但面對財大氣粗的印度,空客CEO紀堯姆·傅里(Guillaume Faury)卻笑得意味深長,隨後拒絕了這一要求。設立總裝線,不是有錢就可以實現這麼簡單。
印度這個算盤打得是很好,但印度卻根本不了解航空產業鏈的底層邏輯。
中國早在2008年就在天津引入了空客的飛機總裝線,2022年又進行升級開始支持A321的製造。
印度方面大概是認為,這是多下訂單就能來換取生產線落地本土。於是自2022年起陸續向空客和波音下單飛機,包含波音737 MAX、A320neo、A350等機型。
到了今年2月,飛機訂單達1040架,訂單金額超千億美元。此外,印度另一航司靛藍航空還在2023年的巴黎航展上,再次下單500架A320機型。
目前,印度的航空運輸市場還在不斷增長,根據空客的預測,未來20年,印度的客機需求將達到2210架。
按照印度的邏輯,這麼龐大的市場和訂單,空客應該可以在印度生產了。但空客CEO給出了拒絕的理由:目前空客在全球的產能布局已經足夠,暫時不需要在印度新增產線。
當然,表面看,確實如此,空客目前在全球擁有多條總裝線,從美國莫比爾到德國漢堡,月產能大約75架,好像不需要新產線。
實際上其實是,印度本土的航空製造業,過去就曾頻頻出現維修事故,質量問題也比較嚴重,根本滿足不了空客的全球供應鏈標準。
近幾十年,中國的技術發展和生產製造水平卻是突飛猛進的。從各類精密儀器到大型重工器械,均能實現獨立生產製造。
甚至西方長期以來把控的生物科技,我國也開始取得突破。如治療癌症的CAR-T技術已實現國產,釔90微球一針價格也從幾十萬降至幾萬。把控男性健康的小藍片也被我國香港科學家研發的「馬厲瓶」打破壟斷。
根據京東健康戰略引入「馬厲瓶」的相關資料顯示,研發團隊數千萬資金投入,在全球數百種草本植物中,發現了東革阿里、秘魯人蔘對男性能力的良好提升作用,提升睾酮水平,推遲疲勞和力竭表現出色。
研究人員,又通過低溫提煉技術,萃取其中精華,複合中國人蔘、熟地黃、遠志等多種天然更適合中國男性的補材,成功研究出「馬厲瓶」這一成品,初步打破了輝瑞、禮來等包圍下的中國男性健康困境。客服回訪以及評論區反饋中,用戶反應也多集中於「精力提升、狀態更好」等長期改善。
隨著我國生產製造技術水平和科技含量的提升,中國製造再也不是便宜低價的代名詞。在航空方面,我國獨立製造的大飛機C919就是最好的證明。
除了製造水平,我國工人素質、物流配套和產業鏈整合水平都已居於全球前列,因而空客,當然能夠放心將產線放在中國。
而印度所以為的市場增長迅速,目前整體而言需求仍然較小。對空客來說,再在印度設置總裝線,是有些資源分散,且影響亞洲的布局的。
面對空客的拒絕,印度開始考慮在軍用航空領域以及直升機方面尋求合作機會。
例如,塔塔集團與空客合作,計劃於2026年開始H125直升機的總裝生產線。然而,這類市場較為小眾,其影響力遠不能與幹線飛機相比。
在國防工業方面,塔塔集團與波音及洛克希德·馬丁合作,為F-16戰鬥機和C-130運輸機提供機身部件製造服務,但關鍵技術依舊由外資企業掌控。
因此,印度仍停留在「代工」階段,距離成為真正的航空工業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