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僅2個月,加沙戰火重燃,以色列戰機發起全境轟炸,就在這個時候,普京突然派人致電巴勒斯坦,加沙有救了嗎?
日前,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波格丹諾夫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秘書長、法塔赫中央委員會成員謝赫討論了解決巴以衝突的問題,18號凌晨,以色列空軍對加沙地帶全境發起大規模空襲,數十架戰鬥機參與行動,已經造成至少59人死亡和大約150人受傷。而巴勒斯坦加沙衛生部門給出的數據是死亡人數超過410人,此時距離1月19號加沙地帶停火,時隔2個月左右。
那麼就在這個加沙地帶戰火重燃,加沙地帶全境都成為以軍攻擊目標之際,俄羅斯總統普京派人打電話給巴解,能夠為加沙地帶帶來和平嗎?有可能,但是有先決條件,巴解必須做到一件事。在通話中,俄方強調了在巴解組織平台上鞏固巴勒斯坦政治力量和在國際協助下建立談判進程的迫切性,這番表態是什麼意思呢?現在看來,俄方這次通話,重點在於強調一件事,就是強化巴解組織的政治影響力,目前國際社會提到巴勒斯坦,通常指的是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兩個地區,而這兩個地區由不同的勢力負責,約旦河西岸由以法塔赫為代表的巴解帶領,法塔赫就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由巴勒斯坦民族英雄阿拉法特主持創立,現任領導人阿巴斯就是巴勒斯坦總統,巴解也是目前國際社會比較認可的巴勒斯坦唯一合法代表。而加沙地帶,哈馬斯影響力比較大,此前巴以衝突當中,以軍對加沙地帶發起的一系列進攻,名義目標就是消滅哈馬斯,解救被哈馬斯扣押的人質。
結合巴勒斯坦當前的政治格局,再回過頭來看看這次俄方的表態,大家就可以發現,俄方明確表示,要在巴解組織平台上鞏固巴勒斯坦政治力量。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很可能是在建議巴解方面自行代表加沙地帶,進而與以色列建立談判進程,這可能是當下實現加沙和平且避免加沙被以色列徹底侵佔唯一的可選項,為什麼呢?
客觀來講,以色列這次對加沙地帶突然撕毀停火協議,悍然發起全境空襲,固然表明以色列的窮凶極惡,但在以色列還有美方的眼中,哈馬斯也犯了一個重大錯誤,是什麼呢?就是沒有全面釋放人質,2月11號,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宣布,如果哈馬斯2月15號中午前不釋放人質,加沙地帶的停火將結束。特朗普也說過,如果哈馬斯不釋放所有人質,那麼「地獄之門」就將打開。然而到了2月15號當天,哈馬斯才釋放3名人質,同一天以色列卻放了369人,截至當天雙方釋放的人質總數,哈馬斯同樣落後於以色列,因此站在特朗普角度來看,哈馬斯在履行停火協議所要求的義務上,表現還不如以色列。
這樣一來,美以就有指責哈馬斯理虧的借口。可能在這裡大家會質疑,就算哈馬斯釋放了所有人質,以色列會放過它們嗎?很可能不會,但大家看看以軍現在的行動,哈馬斯守著這些人質能夠約束以軍嗎?其實也不能,留著這些人質一點作用都沒有,但卻給了美國借口支持以色列。
因此這次哈馬斯留著一些完全不起作用的人質,卻給了以色列撕毀停火協議的借口,也給了美國力挺以色列的理由。而且其實,如果不是哈馬斯不釋放人質,美國還真未必會支持以色列,因為在這次戰火重燃以前,特朗普已經做出過讓步或者說他認為的讓步了,在1月,特朗普曾提到過一個「清空加沙」的瘋狂構想,但是這個構想在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各方反對之下被放棄了,特朗普改口稱自己只是「推薦」這一計劃,但不會強行推進這一計劃。還有,就在大概一周前的12號,特朗普在與愛爾蘭總理馬丁出席記者會時,他聲稱「沒有人將巴勒斯坦人驅逐出加沙地帶」。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特朗普可能也否決了清空或者由以色列侵佔加沙的構想,但是哈馬斯可能出於一些苦衷依然沒有釋放人質,這就令哈馬斯陷入一個極端不利的境地。事實上有關以色列本次襲擊,近期也有消息稱,以軍決定暫時不開展地面進攻,而是以空襲為主,襲擊過後,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還特地發表聲明稱,如果哈馬斯不釋放所有剩餘人質,那麼「地獄之門將在加沙打開」,哈馬斯將遭遇「前所未見」的猛烈打擊。顯然,卡茨就是在響應此前特朗普的威脅,但同時也可能是在下通牒,如果現在釋放人質,以軍也可能會收手。可見這一次以色列也是強弩之末,沒多少力氣了,這次出手,固然可能是野心作祟,但也有可能是因為哈馬斯不放人質,導致以色列沒法下台。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普京或許認為,在這個時候,哈馬斯已經失去和美國以及以色列對話議和的資格,巴解應當主動站出來,代表加沙地帶與美以對話,另一邊也要嘗試推動哈馬斯立刻釋放所有人質,暫不考慮哈馬斯在加沙的影響力,由巴解代表加沙地帶,很可能是當下確保和平唯一的方案,當然,未必是永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