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強力推進俄烏談判的背景下,烏克蘭近期再度對俄羅斯本土發動多輪大規模襲擊。這不僅令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也使外界對美國和俄羅斯推動的停戰談判徹底失去信心。
從庫爾斯克到別爾哥羅德,從恩格斯空軍基地到天然氣管道,烏克蘭用實際行動表明,它不會屈從於任何外部壓力,戰爭仍將持續下去。
【烏克蘭擴大攻勢:縱深打擊與邊境滲透並行】
據最新消息,烏克蘭軍隊目前仍佔據庫爾斯克約100平方公里的土地,儘管此前已撤出部分區域,但是這部分控制範圍依然穩固。
更令人震驚的是,3月18日烏克蘭軍隊再次向俄羅斯境內發起攻擊,成功突破別爾哥羅德州防線,並逼近多個關鍵村莊。
俄羅斯方面承認,烏軍正在利用工程設備擴大通道,同時大規模部署光纖無人機進行精準打擊。
與此同時,烏克蘭並未停止對俄羅斯縱深目標的襲擊行動。當地時間3月20日凌晨,烏克蘭無人機對距離烏克蘭約800公里的恩格斯空軍基地實施了大膽突襲。
這個基地是俄羅斯最重要的戰略轟炸機樞紐之一,駐紮有圖-160和圖-95等核載具平台。
烏克蘭無人機的襲擊導致彈藥庫發生劇烈爆炸,現場騰起巨大的蘑菇雲,甚至波及周邊民宅,造成至少10人受傷。
衛星圖像顯示,基地內出現明顯彈坑,部分建築完全摧毀,疑似存放巡航導彈的設施也遭到破壞。
據俄羅斯消息人士透露,在對恩格斯空軍基地的襲擊中,圖-95SM飛機有一名機組人員喪生。
此外,烏克蘭還針對俄羅斯能源基礎設施展開了一系列報復性打擊。
3月21日凌晨,烏軍炸毀了庫爾斯克州蘇賈天然氣計量站,這是俄羅斯通往歐洲最後一條正常運行的天然氣管道節點。
22日凌晨,另一支烏軍無人機編隊襲擊了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的裏海管道泵站。裏海管道財團(CPC)所有者包括埃克森公司和雪佛龍公司。
是的,這是美國資產。這一系列襲擊顯示出,烏克蘭的戰術選擇愈發激進且精準。
【「零成果」的停戰努力:美俄調停失效】
就在不久前,美國曾試圖促成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達成一份臨時協議,以暫停對彼此能源基礎設施的攻擊,並探索黑海地區停火的可能性。
然而,這份脆弱的口頭承諾僅維持了一天便宣告破裂。俄羅斯總統普京雖同意暫停對烏克蘭能源設施的打擊,但澤連斯基隨即採取強硬態度,不僅拒絕妥協,反而指揮部隊繼續推進軍事行動。
事實上,烏克蘭的態度早已昭然若揭。法國記者指出,無論美國如何施壓,基輔根本不可能接受任何形式的停火或停戰協議。
這種立場得到了歐洲國家的默許和支持。歐洲國家不僅繼續為烏克蘭提供武器系統和財政支持,還在情報共享和技術支持上給予全力協助。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特朗普政府提出所謂的「和平倡議」,也無法改變戰爭的基本走向。
【烏克蘭的戰略意圖與未來展望】
烏克蘭近期的一系列行動表明,澤連斯基和烏克蘭軍隊當前的戰略核心在於迫使國際社會重新評估局勢。
通過不斷挑戰俄羅斯底線,烏克蘭希望引起更多西方國家的關注與援助。特別是當襲擊波及美國企業資產時,華盛頓很難繼續保持中立。
再就是維持對俄羅斯領土的象徵性佔領,穩住談判籌碼。庫爾斯克和別爾哥羅德地區的戰鬥證明,烏克蘭希望通過繼續控制俄羅斯邊境地帶,阻斷普京和特朗普要求「原地停火」的要求。
雖然目前烏軍實際控制面積有限,但是這種策略顯然依然取得了成效。另外,就是繼續削弱俄羅斯戰爭潛力。
通過對恩格斯空軍基地和能源基礎設施的精確打擊,烏克蘭旨在癱瘓俄羅斯的關鍵軍事資源。
這些目標的選擇極具針對性,既減少了俄軍對烏克蘭本土的空襲能力,又對俄羅斯的經濟命脈造成了沉重打擊。
【結語:戰爭沒有贏家,但和平遙不可及】
然而,這樣的策略也伴隨著巨大風險。首先,深入俄羅斯腹地的作戰行動必然招致更強烈的反擊;其次,長期消耗戰將考驗烏克蘭國內的承受能力。
更重要的是,如果國際社會無法提供足夠支持,烏克蘭可能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
烏克蘭近期的一系列行動無疑讓世界看到了一個頑強抵抗的小國如何繼續挑戰超級大國。目前來看,2026年之前實現全面停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只要烏克蘭堅持不妥協,而俄羅斯不願退讓,衝突只會愈演愈烈。至於美國和歐洲,他們的角色更像是旁觀者而非調解者,無力扭轉局勢。
最終,這場戰爭或許只能以某一方筋疲力盡告終,但在此之前,人類社會還將承受更多苦難與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