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代機2次試飛後,美官宣新一代戰機,但代差已經拉開了

2025年03月22日14:33:04 軍事 1286

日前,中國6代戰機殲-36二次試飛的場面曝光,許多網友看到殲-36的外觀科幻味十足,比如三發無尾翼布局,很像UFO等。但懂飛機的網友卻發現一些端倪,比如起落架全收,無伴飛護航。而這背後,恰恰釋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信號。

中國六代機2次試飛後,美官宣新一代戰機,但代差已經拉開了 - 天天要聞

通常情況下飛機試飛是會放下起落架的,而且主要在機場上空,萬一出現事故,可以第一時間在機場迫降。此次沒有放下起落架,很明顯殲-36的氣動設計和飛行控制系統已經非常可靠,能承受得住這種高機動性測試。

中國六代機2次試飛後,美官宣新一代戰機,但代差已經拉開了 - 天天要聞


而此前之所以需要伴飛,因為需要採集殲-36的飛行數據,比如飛行姿態、機身狀況、部件工作情況等,同時提供更多視野和觀察能力。如今既不需要伴飛,還收齊了起落架,更選擇陰雨天進行測試,也從側面證明殲-36不僅通過了數據採集階段進入了測試階段,同時還意味著全天候的作戰能力通過了驗證。

中國六代機2次試飛後,美官宣新一代戰機,但代差已經拉開了 - 天天要聞

美官宣新一代戰機

正是如此,殲-36的試飛引起了海外的強烈反應!尤其是美國的《防務博客》表示,殲-36的三發無尾飛翼布局全球獨一份,啟動效率和隱身性能結合,顛覆了傳統戰機的設計邏輯。而且美印太司令塞米爾·帕帕羅在接受NBC採訪時表示,中國的兩款6代機,讓美軍陷入自2021年以來最緊張的時候,同時還呼籲「不要與中國軍備競賽」。

中國六代機2次試飛後,美官宣新一代戰機,但代差已經拉開了 - 天天要聞

要知道,過去數十年每當中國在關鍵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他們往往會質疑我們技術抄襲,比如5G、AI,當然還包括航空航天,但如今年卻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轉變。

但揚言要美國再次偉大的特朗普顯然不會坐以待斃!根據多家央媒體報道,3月21日特朗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選定波音公司來生產下一代空中優勢戰鬥機,並將這代命名為F47,並且揚言這是「有史以來最先進,性能最強,殺傷力最強的飛機」。

中國六代機2次試飛後,美官宣新一代戰機,但代差已經拉開了 - 天天要聞

代差已經拉開了

此時不少網友擔心,與殲-36相比,到底孰強孰弱?針對這一問題,有分析人士表示,已經晚了,因為代差已經拉開了。

首先,特朗普此時官宣F47目的非常明確,就是應對中國六代機技術突破的壓力,特朗普透露F47已經秘密測試了5年,但這種未見真身的秘密測試,外加上公開指定播音公司打造這款戰機的操作,不排除F47連原型機都沒有的可能。

中國六代機2次試飛後,美官宣新一代戰機,但代差已經拉開了 - 天天要聞

其次,材料方面,新一代戰機高度依賴稀土材料,據悉每一台F35需要400公斤的稀土、600公斤的鈦和300公斤的銻,毋庸置疑F47因為隱身、性能需求更高,對稀土的需求量也更大。此前時間美在全球瘋狂尋找稀土,還將目標對準了烏本土稀土資源,足以證明美稀土庫存告急。

而我國不僅是稀土資源大國,還掌握著全球90%的稀土冶煉技術和專利,如果美想提振美本土製造業,至少需要五年左右的時間,關鍵成本還是中國的5倍,外媒爆料F47每台的造價成本大約3億美元,合計人民幣21億,而殲-36的造價大約每台1.5億美元。

中國六代機2次試飛後,美官宣新一代戰機,但代差已經拉開了 - 天天要聞

另外,新一代戰機都是結合最先進的技術,尤其是人工智慧。此前美透露正在加速AI和無人僚機的研發,使用「體系戰」彌補單機劣勢。但在AI方面,國產的技術一點也不弱,從這段時間AI機器人的進展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國產AI技術並不在西方之下。

過去數十年許多技術都是美國優先,後來者的軍備升級往往是對標美國。然而一旦讓中國掌控發展節奏,西方想要對標可能就趕不上了。

中國六代機2次試飛後,美官宣新一代戰機,但代差已經拉開了 - 天天要聞

openAI哭著鬧著都要見梁文鋒一面,非要了解到Deepseek背後的技術和邏輯;到中國稀土全產業鏈遙遙領先、激光晶體技術至今未能突破中國的專利壁壘技術封鎖

所以想要跟進6代機的研發,甚至爆震發動機的研發,沒有30馬赫風洞,想抄都難!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美國時間4月11日晚,特朗普終於還是偷偷服了軟,美國海關和與邊境保護局,偷偷的修改了關稅規則,針對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手錶、以及半導體相關等電子產品,不再徵收「對等關稅」,直接豁免了,其中也包括了中國地區的產品,之前高高在上的125%的對等關稅,直接不收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 天天要聞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個稅起征點調整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當前,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上調個稅起征點,以減輕中低收入者的負擔,同時促進消費和經濟增長。那麼,在中國14億人口中,月收入達到5000元的人數究竟有多少?而個稅起征點又應上調至多少才更為合理呢?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 天天要聞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從供需基本面來看,4月份,市場存在看跌的心態!一方面,生豬供應水平增加,4月標豬出欄對於去年6月母豬存欄,由於去年5~11月份,母豬存欄逐月增加,本月,適重標豬供應水平進一步改善,供應寬鬆的基本面持續!不過,機構預估,4月份,集團豬企出欄計劃或將增加3.25%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Wind數據顯示,4月11日,我國氧化鋁平均現貨價格指數(下稱「氧化鋁現貨價」)連續四天跌破3000元/噸關口,以2895.00元/噸報收,創下自2023年8月10日以來的新低。期貨市場上,氧化鋁主連合約於4月9日創下其上市以來的新低(2663元/噸)後,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