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忽悠了特朗普,要打服胡塞,他低估了胡塞背後的「中東棋局」

2025年03月18日08:22:03 軍事 1544

文|熊貓俠

誰忽悠了特朗普,要打服胡塞,他低估了胡塞背後的「中東棋局」 - 天天要聞

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稱,兩次襲擊共發射了18枚彈道導彈巡航導彈,以及多架攻擊無人機,目標直指美軍航母及其護航艦隊。據悉,美軍空襲已造成至少53人死亡,包括5名兒童和2名婦女,另有近百人受傷,胡塞武裝控訴美方犯下「反人類戰爭罪」。

誰忽悠了特朗普,要打服胡塞,他低估了胡塞背後的「中東棋局」 - 天天要聞

美國官員雖否認航母被擊中,但承認擊落了11架胡塞無人機,並追蹤到一枚導彈因技術故障墜海。

從雙方公開的數據來看,先不管具體的細節如何,可以肯定的是胡塞武裝打美軍航母肯定是真的,有這個基本事實已經夠牛了!

美軍在中東虎視眈眈,挑來挑去,挑了一個最硬的骨頭:一個可以在葉門當地用手工攢出「高超音速導彈」的組織,絕對是中東美軍的噩夢。可以說,這場衝突的背後,是美國對胡塞武裝的嚴重戰略誤判。

誰忽悠了特朗普,要打服胡塞,他低估了胡塞背後的「中東棋局」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政府認為,通過摧毀胡塞的雷達、導彈和無人機系統,就能「打通紅海航道」,並藉此威懾伊朗。然而,胡塞武裝用行動證明:他們絕非任人拿捏的「拖鞋軍」,而是擁有現代化作戰體系、能直接威脅美軍航母的硬骨頭。

起底胡塞武裝的「硬核家底」

許多人印象中的胡塞武裝,還停留在「穿拖鞋、扛火箭筒」的游擊形象。但事實上,這支什葉派武裝早已完成從游擊隊到正規軍的蛻變,其軍事實力足以讓中東多國軍隊汗顏。

單從兵力規模上看,胡塞是被低估的「中東小強」。

根據聯合國2024年報告,胡塞武裝實際控制葉門約1/3領土和80%人口,其中包括首都薩那和紅海戰略港口荷台達。其作戰人員規模遠超外界想像:根據聯合國數據,胡塞武裝常備軍超35萬,民兵及預備役超50萬,總兵力逼近百萬。

誰忽悠了特朗普,要打服胡塞,他低估了胡塞背後的「中東棋局」 - 天天要聞

根據美國五角大樓評評估,胡塞武裝擁有2000餘輛坦克(含T-72改進型)、4500輛裝甲車及300餘架戰機(含米格-29、蘇-22),規模超過沙特等海灣國家陸軍。

更關鍵的是,胡塞武裝牢牢掌控葉門三分之二紅海沿岸,扼守全球航運咽喉曼德海峽——這條航道承載著全球12%的石油貿易和30%的集裝箱運輸。這種「卡脖子」能力,賦予其撬動國際能源市場的戰略槓桿。

低成本「非對稱殺手鐧」

胡塞武裝的武器庫中,最具威懾力的是其「導彈+無人機」組合,其技術源頭可追溯至伊朗革命衛隊的軍事工業體系:

1. 高超音速導彈:「巴勒斯坦2」型導彈

該型導彈射程2150公里,速度超5馬赫(約6125公里/小時),採用乘波體氣動設計和慣性/衛星複合制導。其彈頭重800公斤,可搭載高爆、集束或電磁脈衝戰鬥部,專為打擊航母等高價值目標設計。

誰忽悠了特朗普,要打服胡塞,他低估了胡塞背後的「中東棋局」 - 天天要聞

從技術來源角度,該導彈與伊朗的「法塔赫-2」導彈具有高度相似性,採用固體燃料發動機**和**末端機動變軌技術,能規避美軍「標準-6」攔截導彈。

2. 巡航導彈:「聖城-3」巡航導彈

胡塞武裝的巡航導彈,射程2000公里,採用地形匹配+光學制導,精度達10米級。其450公斤半穿甲戰鬥部可擊穿3米厚混凝土,2024年對阿聯酋阿布扎比煉油廠的襲擊曾引發國際油價單日飆升9%。

3. 無人機集群:「雅法」隱身無人機

採用飛翼布局和雷達吸波塗層,雷達反射面積僅0.1平方米,最大航程2500公里,可攜帶4枚精確制導炸彈。2025年3月對美軍航母的襲擊中,該機型成功穿透「密集陣」近防系統。

誰忽悠了特朗普,要打服胡塞,他低估了胡塞背後的「中東棋局」 - 天天要聞

此外,還擁有「見證者-136」自殺式無人機,採用活塞發動機衛星導航,單價僅2萬美元,可在72小時內批量組裝。其「蜂群戰術」可一次性出動數百架,消耗敵方防空彈藥。

胡塞武裝的武器並非紙上談兵,其近年戰績已顛覆傳統戰爭邏輯。2024年11月,其使用「獵人-2」防空導彈(仿製伊朗「信仰-373」)擊落美軍MQ-9「死神」無人機,迫使美中央司令部承認「區域防空體系存在漏洞」。

誰忽悠了特朗普,要打服胡塞,他低估了胡塞背後的「中東棋局」 - 天天要聞

美軍攔截目標

這次3月16日,胡塞更是連續兩次對美軍「杜魯門」號航母發動襲擊,發射多枚彈道導彈和至少30架自殺式無人機。儘管美軍聲稱攔截大部分目標,但航母編隊被迫撤離紅海戰區,暴露出「宙斯盾」系統應對飽和攻擊的短板。

軍力崛起的深層邏輯

胡塞武裝的軍事升級,本質是伊朗「抵抗軸心」戰略的延伸。胡塞武裝的先進導彈以及無人機不是地里長出來的,阿朗肯定功不可沒,作為先進導彈以及無人機技術的二級代理,阿朗起到了應有的戰略效果。而阿朗的先進導彈以及無人哪來的?東大大國笑而不語。

誰忽悠了特朗普,要打服胡塞,他低估了胡塞背後的「中東棋局」 - 天天要聞

近年來,胡塞的戰術創新很有效果,將廉價無人機與高價導彈混合使用,形成「導彈消耗防空+無人機補刀」的非對稱打擊鏈,單次攻擊成本不足美軍攔截費用的1/10。

這種「低成本、高威懾」模式,正在改寫中東軍事規則——當一支地方武裝能迫使全球最強海軍後撤時,美國的霸權邏輯已迎來最尖銳的挑戰。

美軍低估胡塞背後的「中東棋局」

懂王近期對胡塞的大規模空襲,表面上以「保障紅海航運」為名,實則暴露了老美在中東地緣政治中的戰略短視與多重誤判。這場衝突不僅是軍事對抗,更是世界主要大國博弈的縮影,其複雜性遠超華盛頓的預想

美國的軍事冒險本質是一場「三重誤判」:低估阿朗的技術滲透、忽視東方大國與大俄的利益訴求、誤判胡塞的非對稱戰力。美軍在紅海的炮火不僅不能打通航道,反而會點燃中東更廣泛的怒火。

誰忽悠了特朗普,要打服胡塞,他低估了胡塞背後的「中東棋局」 - 天天要聞

3月13日,剛與伊朗演習結束從恰巴哈爾港出發的中俄海軍編隊,是對中東正義一方的巨大鼓舞。在世界的東方,下棋講究的是謀定而後動,後發制人,中國正以靜制動,冷眼旁觀這一切。不輕易捲入紛爭,並不是畏懼退縮,而是基於對國際形勢的深刻洞察與戰略定力。

西方行的是霸道,東方行的是王道,道不同,結局相差千里。從懂王下令開火的那一刻,世界已經明白,美國又犯錯了,東升西落勢不可當!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殲50首張高清側面照曝光!無尾隱身設計,彈倉布局清晰 - 天天要聞

殲50首張高清側面照曝光!無尾隱身設計,彈倉布局清晰

殲50高清側面照首次曝光後,有哪些新的看點?首先,它沒有可變動的垂直尾翼,之前很多軍事博主都猜錯,當然這主要是因為沒看到高清圖片。殲50採用了蘭姆達翼,內翼55度超級後掠角,外翼角度只有30度。這種氣動布局的優點有很多,低速飛行時省油,高速
美國現役航母將減到10艘?還只是個開始,10年後或將被中國追平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役航母將減到10艘?還只是個開始,10年後或將被中國追平

看起來,美國海軍違反美國聯邦法律規定,註定將是一個無法避免的事情。我們知道,按照美國相關法律,美軍現役航空母艦的數量不得少於11艘,這是源於對美國全球軍事戰略和部署的需求而生的一條規定,11艘航空母艦的數量可視作是一條「底線」。但現在,美國
《航空產業數字化場景需求圖譜》公開徵集正式啟動 - 天天要聞

《航空產業數字化場景需求圖譜》公開徵集正式啟動

航空產業是國家高端裝備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其發展水平是國家工業基礎、科技水平、國防實力、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和綜合體現,健全提升航空產業數字化軟體供應鏈的韌性與安全性,是我國航空產業對抗外部風險,增強全球市場競爭力的關鍵環節之一。
中美俄意見一致:一定不允許日本擁有核武器,來危害世界! - 天天要聞

中美俄意見一致:一定不允許日本擁有核武器,來危害世界!

自打二戰結束後,核武器就成了懸在人類頭頂上的一把利劍。誰掌握它,誰就多了一張底牌。最近,日本在核問題上的小動作越來越多,軍費還年年漲,搞得國際社會心裡直打鼓。尤其是中國、美國、俄羅斯難得意見一致,都站出來說:絕不能讓日本搞核武器。
解放台灣,一招制敵,台灣就是第二個孟良崮 - 天天要聞

解放台灣,一招制敵,台灣就是第二個孟良崮

一、孟良崮是個啥?跟台灣有啥關係?孟良崮戰役是1947年5月國共內戰里的一場硬仗,解放軍在山東把國民黨整編74師給收拾了,師長張靈甫也掛了。這仗打得漂亮,解放軍靠著地形優勢,把74師圍在孟良崮這塊孤零零的山頭上,國民黨援軍趕不上趟,最後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