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在庫爾斯克州,全副武裝的俄軍業已肅清魯班希納區域的烏軍,且在戈戈列夫卡地區有序推進。他們在烏克蘭境內的蘇梅州,巴索夫卡周邊正與當地烏軍 展開著白熱化的戰鬥。
據了解,面對俄軍一波又一波的攻勢,前段時間屢戰屢敗的烏軍已經無力反擊,只能企圖霸佔國界線附近最為有利的陣地,組織有效的防禦 ,避免大規模的俄軍部隊趁機殺入蘇梅州。過去一天,烏方正憑藉炮兵與自殺式無人機全力掩護撤退的烏軍,並向國境線調配預備隊,同時增強了遠程打擊力量的支撐。
烏軍的這些預備隊在被遣往作戰區域之前所接受的訓練純屬象徵性的。在實際狀況里他們察覺到,缺乏訓練給部隊的戰鬥能力和作戰效能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特別是他們的對手剛剛經歷了庫爾斯克的血戰,已經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再加上烏軍在該地區的坦克、無人機、火炮數量都處於劣勢,所以,雙方一交手,這些烏軍部隊就吃了大虧,防線屢屢被俄軍所突破。如果在未來一周,烏軍一直無法組織起一條強有力的防線,蘇梅州恐朝不保夕,被俄軍佔領只是時間的問題。
事實上,烏軍的通報講得冠冕堂皇,宣稱已經在庫爾斯克地區達成了戰略目的,主動讓自己的部隊撤離;可戰場真實的情況卻截然不同,由於庫爾斯克前線烏軍的陣地屢屢被攻破,他們害怕被俄軍分割包圍,完全就是慌不擇路地逃竄,整個撤退壓根毫無計劃性可言。
而且,俄軍還用火炮和無人機進行24小時不間斷地對烏軍的「退路」進行襲擾,使得烏克蘭軍隊中的不少軍官與士兵更加心驚膽戰。於是,這些部隊主動放棄了大量武器裝備,都在爭相往蘇梅州方向逃竄。至於他們所遺棄的武器、彈藥以及各種後勤補給,已經全部落入俄軍之手。而這些「戰利品」要完全處理,預計需要一個多月。毫不誇張地說,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這一次真的成為了俄軍的 「運輸大隊長」。
戰爭打到這個份上,意味著去年八月,基輔所謀劃的「圍魏救趙」的策略,已然徹底失敗;烏克蘭這一輪反攻,不僅沒有實現戰略目標,反而損耗了 7 萬左右的精銳之士和七千多套各種軍事裝備。倘若基輔仍舊不願重回談判桌,終止這一場爭鬥,那麼還將會遭遇更多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