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氣筒」 襲擊了美國航母:特朗普會用武力震懾伊朗嗎?
今日
10:50
作者: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夫
美國海軍 「哈里・S・杜魯門」 號航空母艦 圖片來源:Malaury Buis / 美國海軍
「安薩爾真主」 運動(「真主的助手」)試圖對美國海軍 「哈里・S・杜魯門」 號航空母艦(CVN-75)及其護航艦艇發動攻擊,以回應美國對葉門境內目標的一系列襲擊。葉門胡塞武裝發言人、准將葉海亞・薩里上周日表示,在對位於紅海北部的美國海軍航母打擊群的攻擊中,使用了 18 枚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
截至 3 月 17 日上午,美國中央司令部(CENTCOM,負責中東地區事務)尚未對這些說法發表評論。該司令部僅證實了對胡塞武裝開展了 「大規模行動」,並在周日晚間表示行動仍在繼續。
一位五角大樓高級官員告訴福克斯新聞頻道,在對胡塞武裝目標發動襲擊後,美國軍艦擊落了十幾架飛向美國海軍艦艇編隊的攻擊型無人機。
自 1 月 19 日巴勒斯坦哈馬斯運動與以色列達成停火協議以來,這是胡塞武裝首次聲稱對該地區美國海軍艦艇發動襲擊。
美國中央司令部於 3 月 15 日開始對葉門境內胡塞武裝控制區域發動了一系列襲擊。唐納德・特朗普政府通過多個社交媒體賬號宣布了周六的襲擊行動,發布的內容包括照片和視頻,展示了 「葛底斯堡」 號巡洋艦(CG-64)和其他戰艦發射導彈,以及戰鬥機從 「哈里・杜魯門」 號航母甲板上起飛的畫面。此外,據推測,美國海軍 「喬治亞」 號巡航導彈核潛艇(SSGN-729)也在中東地區執行任務。
胡塞武裝此前表示,作為對以色列停止向加沙地帶提供食品和人道主義援助的回應,他們將恢復對紅海和亞丁灣以色列船隻的導彈襲擊。此後,美國便對葉門境內目標發動了襲擊。與此同時,根據英國海上貿易行動局(UKMTO)的消息,自加沙停火協議生效以來,葉門叛軍並未襲擊以色列或其他國家的船隻。
胡塞武裝發言人穆罕默德・阿卜杜勒薩拉姆在社交平台 X 上表示:「美國總統關於曼德海峽國際航運受到威脅的說法是虛假的,誤導了國際輿論。葉門為支持加沙而宣布的海上封鎖,只針對以色列船隻,直到按照巴勒斯坦抵抗組織與敵方(以色列 —— 編者注)之間的停火協議,向加沙居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為止。葉門的封鎖是在(國際)調解人獲得了為期四天的寬限期之後開始的。」
據五角大樓消息,美國的襲擊旨在遏制胡塞武裝和伊朗,同時保護該地區的美國商船和軍艦。
白宮方面稱:「特朗普總統正在對胡塞武裝採取行動,以保護美國的航運資產,並遏制恐怖主義威脅。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受到胡塞武裝的攻擊已經太久了。」
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特在前一天接受福克斯新聞頻道《周日早間期貨》節目採訪時表示,特朗普政府堅持 「以實力求和平」 的方針。
美國國防部長強調:「當胡塞武裝表示我們將停止向你們的船隻和無人機開火時,這場行動就會結束,但在此之前,行動將毫不留情。」
「安薩爾真主」 運動領導人阿卜杜勒 - 馬利克・胡塞在周日的講話中警告稱,他領導的運動將繼續攻擊美國軍艦,直到美國停止對葉門領土的襲擊。
華盛頓的評論員們指出,白宮新團隊的行動表明,「他們將採取先發制人的打擊,而不是像喬・拜登政府那樣採取報復性打擊」。與此同時,普遍觀點認為,儘管在火力和整體軍事能力方面,胡塞武裝與美以聯盟存在巨大差距,但胡塞武裝已做好了與美以聯盟進行長期對抗的堅決準備。
美國智庫 「捍衛民主基金會」(總部位於華盛頓)的伊朗問題專家貝赫南・塔萊布盧在接受美國海軍學院新聞網(USNI News)採訪時認為,胡塞武裝會對美國對葉門的襲擊做出回應。他還提醒說,此前以色列的襲擊也未能阻止駐紮在葉門的胡塞武裝部隊。
塔萊布盧表示:「這應該是(美國的)一場軍事行動,而不僅僅是一次單獨的行動。但這同樣也發出了一個信號,即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會分配更多(軍事)資源,同時也向其在德黑蘭的庇護者表明,華盛頓將使用先發制人的武力來保護其在整個中東地區的利益。」
此前,在美國和英國對 「安薩爾真主」 組織進行聯合打擊,以回應 2023 年胡塞武裝對以色列船隻的襲擊後,胡塞武裝擴大了攻擊目標範圍,將美國商船和軍艦納入其中。由美國註冊的非營利組織 「武裝衝突地點與事件數據項目」(ACLED)創建的資料庫顯示,自 2023 年 10 月 19 日以來,胡塞武裝對軍艦、商船、以色列及其他目標發動了 136 次襲擊。
曼德海峽連接著紅海與阿拉伯海的亞丁灣,全球約 12% 的航運都要經過這裡。胡塞武裝的襲擊迫使許多公司不得不選擇繞經非洲南部的昂貴航線。
美國前駐葉門大使館副館長納比爾・胡里在接受半島電視台採訪時表示,特朗普決定對胡塞武裝發動襲擊是 「錯誤的」。這位半島電視台的受訪者指出,過去曾在葉門全境遭受殘酷轟炸的胡塞武裝,不太可能被 「幾周的轟炸」 所征服,並補充說,「停止對集裝箱船的襲擊這一問題可以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
特朗普此前曾明確警告伊朗停止支持胡塞武裝,並承諾讓德黑蘭為其葉門盟友的行為承擔 「全部責任」。然而,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指揮官海珊・薩拉米少將否認伊朗參與了胡塞武裝的襲擊行動。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國家電視台 3 月 16 日報道了伊斯蘭革命衛隊指揮官的聲明,稱伊朗 「在該地區與其有關聯的組織的國家或作戰政策的制定方面不發揮任何作用」。
伊朗外長阿巴斯・阿拉格希也呼籲美國停止襲擊,並表示華盛頓不能對伊朗的外交政策指手畫腳。
無論如何,特朗普的 「以實力求和平」 方針在意料之中地在世界上可以實施且不會有太大失敗風險的地區得到了應用。此外,選擇葉門胡塞武裝作為最方便的 「出氣筒」,既考慮到了保護美國在中東地區最親密盟友以色列的因素,也向伊朗發出了明確信號。
這位共和黨籍總統在對葉門發動襲擊之前,曾公開提議伊朗領導人與美國進行直接談判,以解決圍繞德黑蘭核計劃的問題。然而,他提出的直接對話提議遭到了相當強硬的拒絕,但伊朗並未完全拒絕外交磋商,只是伊朗人更傾向於僅通過中間人(目前看來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美國人進行磋商。
至於對葉門的襲擊,美國軍事政治領導層通過這些襲擊,實際上並非主要為了先發制人地阻止胡塞武裝在對全球航運具有戰略意義的地區發動襲擊,而是要讓伊朗放棄將其核計劃付諸軍事行動的想法。在美國和以色列看來,在破壞了德黑蘭在該地區的據點(黎巴嫩、真主黨運動)甚至使其完全失去勢力範圍(敘利亞、巴沙爾・阿薩德政權倒台)之後,對伊朗在葉門的盟友發動襲擊,為伊朗人描繪出了一旦他們突破 「核門檻」,就必然會面臨的武力解決問題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