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曾經裝備最多的33型常規潛艇。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文為卡爾加里小虎原創作品,僅在頭條號發表,現已開通全網自動維權,謝絕任何形式的搬運抄襲,轉發請註明出處!
在2014年第11期《兵器知識》發表的文章《西沙海戰中的潛艇兵》一文中,原南海艦隊潛艇32支隊296艇政委楊寶林,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當年破格提拔為政委的經過。
圖片來源於《兵器知識》2014年第11期翻拍。
新戰士違規操作,忘了必須戴橡膠手套,找塊帶油的棉紗包著去拿再生葯板,釀成火災!
中國65型氧氣再生藥箱示意圖。圖片來源於網路。
1979年,楊寶林被任命為295艇副政委,然後改任286艇副政委。
楊寶林老政委對記者講道:
當時我們33艇上用的是再生葯板。現代世界各國的常規潛艇大都也使用再生葯板。
再生葯板每片有2張A4紙那麼大,厚度大約有20張報紙那麼厚。未使用時是白色的,很有彈性,待發生化學反應之後,顏色就變成灰黑色,厚度也增加了一倍,而且一掰就碎了。
平時不用時,再生葯板都是放在鉛封過的專用箱內,每箱裝20片,必須用專用工具才能打開箱子。使用時打開箱子,戴橡皮手套把葯板取出插在專用插座上。
(老卡:潛艇上的再生葯板是很貴的,不能輕易使用。要連續潛航4個小時以上,才允許啟用,而且必須有艇長下命令才能用。而中國於1965年自行生產的65型葯板,性能超過03型潛艇原配的蘇制B64型再生葯板。)
而這次事故是怎麼發生的呢?
7艙的一個新戰士,一著急忘了必須戴橡膠手套,而找了塊帶油的棉紗包著去拿葯板,而此時的葯板由於已反應多時,很燙,油紗一接觸,馬上就著火了,並冒出濃煙,小小的7艙轉眼間就被濃煙包圍了。
魚雷長急忙找了石棉墊包住葯板箱,但火還在著。濃煙已經把魚雷長熏得暈倒了。
副政委帶頭進入著火艙室搶救暈倒官兵,關鍵時刻,叫停機電長的危險命令!
中國33型潛艇模型。圖片來源於網路。
楊寶林老政委:
我此時在4艙,聽到著火,馬上鑽到7艙,和幾個戰士把魚雷長抬出搶救(7艙門繼續關閉),我又馬上返回7艙,因為那裡還有明火。
(老卡:33型潛艇的第一艙是艇首魚雷發射艙。第二艙是潛艇的會議室和指揮員休息室。第三艙是指揮艙,包括雷達室、海圖室、聲納室等,方向舵、升降舵、潛望鏡等設備。第四艙是廚房和士官住艙,第五艙是柴油機艙,第六艙是主電機艙。第七艙是艇尾魚雷發射艙。
也就是說,楊寶林副政委從廚房和士官住艙,趕往艇尾魚雷發射艙參加救援。)
「這時我突然聽到3艙的機電長發出的口令,打開4,5,6,7艙的通風插板。
我一聽就急了,馬上轉身進入了3艙,沖著機電長喊了句:「你瘋了,不知道氧氣會助燃嗎」(7艙的明火如果遇到流通的新鮮空氣,因為此時潛艇已浮出水面,馬上會熾熱地燃燒起來,情況將很難預料)。
幸好反應及時,4、5、6、7艙的通風插板尚未完全打開,就被楊寶林副政委果斷叫停。然後楊寶林副政委再次進入7艙,帶人把火撲滅後再打開密封門和通風插板。一場事故有驚無險,化險為夷。
最終,這場火災事故無人傷亡,也就魚雷長被熏暈,楊寶林副政委差點被熏暈而已。
(老卡:為什麼下達打開通風插板的是機電長而不是艇長呢?老卡分析當時潛艇已浮出海面,艇長和副艇長應該上了指揮台圍殼。)
由於楊寶林副政委在這次潛艇火災事故中,處置果斷及時,尤其是關鍵時刻叫停錯誤命令,功不可沒,所以,事後得到破格提拔,剛當286艇副政委不久,很快就被破格提拔為300艇政委。
轉業後的楊寶林政委(前排右二)回老部隊與部下合影,2大校一上校兩個中校。圖片來源於《兵器知識》翻拍。
據老卡所知,當年的33型潛艇是副團級,艇長政委是中校副團,副政委還是正營級,楊寶林副政委提前晉級還是挺好的。
而據《觀察者網》2013年11月18日的報道介紹:新型常規潛艇是正團級,但攻擊型核潛艇規格更高為副師級單位(不過艇上的艇員隊是正團級,艇長和政委通常是副師職大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