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春,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發布了一份長達165頁的軍事推演報告。這份題為《下一場戰爭的第一次戰役》的文檔號稱通過24次計算機模擬得出了驚人結論:若中國武力收台,美軍將有92%概率贏得戰爭。
該報告在太平洋兩岸引發了極大的轟動。翻開推演設定,台軍地面部隊,被強行設定為「戰力等同於解放軍陸軍」,而且預備役部隊,竟被賦予了解放軍50%的戰鬥力。這樣的魔幻設定,全然無視了台軍現役部隊仍在使用二戰時期的M114榴彈炮,而解放軍合成旅已經列裝了數字化火炮系統,兩者存在著明顯的現實差距這一事實。
推演中最荒誕的設定當屬美軍裝備集體開掛。
在這份報告中,本該屬於對陸攻擊的JASSM-ER巡航導彈,卻被賦予了反艦的超能力;F-35的隱身性能,被誇大到彷彿能碾壓殲-20一般,居然完全不顧及中國六代機驗證機已經進入試飛階段這樣的事實。
更離譜的是,報告作出假設,解放軍有25%的彈道導彈會由於「技術方面的故障」而失效。這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就如同讓孫悟空手持激光劍大鬧天宮。
報告宣稱,美軍僅需派遣4架B-1B戰略轟炸機,攜帶著144枚AGM-158B反艦導彈,便能夠將解放軍登陸艦隊全部殲滅。不過它有意地忽視了該導彈0.9馬赫的亞音速這一缺陷,即從關島發射需要飛行50分鐘;而且如果真是這樣,完全有足夠的時間讓解放軍預警系統組織6輪攔截。其實這種漏洞就如同二戰時日軍幻想通過氣球炸彈來摧毀美國本土那般,終究只是紙上談兵。
推演中,「航母沉沒但人不死」的奇蹟設定,更是顯得荒謬。報告稱即便損失2艘航母,在4800名官兵中,還有4600人能夠毫髮無損地逃生。這樣的情況,比泰坦尼克號的救援還要高效,畢竟當年1500人落水,僅僅706人生還。如此反常識的數據,反而暴露出報告為渲染美軍「慘勝」而強行編造結果的本質。
細看報告假設,槽點多過蜂窩煤。日本必須開放所有基地,台軍必須死戰不降,解放軍必須禁用東風導彈35。這就像規定泰森只能出左勾拳,自己卻帶槍上擂台。
這份具有政治操控意味的報告,實際上就是美國軍工複合體搞的一種推銷行為。報告顯示,台灣得購買500枚「魚叉」導彈;恰恰在此時,雷神公司正好拿到了18億美元的對台軍售合同。它渲染解放軍兩棲作戰帶來的威脅,以此為五角大樓爭取到更多瀕海戰鬥艦預算的機會。這種通過製造恐慌來實現營銷目的的做法,跟保健品推銷員嚇唬老人「不吃藥就會中風」的手段簡直如出一轍。
回望歷史,美國智庫所進行的戰爭推演,很早之前就已有翻車的先例。1991年海灣戰爭前,蘭德公司曾預測,聯軍將會傷亡3萬人,而實際上,僅僅陣亡了146人。2003年在伊拉克戰爭的推演中,他們大大低估了游擊戰的破壞力,從而致使美軍深陷戰爭泥潭。這些教訓表明,脫離現實的兵棋推演,不過只是數字遊戲罷了。
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步伐,正不斷改寫著戰爭的規則。075型兩棲攻擊艦,能夠搭載約30架直升機,從而實施立體登陸行動;東風-26導彈,其射程可覆蓋到關島;空警-500預警機,其探測半徑達到了470公里。其實當廈門至金門的海底光纜鋪設至第7條時,兩岸漁民居然共同使用北斗導航來捕魚,此時任何製造對抗的推演,反倒顯得十分蒼白且可笑。
站在2025年,回看這場鬧劇;CSIS的推演,恰似用算盤去計算量子計算機的速度。當報告作者糾結於航母的存活率之時,中國的空天飛機,已突破了臨近空間;量子雷達,也開始了實戰部署。那些精心編排的戰爭劇本,終究會被歷史的車輪,碾作塵埃。兩岸統一的大勢,從來都不是幾頁報告,所能阻擋的。
太平洋頗為寬廣,完全能夠容納得下兩個大國。不過如果有人非要在中國家門口興風作浪,1945年東京灣里的那艘密蘇里號戰列艦已然給出了答案;當東方睡獅蘇醒之際,任何在推演桌上的數字博弈,都會在現實的鐵流跟前化為泡影。
台灣海峽不是好萊塢片場,解放軍的實力早超出西方想像。當CSIS在紙上擊沉遼寧艦時,福建艦電磁彈射已試驗上千次。美國人千算萬算,卻算漏了最重要的一環:14億中國人維護國家統一的意志,比任何兵推模型都堅不可摧。
本文資料來源:CSIS:《下一場戰爭的第一次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