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在面對美國和台灣地區的軍火交易時,祭出了無比清晰的態度:這絕不是做做樣子,而是動真格的對美國的軍工巨頭如洛克希德·馬丁等企業實施制裁。有人質疑:中國這種反擊效果如何?是否只是象徵性舉動?然而,美國軍火商吃到制裁苦頭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顯得相當一致:這事可不只是中方動動嘴那麼簡單。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先從美台之間的軍售談起。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以下簡稱「洛馬」)作為美國數一數二的軍火巨頭,一直以來都在美台軍售協議里扮演著重要角色。這家公司向台出售f-16v戰機等軍事裝備,但這也讓他們撞上了中方的紅線。中國直接祭出了制裁大招,將洛馬公司拉入了制裁名單。
中方的制裁措施可謂精準,讓洛馬公司在f-35戰鬥機的生產線上遭遇困境,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板有眼的事實。此前美國防部對外公布的作戰測試與評估報告顯示,f-35戰鬥機的tr-3升級項目原計劃於2023年交付,但現在,一切被推遲到了2026年甚至更晚。這對美軍來說,無異於是對戰鬥力建設,揮出了一記重拳。
(f-35戰鬥機)
為什麼這麼說呢?f-35可是美國空軍的中流砥柱。沒辦法按時升級交付,對於美軍整體戰力而言,自然會產生影響。而這一切,竟然與之前中國實施的制裁有關,真是一環扣一環。美媒也不得不承認,f-35的供應鏈問題以及關鍵零部件的短缺,與中國切斷提供的重要稀土資源息息相關。
洛馬公司為了彌補這條產業鏈的缺失,費盡心思地繞行,希望通過其他國家市場獲取替代原材料,但並不成功,中國在稀土領域的技術和資源優勢,讓洛馬的替代計劃成為了一場艱難的拉鋸戰。結果就是,洛馬不得不使用質量不佳的稀土產品,甚至選用過時的提煉技術,最終導致戰機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再加上生產進度的延誤,洛馬的產品開始遭到軍方強烈質疑。這一系列連鎖反應,讓其業務遭受了沉重打擊。
(稀土礦)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中方對此事的態度。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對洛馬及類似企業的制裁不僅是反制,也是警告——對台灣問題指手畫腳的行為不得姑息。一旦美國或任何國家忽視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必將面臨實質性的制裁行動。這是中國釋放的一種信號:不容侵犯的底線和原則,絕對不含糊。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對台售武)
美方一直慣用長臂管轄的手段,對其他國家出手制裁,但當自己成為被制裁的對象時,似乎一時間根本接受不了。對於中國而言,只要是涉及國家利益和主權完整的問題,即便是美國,也是會馬上做出反擊的。從洛馬所經歷的困境中,可以看到,中國在捍衛國家利益時的決心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