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奧多羅放話要與美國等國聯合對抗我國,這其中涉及的「自由航行」到底是什麼?其實這背後藏著的,是南海這個戰略寶地的複雜博弈。
我國不會退讓
近日,菲律賓放出了狠話,稱如果我國不允許他國飛機進行「自由航行」,將與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日本這四大盟友一起對抗我國。
他所說的「自由航行」其實就是美軍經常使用的借口,背後隱藏的意思就是要繼續侵犯南海地區的領空、領海以及島嶼。而我們知道,南海不僅僅是過往商船的必經之地,更是資源寶庫和戰略要地,我國怎麼可能會允許這些所謂的盟友肆意侵入呢?而且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四個國家是絕對沒有勇氣和我國開戰的。
不同於以往的表態,美國國防部長近幾日也發聲稱,美國並不尋求與我國開戰,他甚至用「沉重代價」來形容與我國開戰的後果,這樣的表態顯然是對之前言論的一種修正。在特奧多羅看來,美國是其最大的靠山,而美國也確實在南海問題上表現得非常活躍,但是美方的真實意圖是什麼呢?顯然不是為了保護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而是利用代理人進行戰略對抗。
劃設防空識別區是主權國家的權利
特奧多羅還提到,自己之所以派飛機去黃岩島,是為了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但結果卻遭到了我國軍機的攔截驅逐,在他看來這是我國對小國的武力「挑釁」。我們要明確一點,劃設防空識別區是一個主權國家的權利,而且國際上也有先例,比如我國就曾經劃設過防空識別區,而且這個區域並不是在我國的領空範圍之內。
根據國際法規定,防空識別區是劃分在公共空域之內,目的是為了防範潛在的空中威脅,而領空則是一個國家真正擁有主權的地方。因此即便特奧多羅所說的四大盟友真的組成了什麼「南海安全聯盟」,以我國為敵,我國也不會畏懼。低估我國實力的,是這些盟友自己,而非我國。
如果說以往美方對南海事務的表態還有些曖昧的話,那麼近期美國方面卻明顯加大了對南海問題的表態力度,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一次講話中提到,美方堅定支持東盟國家維護南海地區的「航行自由」,而特奧多羅也公開表示,如果我國不允許他國飛機進行「自由航行」,那麼將與四大盟友一起對抗其威脅。
對於美方的這種種表態,我國似乎並沒有感到任何壓力,相反,我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態度愈發堅定。前不久,我國還派軍機直接進入了特奧多羅所劃定的防空識別區,並對其進行了攔截和驅逐,在我國看來,這些盟友如果真的有勇氣和實力的話,就應該派軍機來,而不是讓其航空公司旗下的客機來充當炮灰。
在這場關於南海的博弈中,我國的堅定態度讓人倍感振奮。面對外部壓力,是否應該堅持自己的立場?
我認為對於特奧多羅的「南海安全聯盟」,我覺得這不僅是對東方大國的挑戰,也是對整個地區安全形勢的一個考驗。畢竟,單靠幾個小國和美國的支持,真的能對抗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