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波克羅夫斯克方向再傳來慘烈消息,俄軍的機械化進攻再次以慘烈失敗告終。
俄軍試圖通過大規模裝甲部隊從東部包圍波克羅夫斯克,但撞上了烏軍的頑強防守,進攻不僅沒有成功,反而在數小時內損失了9輛戰車。
由於波克羅夫斯克周邊幾個村鎮久攻不下,俄軍這次計劃從波克羅夫斯克東北部的Vozdvyzhenka,經Malynivka繞到波克羅夫斯克東北部實施包抄,同時也可以切斷經過Malynivka的交通要道。
俄軍進攻路線通過兩個方向推進:一個是直接從波克羅夫斯克東側的沃茲德維任卡進行繞道,另一個是藉助狹窄的高地硬化路面來突破。
然而,這兩條線路註定了他們的失敗。沃茲德維任卡本就不適合大規模裝甲部隊推進,一邊是無處可藏的高地,另一邊是泥濘難行的泥巴路。經過高地和泥濘路段後,就進入了一眼到邊的開闊地。
這就意味著,俄軍的行動幾乎是全透明的,基本上每一步都在烏克蘭的炮火和無人機的精準打擊之下。最慘的是,俄軍根本沒有足夠的掩護,只希望以快速的機械化進攻迅速完成包抄。所以這個行動在烏軍眼裡簡直愚蠢至極。
烏克蘭在防線後方部署了強大的炮兵和FPV無人機部隊,利用地理優勢對俄軍進行致命打擊。烏克蘭的無人機團——馬古拉鳥,非常強悍。俄軍車輛尚未靠近烏軍陣地,就已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幾乎沒有一輛車完整地靠近戰線。
俄軍這次的進攻可以說是自殺式的,由坦克開路的9輛戰車從沃茲德維任卡出發,其中6輛剛出門不遠就被撕成了鐵片,剩下的3輛見事不妙想撤退,結果也沒跑掉。
而那些還想徒步推進的步兵,也在烏軍的炮火反擊下被擊退,俄軍這次進攻全線崩潰。
更諷刺的是,俄軍隊伍里的「弗蘭肯斯坦」成為了戰場上的一大笑料。這些用回收零件拼湊出來的臨時裝甲運兵車,簡直脆皮簡陋的不行,顯然無法與現代戰爭中的高科技武器抗衡。
它的出現,不僅象徵俄羅斯的後勤困難,也反映了他們在現代化戰場上的無力。
這場戰鬥再次暴露了俄羅斯的軟肋,他們完全低估了烏軍的頑強和技術優勢。無論是地形,還是戰術錯誤,俄軍都處於劣勢。而烏軍有精確的情報、先進的無人機技術和強大的炮兵火力。
現代戰爭不僅是坦克和步兵的較量,更是技術和信息戰的對決。俄軍雖然在數量上佔優勢,但面對烏軍的無人機打擊和炮兵火力,毫無招架之力。
那麼,問題來了:俄軍是否能在下一次的戰鬥中彌補這些技術上缺陷,還是將繼續在烏軍的防線面前付出更慘痛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