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6戰鬥機是上紀60年代,中國根據蘇聯米格-19研製的一型單座雙發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共生產了5205架,實戰中,殲-6共擊落50多架各型飛機。
中國擊落31架,越南擊落7架,巴基斯坦擊落12架。其中最精彩的是1971年12月8日,在李薩勒瓦拉空軍基地上空,巴基斯坦飛行員哈斯米45秒內連續擊落2架印機的戰鬥。
巴基斯坦得到中國「殲-6」要從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說起。當時,印度突然發動戰爭打得巴基斯坦節節敗退,而以前的靠山美國卻打算出賣巴拉攏印。其他所謂的友好國家也不敢幫忙,危急時刻,只有中國站了出來,不光援助武器裝備還發表強硬聲明不排除動武可能,這才嚇退了印度。
巴基斯坦從此成為中國最鐵的朋友。1965年12月20日,第一批12架殲-6戰鬥機交付巴基斯坦空軍,從此拉開了殲-6在巴基斯坦服役的歷史,巴基斯坦空軍總共接收了253架殲-6戰鬥機。
雖然沒趕上第二次印巴戰爭,但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中,殲-6展現出了強悍的戰鬥力。
米格-21
su-7
獵人
共擊落印軍1架米格-21,8架蘇-7和3架英制「獵人」戰鬥機,自身只損失3架。
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殲—6」主要執行戰場和要地防空任務,共飛行650架次。
「殲-6」也可以對地攻擊,共飛行184架次,取得了很多戰果。
1971年12月8日,印軍2架「蘇—7」戰鬥攻擊機企圖偷襲李薩勒瓦拉空軍基地,巴軍飛行員哈斯米中校駕駛殲-6起飛迎戰。
哈斯米根據地面引導,很快發現了印機,隨即咬住1架「蘇—7」機尾,準備發起攻擊。印度飛行員發現被殲-6「咬尾」,慌忙中打開加力直線加速逃跑。
正常情況下因為殲-6的直線加速能力不如蘇-7,開加力逃跑是對的,但沒想到的是巴基斯坦的殲-6進行了改裝,掛有2枚美製「響尾蛇」導彈。
開加力反而提供了更強的尾部紅外輻射,為「殲-6」的「響尾蛇」導彈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攻擊目標。在距敵600米處,哈斯米發射1枚「響尾蛇」空空導彈,將這架「蘇-7」打的凌空爆炸。
另一架蘇-7見直線加速無法擺脫,便急速俯試圖靠超低空機動擺脫,而殲-6恰恰最擅長低空機動。哈斯米迅速駕駛「殲-6」飛機切半徑接近,在距離350米時用航炮將第二架「蘇-7」飛機擊落。此次空戰,從哈斯米發射首枚導彈到擊落第二架敵機,僅僅用了45秒鐘。
中國「殲-6」加美國「響尾蛇」導彈強強聯合,完全壓制住了「蘇-7」,單機45秒鐘內連續擊落2架敵機也成為了「殲-6」的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