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近年評選的最失敗武器排行榜中,耗資巨大的「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通常都會名列其中,可見它的「不得人心」。而美國《防務新聞》3日報道稱,美國海軍正將「朱姆沃爾特」號隱形驅逐艦改裝為艦載高超音速導彈的發射平台,試圖將這種備受指責的「昂貴錯誤」轉變為強大的水面作戰武器,進而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趕上中國。
老司機只能說,想得很好,但具體怎麼樣,還得再等等看——反正美國海軍這些年在新型艦艇方面鬧的笑話已經夠多了。
報道稱,目前「朱姆沃爾特」號導彈驅逐艦正停泊在密西西比州的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造船廠,工人們將艦艏的兩座隱形艦炮炮塔拆掉,改為可以發射高超音速導彈的垂直發射系統。「一旦系統改裝完成,『朱姆沃爾特』號將可以從更遠的距離之外進行快速而精確的打擊,從而增加戰艦的實用性」。
提到被拆掉的這兩座隱形炮塔,《防務新聞》的字裡行間都可以看出滿滿的怨念。哈德遜研究所的國防分析師布萊恩·克拉克表示,紙面性能最強的「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是「一個代價高昂的錯誤」。本世紀初,自認沒有對手的美國海軍將這種排水量高達1.5萬噸的隱形驅逐艦作為「由海到陸」戰略的主要平台,其核心裝備是兩座可以隱藏在隱形炮塔中的「先進火炮系統」,它們通過發射專用的155毫米火箭助推炮彈提供對地攻擊能力,為海軍陸戰隊在潛在對手的海岸登陸開闢道路。但美國海軍誤判了未來發展趨勢,隨著中俄等國海軍的快速發展,美國海軍的重心重新落回到爭奪大洋控制權,「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僅建造了3艘就草草收場。「先進火炮系統」不但沒有了用武之地,而且由於沒有足夠的裝備數量分攤研發成本,使每枚火箭助推炮彈的成本高達80萬甚至100萬美元,結果是「先進火炮系統」「從來沒有真正啟動過」。
但耗費巨資建造的3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也不能就這麼放著生鏽啊。美國海軍一合計,除了火炮和整體設計失敗外,該艦本身還是採用不少創新技術的,包括全電推進、高度隱形設計、非常規的穿浪船體、自動火力和損害控制以及隱藏雷達與其他感測器的一體化桅杆等。因此美國海軍希望利用「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龐大的艦體內部空間,將其改裝為高超音速導彈的水上發射平台。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計劃配備的高超音速武器是「常規快速打擊」導彈,由美國海軍和陸軍聯合開發。它本質上屬於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導彈,通過助推火箭將高超音速滑翔戰鬥部加速到足夠高的速度和高度後,無動力的戰鬥部將與助推器分離並在相對較低的大氣層內滑翔,全程保持完全可操縱性,可以根據需要改變航向以躲避攔截。「在命中目標之前,『常規快速打擊』的飛行速度可達7-8馬赫。」每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將配備4個大直徑導彈發射管,每個發射管裝有3枚高超音速導彈,意味著每艘該型驅逐艦可以攜帶12枚高超音速導彈。美國海軍設想,未來隨著裝備有這種高超音速導彈的驅逐艦部署在全球各地,「美國海軍將能在一小時內打擊地球上任何地點」。
報道提到,「朱姆沃爾特」號於2023年8月在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造船廠開始改裝。造船廠發言人金伯利·阿吉拉德透露,該艦將於本周出塢,為下一輪測試和返回艦隊做準備。
「朱姆沃爾特」號就在這樣的等待中慢慢變老……
對美國來說,雖然說這些消息看上去很好,但其實麻煩在後面——配套的「常規快速打擊」導彈的研製進展不算順利。當然,美國高超音速武器研製拖延已經不是新聞了。因此雖然「朱姆沃爾特」號按計劃將於2025年重返艦隊,但美國海軍最樂觀的希望也要等到2027年或2028年才能開始對「朱姆沃爾特」號上的高超音速武器系統進行測試——屆時還會不會再出什麼幺蛾子,不妨搬個小板凳等著看吧。
樞密院十號/老司機馬識途